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周宁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周宁梅

周宁梅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弥阳镇铺田小学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其核心目标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小学阶段数学素养培养的重点包括数感、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但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小学学生在部分数学内容学习中存在较大困难。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解决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了可能。该文结合教学案例讨论了信息技术在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小学数学教育模式改革、促进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作用,并反思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课堂教学

引言

数学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都具有密切关系,伴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在其中的运用范围也愈加广泛。近年来,信息技术开始被教师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并且对当前数学教育价值、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等都带来了一定影响。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设计要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有效整合,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课程资源,并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让学生能够进行轻松、愉快、高效的数学学习。为此,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支持的数学教育创新实践提供帮助。

1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与数学教育现状

1.1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其核心目标是在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须的数学素养,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小学阶段数学素养培养的重点包括数感、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学段课程内容设置成为四部分内容,即为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同时在对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也重点从数学思考、知识技能、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来进行。为此,《数学课标》将学段课程内容安照“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部分安排,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详细描述了课程目标。小学数学课程包括第一学段(1-3年级)和第二学段(3-6年)两个学段。

1.2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2)数学学习过程干扰因素较多;(3)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应用能力较差;(4)数学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单一;(5)小学阶段数学教育中家校协同教育水平不高;(6)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不足。

2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占学习的主导地位,加之数学学习的抽象性,致使部分小学生存在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出现数学学习交流困难等。兴趣是将小学生无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的中介,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倘若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只是进行被动的、强制性的学习,不仅难以取得有效的学习效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求知欲望。当学生面对枯燥难懂的数学知识,教师面对如何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生活数学,这无疑是给教师一项艰巨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需要做到:(1)课前,巧用数字资源,创设有趣的数学情景。巧妙成功的引入数学教学情景,为数学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制作出形象逼真的图片或动画,创设生动教学情景,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几种,让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2)课中,妙用虚拟实验,增强知识理解的真实性。教师通过利用计算机、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利用虚拟实验工具代替实物操作,给学生一种全新的体验,可以有效突破数学学习的难点,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形象、具有吸引力。活用互动数学小游戏,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数学复习或者总结课上,安排一些有趣的数学电子小游戏,让学生在好玩的数学游戏中,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例如:学生在学习“转化”这一课时,教师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转化?”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个基础概念,再提出问题“对下面两个图形进行观察,判断哪个图形的周长更长?”,再由学生对两个图形周长对比方法进行口述,随后教师再提出“若对两个面积进行对比,哪个更大?”“在何种情况下可对两个图形进行转化,为什么要进行转化?”可能有学生回答“在进行周长对比时,可以进行转化,并且通过转化对比起来更加简单。但是面积对比则不需要,一眼就能够对比出来”“在对图形进行转化时,应当结合具体情况来说”。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图形的周长进行拉伸、缩短,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楚地看到图形周长的变化过程。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让课堂变的不在是枯燥的情景,学生能够跟随着视频、图片等的播放,逐渐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甚至经过较长时间的熏陶,不少学生甚至还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最大程度上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欲望。

2.2利用信息技术,搭建认知支架,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2]。通过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语言、数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可视内容。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具体化,解决教师难以讲明、学生难以听懂的数学内容。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和运用,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更浓厚的数学学习环境。例如:学生在学习《直线、射线、线段》时,教师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三者之间的区别,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金箍棒在孙悟空手中的不同形态:金箍棒没有变形时,便如同一枚针一般,这时它便是线段;若将金箍棒一端立在地面,另一端无限往天空延伸,那么金箍棒此时便是射线;孙悟空将金箍棒上抛,然后两端无限延伸,那么这时它便是直线。通过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理解,有效解决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重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