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意义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先兆流产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意义探析

杨淑清

(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甘肃临夏731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先兆流产患者心理护理对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就诊的先兆流产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下配合心理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情况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根据患者心理状况不同,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减少孕妇的情绪波动,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提高临床成功率,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先兆流产;临床护理;心理护理;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245-02

先兆流产指在妊娠28周之前阴道出现少量流血或下腹严重疼痛,但宫口未开,胎膜未发生破裂,妊娠物未排出体外的情况[1]。临床多表现为阴道出现少量流血或时有时无,淋漓不断,颜色鲜红,持续数日或数周,经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的情况,最终发展为流产。临床上对于先兆流产的治疗除药物保守治疗外,还应加强患者的临床护理[2]。本次研究根据先兆流产孕妇不同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取得较好的妊娠效果,现进行。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就诊的先兆流产患者60例,患者年龄在20~37岁之间,平均年龄23.4岁,其中大学文化35例,大专文化20例,小学文化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1~36岁之间,平均年龄24.3岁,其中大学文化17例,大专文化10例,小学文化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0~37岁之间,平均年龄22.9岁,其中大学文化18例,大专文化10例,小学文化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情况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式,对于先兆流产的患者应增加营养的补充,鼓励多摄取维生素、蛋白质、粗纤维等含量丰富的食物,饮食要清淡,保持足够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增强患者的自身免疫抵抗力[3]。应建议患者多听优雅舒缓的音乐,经相关研究发现,音乐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系统,使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和谐的音乐会与身体发生共振,有效继发患者的人体能量。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下配合心理护理,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情况分析,患者大多因阴道流血感到进展,特别对于年龄较大怀孕不容易的患者,习惯性流产的患者均会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特别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因为年龄的问题,在怀孕后会出现流产现象会十分紧张。习惯性流产因曾经有流产的经历,对先兆流产的心理反应会更加严重[4]。很多患者还会担心治疗后的预后情况,会频繁的对自己相关疾病情况进行询问,会担心是否影响继续妊娠的问题,如医护人员不及时回答或回复不清楚,会导致患者坐立不安增加患者紧张情绪。对于文化层次较差的患者,对于先兆妊娠缺乏相关的知识,误认为终止妊娠或没有继续妊娠的情况,或者害怕加重阴道出血量,导致不敢下床,不敢大声说话,增加患者焦虑情绪。对于未婚先孕的患者,一旦出现先兆流产症状更容易出现恐惧的心理,在住院过程中不愿与医护人员交流,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不愿实情说出病因,并拒绝住院治疗,加重患者出血情况。

患者的性格和社会环境均会因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可通过生理、内分泌、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中介形式进行全身各器官和各系统的调节,并且会关系到人体的正常功能。患者文化教育程度、情绪、性格、意志等均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当患者因自身改变或疾病心理状况不佳的时候,临床护理人员应听取患者的诉求,根据患者不同心理情况对其进行鼓励,并给予帮助和心理安慰。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紧张心理情绪,讲解并非所有先兆流产均会导致畸形或流产,要以正确的心态愉快的配合临床治疗。叮嘱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就会有所好转。对于刚新婚不久的年轻夫妻档发现阴道出血情况后,会认为已经流产,造成恐惧心理,患者会表现愁眉不展、顾虑重重、哭哭啼啼、不言不语等情况,通常会以消极的情绪对待周围的事务,不能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5]。对于这种患者,医护人员应给与积极地鼓励,加以关怀,使患者情绪尽快得到稳定。经过心理学和临床实践研究显示,多给予人文关怀,使患者心情愉悦有利于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不良的情绪会导致身心发生异常。相关的心理因素可有效治疗患者的身心疾病,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因素可有效促进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康复。

1.3疗效评价

对患者治疗效果情况进行比较,终止妊娠为失败,继续妊娠为成功,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治疗的相关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分析,将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指标用百分率比较,并进行组间卡方分析,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2.结果

对照组30例患者,其中成功10例,失败20例,成功率为33.3%,观察组30例患者,其中成功25例,失败5例,成功率为83.3%,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66.7%(20/3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3%(28/3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

先兆流产的临床治疗主要以安胎为主,受精卵异常是流产的主要原因,勉强安胎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从优生的角度出发,一般不要进行特殊治疗,只需要进行临床护理。药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宣讲工作,说明流产的相关因素,排除患者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对孕妇和胎儿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产妇卧床休息,并注意引导出血量和性质,根据排出液的情况及时就医,根据出血量的情况了解先兆流产的发生,减少刺激禁止性生活,减少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如腹部存在剧烈疼痛,可观察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并告知临床医师进行处理。综上,根据患者心理状况不同,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减少孕妇的情绪波动,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提高临床成功率,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卫红,董丽萍,黄丽芳,等.心理护理对先兆流产孕妇的应用探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9):78-79.

[2]王江冉,赵金荣.先兆流产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2,5(9A):46-47.

[3]黄江燕.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3:206.

[4]宋爱英.早期先兆流产心理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1,3(9):1406-1407.

[5]袁金燕.先兆流产孕妇的心理护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