国内营养科的工作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国内营养科的工作模式探究

周燕

周燕(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营养科450000)

【摘要】目前国内医院临床营养中心/营养科工作无规范化模式,前者以肠外营养为主,后者以肠内营养为主。营养科为医技科室已成共识,临床营养治疗发展不平衡。营养师业务素质偏低。体制不健全、编制不合理、领导重视不够,影响临床营养发展。应认识的误区,病员食堂社会化对临床营养治疗的负面效应应引起重视。实行营养师资格考试,规范临床营养治疗,加强领导和对临床营养监控力度,得到临床营养学家的指导和帮助,将有助于临床营养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营养科临床营养现状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中图分类号】R4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014-02

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与健康关系非常密切。现代临床营养治疗的目的是根据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方针,通过日常或营养液或治疗饮食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对疾病和外界有害因素的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率。自古即有“民以食为天”之说,“医食同根,药食同源”,表明饮食营养和药物对于预防或是治疗疾病有异曲同功之处。因此,营养科又有“第二药房”之称。

一、临床营养的重要性

1、临床营养学定义:临床营养学是研究合理利用食物或是营养素,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提高机能、防治疾病和延缓衰老的综合性学科,临床营养学是属于营养学范畴,从大范围来说属于临床医学。

2、营养治疗的作用:营养素、食物和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和机体生命活动代谢的最基本条件。机体摄取、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称为营养。临床营养支持(clinicalnutritionsupport)分为肠外(PN)(浅静脉途径和深静脉途径)和肠内(EN)(经口途径和管饲途径)营养支持两种方式。广义的肠内营养应包括住院病人的基本饮食、各种治疗饮食、试验饮食、代谢饮食、要素饮食和非要素饮食等。肠外营养即静脉营养,包括中心和周围静脉营养。也称营养支持治疗或营养治疗。

3、目前国内临床营养相关的专业团体有: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学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营养支持学组,各省市成立的临床营养中心或是营养研究中心,以及由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有卫生执法和监督的功能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临床营养专业性期刊有《肠外与肠内营养》和《中国临床营养杂志》相继取得了正式刊号,并成为核心期刊,这也是临床营养事业发展的标志。

二、国内临床营养现状

1、人员编制:由于历史的原因,部分医院仍将营养科划规后勤或总务部门管理,体制不顺会直接影响到工作效果。其次现有医院职称编制中无营养师系列,人员业务素质普遍偏低,相当人员是由临床或护理人员改行过来的,没有经过临床营养的系统训练;有相当一部分临床营养专业毕业的人员学非所用,据统计有所医科大学医学营养系近20年培养的本科生80%左右已改行。再则编制不足相当普遍,临床营养专业人员与床位比要求不少于1:200,营养医师占专业人员的比例≥50%,要求有完整的人才梯队。发达国家注册营养师比注册医师的比例高,如日本注册医师15000多人,而注册营养师为25000多人。

2、营养科管理:营养科的管理体制目前有三种形式:一是营养科直接受院长领导,营养科为医技科室,二是与化验室、药房、放射科等平行,三是与总务科合并,受总务处的领导。按照科学管理的要求,根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营养科是院长直接领导下的独立医技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按照医技科室的编织,职称系列应设有医师和技师;为了便于管理病员食堂,营养科应设有专门的管理人员。管理员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管理病员食堂的各项工作。

3、营养门诊:有些医院的临床营养中心/营养科还没有做到开设营养门诊,如果能够开设营养门诊,可以实现专科化查房、专科化宣教、专科化营养治疗、专科化营养门诊和专科化出院指导等。把人员分配到一些重点专科来实现营养师专科化。应加强与产科、儿科、内分泌科、肾内科等临床科室联系;或是和这些科室联合开设营养专科门诊,如营养减肥门诊等。医院规定危重病人全院会诊时,营养科应参加。营养师定期到病区向病人进行营养咨询和营养宣教;营养师必须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查房、营养宣教,并书写营养病历。

4、肠外营养或肠内营养配制中心:有些医院放在临床科室,有些医院是放在药剂科,有些是在营养科。这样的模式对患者而言,营养支持缺乏统一性和连贯性,而且也很难做到真正个性化、功能化的营养支持。若放在临床科室有局限性,不能对全院发挥作用,再则不是临床科室的工作内容,增加人员、设备,从管理来说不规范。放在药剂科除了局限性外,对临床营养治疗起不到指导作用,相当于药剂科增加了一种临床营养制剂。放在营养科的好处是显然的,营养科可以为全院所有临床科室服务,对临床营养治疗有指导作用,此外对促进临床营养学科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后勤保障社会化对临床营养的影响:医院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以来,对临床营养治疗的冲击很大,病员食堂社会化对临床营养饮食治疗的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承包单位常以赚钱为目的,减少操作步骤,降低饮食质量,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上级机关各部门协调解决。病员食堂社会化后最主要的问题是饭菜质量下降,住院病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治疗饮食得不到落实,影响临床营养治疗效果。

6、目前全国医院病员食堂的情况分为3种:已经社会化的是部分单位,社会化的病员食堂没有统一的模式,大致为专业性公司承包,或是单位内部职工承包,有些单位在较为艰难地运转。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职、权、利是连在一起的,要搞好工作要有积极性,光有义务,没有权力则是空话,难以把事情做到实处。

三、展望

国家已经开始实行营养师初级、中级和高级资格考试资质。是我国临床营养入世以后与国际接轨的具体行动。专门从事临床营养研究的研究生培养在国内已经开始,有些医院开始招收临床营养硕士、临床营养博士,表明临床营养高层次人才培养已经走上正规。临床营养支持治疗能够做到真正的个性化、功能化,患者出院后的延伸服务,居家营养支持治疗是营养科的发展趋势。因此,衷心希望临床的专家教授理解、支持临床营养事业,对刚起步的临床营养队伍给予关照,使临床营养事业在我国能按我国的特色,健康有序地发展。卫生行政部门和院领导应重视临床营养,加强领导,建立规范,使得临床营养治疗更好地为临床一线服务,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慧;医院营养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01期.

[2]杨方才;;提升自身建设做好营养科工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