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儿癫痫患者的中医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浅析小儿癫痫患者的中医治疗体会

陈小琴

佳木斯市中医院15400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癫痫患者的中医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小儿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运用涤痰开窍、镇肝凉心、滋阴息风、豁痰活血、培元益神等五法施治。结果:治疗小儿癫痫40例。治愈27例,有效13例,治愈率为60.7%,有效率为100%。结论:中医治疗小儿癫痫疗效显著。

关键词:小儿癫痫;中医治疗;处方;针灸

小儿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俗称"羊角风"是由于大脑神经细胞突然、暂时、反复发生异常放电所引起的功能紊乱的综合征候群,一般有意识障碍和肌肉抽搐。在中医学中属"痫证"、"癫痫"范畴,俗称"羊角风"。选取临床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小儿癫痫患者中医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40例小儿癫痫患者,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13岁,平均8岁。诊断均符合小儿癫痫诊断标准[1]。原发性癫痫5例,继发性癫痫35例;表现为全身性发作18例,部分性发作22例;腹型癫痫12例,脑型癫痫28例。

1.2处方

1.2.1止痫散:处方组成:羚羊角粉、雄黄各1.5克,朱砂、蝉蜕、钩藤各6克,蜈蚣1条,牛黄0.6克,天麻、甘草、天竺黄各5克,珍珠0.3克,僵蚕、全蝎、琥珀、薄荷各3克,麝香0.06克。平肝潜阳,化痰止痉。炮制及使用方法:将上药研为细面,混匀备用。周岁以内每服0.5岁,1~2周岁每服1克,3~5周岁每服1.5克,6~10岁每服1克,3~5周岁每服1.5克,6~10岁每服2.5克,均为日服3次,白开水或白糖水送服。珍珠、僵蚕、全蝎、羚羊角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琥珀、朱砂重镇安神兼以活血;钩藤、蜈蚣、天麻、甘草、天竺黄、牛黄息风止痉,清热化痰,清心;蝉蜕、薄荷疏肝祛风止痉;麝香、雄黄开窍醒神。

1.2.2钩竺饮:清热化痰,息风止痉。处方组成:钩藤、石膏各8克,天竺黄、白芍各5克,大青叶、甘草各6克,僵蚕、连翘心各4克,全蝎2克。炮制及使用方法:水煎服。加减应用:发作频繁者加天麻、蜈蚣;呕逆痰多者加法夏、竹沥;弄舌者用朱砂点舌;便结者加大黄;腹泻者加神曲;尿黄短者加地龙、滑石;口渴者加麦冬、知母;高热不退者用生石膏磨汁调入药液内[2]。发作时配合针灸人中、印堂、间使、合谷、太冲。若针后仍不醒者用隔姜灸人中、印堂。

1.2.3抗痫珍羚丸:清热化痰,活血化瘀。处方组成:珍珠、羚羊角、天竺黄各15克,朱砂、牛黄各5克,黄连25克,栀子、龙胆草各30克,冰片3克,白芍75克,胆南星10克,川芎20克,丹参50克。炮制及使用方法:细研、过筛、混匀、蜜炼制成3克重丸。1岁以下每次服1/3丸,每日2次,1~9岁每次服1/2丸,每日2次,10~15岁每次服1丸,每日2次。

1.2.4止痫散: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处方组成:粉葛、郁金、木香、香附、丹参、胆南星各30克,白胡椒(7岁以下不用)、白矾、朱砂各15克。炮制及使用方法: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日服2次,7岁以下每次1.5克,7~15岁每次3克,16岁以上每次7克,30克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若发作次数及症状未见减轻者为无效,应停止用药。若症状有改善者,则停药10天后,继续治疗第2个疗程。

1.2.5杏仁赭石散: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处方组成:巴豆霜5克,赤石脂、代赭石各50克。炮制及使用方法:共研末,蜜丸为绿豆大小,备用。成人每服3~5粒,每日3次,饭后服,儿童酌减。

1.2.6天麻钩藤饮加减:清热涤痰,平肝息风。处方组成:天麻7克,黄连5克,羚羊角1.5克,钩藤5克,僵蚕6克,天竺黄6克,胆星5克,川贝5克,朱茯神6克,珍珠粉2支,琥珀1.5克,芦荟2.5克,薄荷1克,黄芩5克。炮制及使用方法:水煎分服。

1.3针灸:(1)针刺疗法:全部病例均经脑电图检查后确诊。治疗方法:患者取伏卧位,头颈部取百会、双侧脑空穴、风府、下哑门,背部取身柱、灵台、命门、腰奇、长强。背部穴位均按相应的椎体棘突间向斜上方刺入1~1.5cm,每次留针半小时,10次为一疗程。(2)耳穴刺激疗法:取耳穴神门、心、肾、皮质下、缘中、枕、胃为主穴;痰多者加脾、大肠,抽搐甚者加肝。不发作时用压丸或指针刺激上述穴位每天2~3次,每次3分钟;发作时,根据诊断选取上述穴位,常规消毒耳郭皮肤,左手固定耳郭,并将注射部位皮肤绷紧,右手持吸有盐酸消旋山莨菪碱(654-2)的注射器,细心地将针头刺入耳穴的皮下,抽针芯若无回血则可缓慢地推注药液,每次约0.1~0.2mL,局部产生一小皮丘,耳郭可出现红、肿、痛、胀等反应。拔针后,针眼处可稍有渗血或药液外溢,以消毒干棉签轻轻压迫,不宜重压和按摩,让药液自然吸收。如此两耳交替注射,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

2结果

治疗小儿癫痫40例。治愈27例,有效13例,治愈率为60.7%,有效率为100%。

3讨论

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综合征。痫证病位在脑,其病机有四:痰浊内盛,肝风扰动,气郁不行,血瘀阻滞。病机关键在于痰瘀互结,碍于神识,其标为惊搐,其本在血瘀。治疗上宜标本兼治。治痫散方药组成性味辛苦,多归心、肝二经。辛香走窜,则可上达脑窍;苦则清热泻火除痰。又"心主惊,肝主风",清泻心肝之火热,可止惊息风。诸药合用,镇惊止搐以治标,活血化瘀以治本,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使脑神经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正常,使痫证获愈。

参考文献:

[1]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37.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0-262.

[3]刘艳萍,郭志军.中医治疗小儿癫痫的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