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杨强

(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现阶段国内的经济发展有了巨大的进步,城市的交通运输建设的也比较完善。在城市内,地铁逐渐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地铁解决了每个城市人民的需要,为百姓提供了方便的交通运输,受到了广大人民的青睐。但是近年来地铁也发生了一些突发事故,引发了安全问题,加上地铁人流量较大,因此要加强对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处置。

关键词:城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安全运营

一、引言

地铁是现在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地铁的特点是节省土地、减少噪音、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对于城市来说地铁与其他交通运输对比起来有很大的优势。现阶段国内有三十多个城市有地铁运行,十多个城市正在建设地铁相关路线。地铁在减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减轻人们的交通出行压力,同时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但是随着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地铁也发生了一些突发事故,引发了安全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现在为止,公共场合的各种突发事件频率越来越高,我们知道,地铁一旦发生了事故,会威胁到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全。本文通过统计近几年地铁的相关突发事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二、城市地铁突发事件的原因分析

造成地铁突发事件的原因很多,不管是建设时、施工时还是运营时,都会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有的是人为因素,有的是外界因素。一旦地铁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和应急措施不够全面,造成客流疏散较慢,会耽误救援时间,会造成一系列安全问题。如果救援团队对问题的应急措施应对不及时,会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给地铁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救援团队需设定专业人员,制定有效的措施,把损失减小,保证乘客的安全。通过对地铁突发事件的统计,城市地铁突发事件的原因主要有如下:

一是由于地铁工作人员的疏忽。例如在前几年国外的地铁发生了人为放火和运营人员操作失误等事件造成了严重的事故。还有在2009年时,某国家的轨道维护工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了车身出轨,巨大的损伤。

二是由于一些乘客误入正线轨道、还有卧轨自杀、列车脱轨和群众聚集闹事等,影响了地铁的正常运行。例如,2017年深圳有人卧轨自杀,导致地铁无法运行。

三是由于地铁管理漏洞导致,包括运营组织的管理、设备的故障、轨道路线和电梯以及隧道的缺陷等。地铁在运营时,由于建设时的质量问题或者轨道的设计问题等,都会造成列车脱轨。例如在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新天地站设备故障,交通大学至南京东路上下行采用电话闭塞方式,列车限速运行所发生的追尾事故。

四是由于自然现象导致的事件也有很多。例如2019年,南京地铁1号站招雷击,导致地铁瘫痪。

五是由于公共场合人聚集多,比如流行性传染病、污染、毒气等导致乘客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例如2015年4月20日,深圳地铁5号线黄贝岭站一名女乘客因没吃早餐低血糖在站台上晕倒,结果引发了站台上部分乘客的恐慌,随后出现拥挤现象,导致9名乘客轻微受伤。

通过将这些原因加以分析,造成地铁突发事件有太多的因素。给地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些事故的发生难以预料,基本应急方式也没起到作用。因此,要通过深入的分析关于地铁突发事件的根本,用相对的方式进行处理,才能得到有效的防护措施。

三、应对城市地铁突发事件的建议和策略

突发事件必须有相应的应急管理,现阶段国内的应急管理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解决事件不能够迅速、及时;第二个问题是人们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第三个问题是工作人员对应急措施未经过专业的培训;第四个问题是地铁的信息平台不够完善、不能够第一时间知晓事件经过。对于这些突发事件,必须加强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工作。对于地铁突发事件,如乘客把易燃易爆物质带进地铁、工作人员操作上的失误、乘客卧轨等会造成相应的事故,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想把地铁发生事故频率降到最低,必须要对人进行把关,降低人为因素为对地铁突发事件的影响。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乘客做好安全教育宣教,互相配合达到地铁安全,人人有责的目标。

第一,对于地铁突发事件,规章制度必须完善。但是在现阶段,国内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应该结合国外和实际,建立更加完善的规章制度,将应急设备、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等做到准确化和规范化。

第二,注重对地铁工作人员的应急演练培训,完善应急流程,把不同的内容进行实际演习,才能提高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危害的认识,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并且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做到互相配合,这样才可以有效的解决地铁突发事件。

第三,对于地铁突发事件必须有应急预案,因为应急预案才可以分析风险的严重性和事件造成的根本。应急预案包括发生时间、地点、事件根源、类型和等级,以及事件处理方法。所以可以选择一个严重性较大的事件进行分析,为此类事件再发生提出快速的解决方案。

第四,加强设备设施安全的检查和管理,据不完全统计,地铁设备故障占也有可能引发地铁突发事件。由于地铁信号平台出现故障导致列车出现安全事故,现阶段,国内安全预防和设备保养的技术还有些落后,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要加强设备的定期检查,以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

第五,大力开展人群的安全意识教育,有利于减少人给地铁带来的风险。根据统计,个人是否积极配合,对于突发事件来临时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让乘客规范安全防护,提高人群对安全的意识,也可以通过车厢语音、海报和让人群参加实战演习的方式,达到遇到灾害时人群不光可以自救还可以救助他人的效果。

第六,防止突发事件发生必须有应急方案和交通安全的保障。因此需强化救援需要的设备供给,给救援团队提供良好的设备。加强安检检查力度,提高监控以及预警功能,定期检查和按时保养突发事件所需的设备。

第七,对于地铁相关的突发事件,必须成立专业的救援团队。因为不专业的人员可能会耽误事件的解决效率和救援时间。所以,对于突发事件必须培养专业救援团队,提高团队应急处置的能力,才能有效地解决地铁突发事件。

第八,为每个城市的地铁建立预警,现阶段分级负责的制度被运用在地铁突发事件管理中,每个地区和地铁的每个岗位都有特定的预案,因为突发事件的原因比较广泛,所以地铁发事件应急管理应该和各地区各部门联合起来,有效的预防这些问题。

四、总结

通过对地铁突发事件的原因深入分析,我们知道了预防措施在地铁安全中的重要性。当前,国内的地铁安全管理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在每个城市,工作人员也积累了安全管理的经验。虽然如此,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流量日渐增多,地铁安全依旧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地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需要不断的根据每一个案件详细的分析,收集资料,提高高效的决策。收集资料要有规范性和准确性。各岗位之间要统一合作才能提高效率,提高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手段,为地铁工作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乘客的安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也减少了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为使地铁运营安全,将突发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要构建健全的应急管理组织体制、完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和优化应急管理保障措施,全面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有序、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涵.地铁突发事件应急预防与处置策略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199.

[2]刘帆.地铁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系统研究[J].情报探索,2016(0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