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及改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及改善措施

陈俐

陈俐

贵州省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医药系561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职毕业生面临着技术人才市场的检验,已是客观存在的严峻事实,中药制药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环境同样严酷。为提高广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学生在走出校门后能较快地适应社会形势,包括美国、日本、印度等等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特殊作用。通过加强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的实验教学环节,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综合能力,还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探索精神。

关键词:实验教学,综合能力,教育改革

中药制药是我国高职医学院校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是以研究中医药理论为主,结合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学科。中药制药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掌握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饮片、中成药和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中药制药专业高度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验教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一、实验教学运用之现状

(一)内容单调,封闭性强

目前,中药制药专业的实验课程内容多从属于理论课,大多数院校缺少大型、研究性、实务性强的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通常处于被动,只能根据老师的指导,机械地进行实验操作,而没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并且,这种实验教学通常还被局限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因此,这种缺乏针对性、现实性和连贯性的实验教学,或许对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有所助益,但起不到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无法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要想学生在真正进入工作后能够马上上手,而不是一个个“空谈家”,就必须排除这种错误的思维模式。

(二)形式单一,方法呆板

传统中药制药专业的实验教学通常要求教学内容的统一化,这也导致了本专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形式单一。绝大多数教师很少将实验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且通常依靠一些常规的道具来完成实验课程,对新技术、新媒介的接纳运用不足。此外,老师们通常习惯于提出一个所谓的唯一“正确”答案,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既定的规程进行操作,缺少对学生个性化差异问题的重视。这种“重维持、轻创新”、“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也许能够满足应试教育的要求,但肯定不能适应当代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原因在于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学习、实践和创新的能力,以至于出现学生虽然做过类似实验,但在实际中遇到问题也难以解决的尴尬局面。

二、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已有的国内外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通过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专业理论知识,来解决药品质量检验等中药制药专业在现实中的问题。因此,要想真正做好中药制药专业的教学工作,实现“专业平台+职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创新型人才,我们不仅要积极推动实验教学在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运用,还必须对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充分挖掘并发挥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更好地促进中药制药专业的健康发展,适应当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制定以实际需求为基础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决定了实验教学的改革必须以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我们应以职业岗位标准为基础来制定实验教学内容,并辅之以相应的实验手段及实验设施。如,在制剂成型工艺技术模块,使用与生产实际相似的仪器、设备,使学生能够掌握不同工艺方法与设备的操作要点;建立中药制药模拟车间作为实验基地,使学生掌握药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各个生产环节,对药品的基本生产流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二)消除人为建立的“壁垒”,创造开放式的实验氛围

当前我国多数院校的实验室开放有严格的时间控制,多属实验室只在实验课时间开放。然而,这种人为建立的“壁垒”,不仅限制了学生的试验时间,客观上更是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因此,为保证各类实验的正常进行,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推进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实验教学改革的另一个措施就是全面开放实验室。让学生不仅在课上可以利用实验室做实验,课余时间也可以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试验,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本专业最新实践需求,开设一些开放型试验,并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这样以来,学生不仅不会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还会增强对本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必要的实验教学条件是完成实验教学改革的物质保障。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因人员急剧扩张导致资金缺口扩大,而资金缺口的扩大则导致了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的局面。可以说,实验教学设施短缺几乎是每一所高职院校都面临的问题。因此,要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就要考虑加大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完善实验教学的硬件设施,尤其是一些实验环境条件还不达标、设备落后、数量不足的高校,更要加强对实验室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实训条件。

此外,由于中药制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实验概念、操作过程与制药机械等知识较为抽象,因此我们应采纳已广发运用于教学领域的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图片、声音等多种表现形式,将难以用文字及一般教学工具进行描述的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杰,孙攀峰.高职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河南农业,2011,7(下):24~25

[2]罗跃中,李忠英.浅谈高职微生物学实验室教学改革[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

[3]佟鈞,宋波.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17)

[4]陈文,李秀英,王小平.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9):120~121

[5]朱小勇,王志萍.虚拟实验在制药工程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初探[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3):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