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板演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1

对学生板演的思考

白兴虎

白兴虎宁夏彭阳县教学研究室756500

摘要学生板演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对其课堂板演意义和作用,板演内容,难度,时间的选择,板演的指导,板演的程序等环节及板演的要求,需要板演的问题,这些都是老师需要整体把握的问题。板演后,教师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板演的人数、课堂评价,这些都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这些问题使板演达到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板演内容程序思考

一、学生课堂板演意义和作用

1、诊断作用。学生课堂板演是在教师落实课堂教学目标过程中,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发现学生解题过程中的存在问题,达到有效诊断的作用。

2、范例作用。为全体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提供课堂教学范例。

3、检测作用。创造个体表现机会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起督促检测的作用。

二、板演内容的选择

1、难度要适宜。学生板演什么样的内容,要根据学情来定,一般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能够体现教学内容的典型问题,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问题,必须通过笔头训练才能掌握的问题,不宜过难也不宜过简单。

2、时间要可控。学生板演时间过长,就可能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就会出现低效课堂。

3、多数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问题。对于多数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问题,需要学生观察解题过程,需要为教师讲解提供样例的问题。

三、学生板演的程序

学生板演的程序分五个环节完成,

第一步:教师先向全体学生展示问题,待全体学生进入动笔状态后,悄悄指定几位学生上台板演。

每二步:在学生板演的时候,教师要关注的不是讲台上的那几位“表演者”,而要巡视台下全体学生的动笔情况,并进行有实质性的小组指导与个别指导。

第三步:学生做完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做,根据是什么等,如果能够动用“学科小先生”,就会大大提高课堂个别指导的效果,达到充分利用课堂资源的目的。

第四步:开展互动活动,要讨论做的对不对,还有没有好的做法等,从而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课堂气氛,最后指导教师评讲。

四、学生板演的要求

需要板演的问题书面展示出来后,教师要注意以下矣个方面:

1、要把解题要求讲清楚。做到有明确的板演目标,督促全体学生动笔。

2、要给定大约的完成时间,防止时间过长,影响课堂效率。

3、要预告完成后教师的检查办法,让全体学生都能“先练后看”,从而达到板演的最佳效果。

4、切忌教师口述板演题目,或是不顾全体学生的反映,当场花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在黑板上写题目。

五、参加板演的人数

课堂板演是教师为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好机会,要尽量让上台的学生更多地得到成功的体验。对于较难的问题,一个问题可以让1-3名学生讨论完成,一般学生在黑板上写的时间长一点,因此,教师要最好把准备工作做好,如: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描点,教师可先画好坐标系。板演的人数一般板演的人数以两个到三个为宜,要为每一位学生仅可能的提供表现的机会。

六、板演之后的点评

课堂评价艺术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因此,板演之后需好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同样需要进行教师点评。具体做法有:让板演的某位学生自述,或是让没有上台板演的学生点评,或是全体同学的口头简单评价,教师可以在学生尽情表现后再进行点评总结。那种用教师替代学生进行点评的策略是应该摒弃的。要让评价成为学生领悟知识,深化知识的过程,要让学生讲给其他学生听,起到讲解、交流、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的作用

七、板演效果的检测

既然板演的问题都是主要的典型问题,就要让学生真正通过板演达到全员过关的要求。为此,必须对板演的问题进行有效检测。实践证明,最有力的保障措施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笔完成一道类似于板演问题的题目,教师要通过学习小组与自己逐一巡查,来达成全体学生共同掌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