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轻中度哮喘慢性持续期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关于轻中度哮喘慢性持续期研究

李丹

李丹

(潍坊市市立医院山东潍坊261000)

【摘要】目的:轻中度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研究,选取本院呼吸内科2013.1-2015.1期间,收治初诊轻中度哮喘患者,年龄为15-40岁之间患者20人,平均年龄为(26.6+-7.71)岁,其中男性患者为11人,女性患者为9人,均采用第2级治疗方案为低剂量ICS+LABA及按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及门诊复诊、电话随访方法根踪观察评估治疗效果。治疗4周后20人缓解,缓解率100%,3月后随访中因2人用药依从性低出现再次急性发作,余18人控制良好,有效率为90%,18人全部采取药物降级治疗,每日单用相同低剂量ICS早一次治疗。6月后18人中1人因接触过敏源出现再次急性发作,余17人均控制良好并继续维持治疗,有效率85%;9月后2人因生活不规律出现哮喘再发,15人控制良好,有效率75%;12月、15月后随访15人均控制良好,因15人已达最低药物治疗剂量,且症状控制良好,予停用药物治疗;18月、21月、24月后随访,15人哮喘控制良好,未出现再发。结论:对于初次确诊轻中度哮喘患者采用合理药物减量及随访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哮喘控制率。

【关键词】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诊断随访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158-02

引言:支气管哮喘是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我国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哮喘发病呈上升趋势,但其治疗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导致哮喘患者症状未得至合理控制。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创意(GRNA)表明,坚持合理有效长期药物控制能有效控制哮喘的再次发作。因此制定长期使用药物、合理减药、长期随访才是我国哮喘治疗面临的主要任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呼吸内科2013.1-2015.1期间,收治初诊哮喘患者(经确诊为轻中度哮喘),年龄为15~40岁之间患者20人,平均年龄为(26.6+-7.71)岁,其中男性患者为11人,女性患者为9人,(P<0.5)。患者在出生地、文化程度、工作环境、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本次20例患者初发轻中度哮喘患者,均采用第2级治疗方案为低剂量ICS+LABA、按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及治疗后4周门诊复诊及隔3月电话随访方式评估治疗效果。电话随访包括近3个月内白天及夜间症状,是否憋醒、是否活动受限,药物怎样吸入,发作时有无影响心理因素,发作时的症状、时间、所用急救药物所用急救药物、住院情况。

1.3轻中度哮喘的定义及诊断

哮喘是一哮喘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症状包括喘息、气短、胸部发紧和咳嗽,症状及程度可随时间变动而变化,并伴可变性气流受限。其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哮喘的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2)哮喘急性发作时可出现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双肺呈散在或弥漫性分布。(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除外其他疾病。(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3)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20%。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轻中度哮喘包括以下两级:(1)间歇状态(第1级):症状<每周1次短暂出现,夜间哮喘症状<每月2次,FEV占预计值(%)80%或PEF80%个人最佳值,PEF或FEV变异率<20%。(2)轻度持续(第2级):症状>每周1次,但<每日1次,可能影响活动和睡眠。夜间哮喘症状>每月2次,但<每周1次。FEV占预计值(%)<80%或PEF<80%个人最佳值,PEF或FEV变异率20%~30%。(3)中度持续(第3级):每日有症状影响活动和睡眠夜间哮喘症状>每周1次FEV占预计值(%)60%~79%或PEF60%~79%个人最佳值,PEF或FEV变异率>3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调研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利用X2卡方检验,检验结果用P表示,P<0.05表示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两年内20人随访得出结论:对于初次确诊轻中度哮喘患者采用长期治疗、合理药物减量及随访管理能有效提高哮喘患者的控制率。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于轻中度哮喘缓解期的研究表明药物的合理减量、哮喘的管理是哮喘防治的重点。哮喘缓解期药物的减量:对于轻中度初次治疗的持续性哮喘患者,初始治疗应从第2级治疗方案开始,第2级治疗方案包括选用1种低剂量ICS或白三烯调节剂,以及按需使用β2受体激动剂,治疗中需不断评估哮喘的控制水平,治疗方法则依据控制水平进行调整。当哮喘控制维持至少3个月后,治疗方案可以降级。降级方案如下:(1)单独使用中至高剂量ICS的患者,将剂量减少50%。(2)单独使用低剂量ICS的患者可改为每日一次用药;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初诊后4周回访,以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对大多数控制剂来说,最大的治疗效果可能要在3到4个月后才能显现。对所有达到控制的患者,必须通过常规跟踪及阶段性地减少剂量来寻求最小控制剂量。哮喘管理:轻中度哮喘通过有效的管理,通常可以实现哮喘控制。达到成功的哮喘管理患者应为:白天及夜间未出现胸闷、喘息等呼吸道症状;未到急诊就诊及使用急救药物及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维持正常的肺功能及PEF;保持正常的活动及运动能力;未发生相关的药物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初次确诊轻中度哮喘患者采用长期治疗、合理药物减量及随访管理能有效提高哮喘患者的控制率。但实验结论仍需要远期的观察、随访。

【参考文献】

[1]陈海英,郜立娜,张延华.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探讨[J].

[2]杜伟.基层医院危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判断与治疗[J].中国乡村医药,2015,11:3+5.

[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何权瀛•2014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2014《中国医学论坛报》2014年9月29日16:50.

[4]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八版2013年3月28-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