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支气管哮喘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黄雄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南充市身心医院(南充市第六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700)【中图分类号】R19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67-02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它主要由呼吸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呼吸道异常疾病,它的临床表现是呼吸不顺畅,喘气困难,并且伴有很强的不断的咳嗽,患者常有上不来气,咳嗽不断的感觉,并且强度随时间变化。目前来看该病没有什么年龄限制,任何年龄段都有,特别是四五岁的孩子很多,能够占到哮喘患者的一半以上。所以针对这一特点对于该病要早发现,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防止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据国内数据统计显示,该病在小儿中患病率为0.5%-2%,所以准确诊断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必需的。1发病原因研究任何一种疾病,其病因是最为基础的,只有明白了发病缘由,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哮喘是一种过敏反应型疾病,大多是内在的和外在的对患者进行了某种刺激,导致哮喘发作。而日常生活中过敏原非常非常的多,空气中的灰尘、花粉,服饰中的螨虫,气候的变化,甚至于说很多每天生活离不开的奶制品,鸡蛋等高蛋白食品都是过敏原之一,因此哮喘患儿需要格外重视1.1过敏原前文提到哮喘是一种过敏反应型疾病,因此要想防止哮喘发作,务必隔离身边的过敏原,而在我们的身边却有着非常多的过敏原,我们把能够引起哮喘的过敏原大致分为了三大类,第一类是病毒,有非常多的病毒能够引起呼吸道感染,哮喘作为一种呼吸道疾病,它的发作和病毒感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支原体感染、腺病毒、流感病毒等都是婴幼儿呼吸道极易感染的病毒。第二类是吸入过敏原。这种属于人体外在的过敏原,患者接触到这些过敏原,就会发生过敏反应就会引发呼吸困难,咳嗽不断的症状,因此这类物质是我们要格外注意的,恰恰很难的问题是像空气中的灰尘和花粉,服饰和日用品上的螨虫,甚至于说诸如鸟类和动物身上的羽毛、毛发等,都是导致哮喘发作的过敏原,在日常生活中这些过敏原都很大程度的难以隔离,也证明了小儿哮喘患者对环境要求极高,要特别护理,特别是螨作为吸入性变应原,是高度过敏原,极易引发哮喘。儿童相较于成人更加脆弱敏感,因此对于螨虫问题要特别注意,春秋两季是螨虫最为活跃的时间,这一时期螨虫的生长环境最佳,会大量繁殖。不光在春秋季,夜间也是哮喘也是高发时段,一旦隔离这些过敏原,病情很快就会发生好转。第三类是食物过敏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支气管哮喘重度急性发作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结合症状、体征,诊断哮喘急性发作并不困难。

  • 标签: 支气管哮喘重度急性发作 诊断
  • 作者: 黄雄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分泌性中耳炎病因是什么林萍(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四川成都610017)【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68-01在中耳炎中,分泌性中耳炎是其中一种,分泌性中耳炎它的特征就是鼓膜内陷、鼓室负压,病人会觉得耳闷、耳堵有听力障碍,这种听力障碍是那种闷、胀,自声增强的那种障碍。病人两个手捂着耳朵的时候会有觉得自声增强,听外界的声音虽然小,但是听自己的声音就声音大了,像趴在一个缸里头说话的感觉。1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第一,根本性病因是咽鼓管堵塞。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就是因为咽鼓管的堵塞,耳朵中耳有一根管子叫咽鼓管,它是中耳通到鼻腔的唯一的通道,它可以维持中耳的大气压和外界相同,这样鼓膜就不会内陷或者外膨。如果咽鼓管堵塞了,中耳通外界的通道就没有了,空气吸收后中耳就会产生负压,负压以后骨膜就内陷就会发闷发堵,所以咽鼓管的堵塞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第二,黏膜发炎及相关炎症引发分泌性中耳炎。造成咽鼓管堵塞的原因并不止这一点,黏膜发炎引起的炎症会也引起堵塞,加上咽鼓管和鼻腔相通,鼻腔周围的组织发炎也会引起咽鼓管堵塞,鼻腔周围有腺样体也叫增殖体,如果在儿童几岁的小孩天生的先天的就会增殖体肥大,会压迫咽鼓管,造成堵塞。此外,鼻腔的炎症,鼻窦炎的炎症或者是下鼻甲肥大,鼻咽部其他的黏膜的肿胀都会造成咽鼓管堵塞。另外鼻咽部长肿物例如鼻咽癌,也会造成这个咽鼓管的堵塞会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第三,呼吸道感染也会引发此类病症。患者存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注入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流感等症状,这些病症都可能引起患者的咽鼓管的肿大,导致中耳中的积液不能及时排出,在长期的积液停留中,会导致中耳部位出现炎症。相对于成人而言,儿童的咽鼓管还没有发育好,更容易被感染。所以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预防感冒很重要,尤其是儿童群体,患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会更多,所以预防呼吸道感染病症是预防中耳炎的有效措施之一。第四,不当的活动方式伤害中耳。一些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患病是急性的,因为在水池中游泳或者是呛水等导致中耳腔内进入一些异物,引发细菌滋生,导致中耳通道阻塞,进而发展成炎症。现在很多儿童游泳训练场所,水中细菌较多,如果游泳中不做好防护措施,很容易导致耳道进水,这种情况很容易引发中耳炎,尤其是对于小儿来说,更需要注意。第五,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患者因为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已成为严重公众健康问题。国内外对哮喘的研究很多,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尤其对气道慢性炎症启动机制的认识越来越趋向明朗化,治疗目标更趋于哮喘发病的起始阶段,治疗上更注重和提倡局部用药。哮喘的病因涉及广泛,以中医治疗为主要切入点,综合了各种治疗方案和药物,对哮喘中医治疗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哮喘病因诊断中医治疗
  • 简介:哮喘定义的解读哮喘是全球性常见病,为了统一哮喘的定义和诊断标准,规范治疗和预防方案,全球哮喘防治指导组织(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GINA)于1993年正式成立,其使命是制定全球哮喘防治策略(globalstrategeforasthmamanagementandprevention)。以后基本上每年举行1~2次GINA执委会会议,根据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修订哮喘的定义、分期标准、治疗和预防原则,公布全球哮喘流行病学资料。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于1992、1997、2002、2006年多次根据同期GINA指南修订我国的哮喘防治指南。10多年来国际和国内对哮喘的定义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但也进行了许多修改,使其能够更准确反映研究成果,表达哮喘的实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诊断治疗 流行病学资料 哮喘防治 分期标准 预防原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