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麻醉在老年人疝手术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局部麻醉在老年人疝手术的临床价值

赵英勒

(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云南个旧6610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中采用局部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3例老年疝修补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患者相关手术情况。结果:所有老年疝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大概32-55min,平均手术时间(35.4±3.5)min。患者平均住院4.6d后,切口基本上都是甲级愈合,最终全部治愈出院。经过1年时间随访,并没有发现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也没有患者复发。结论:老年疝修补术中实施局部麻醉处理的效果良好,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术后恢复比较快,而且复发率较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可在老年疝修补术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人;疝修补术;局部麻醉;临床价值

腹股沟疝是临床普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腹股沟疝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数量也明显增加,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1],60-69岁年龄段腹股沟疝发病率达到5.5%,75岁以上老年人腹股沟疝发病率高达12.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属于新型的一种疝修补术,但是老年患者往往会伴有心肺等基础疾病,因此对术中麻醉具有较高的要求,常常会由于无法耐受麻醉而错过最佳的手术时机[2]。局部麻醉可有效防止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疾病造成的不安全风险,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老年疝修补术中实施局部麻醉处理的临床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43例老年疝修补手术患者实施局部麻醉的临床资料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3例老年疝修补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最大83岁,平均年龄(63.4±3.6)岁;斜疝部位:左侧35例,右侧48例,双侧3例。合并症:合并II型糖尿病患者22例,合并高血压患者24例,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11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9例。

1.2方法

本次所有老年患者均采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术中均采用局部麻醉处理。

1.2.1局部麻醉方法。术前半小时给予50mg盐酸哌替啶针、0.5mg阿托品针以及25mg异丙嗪针肌肉注射,常规消毒铺巾,在外环、颈内行一道斜切口平行于腹股沟,局部麻醉药剂采用1%利多卡因溶液。先顺着切口注射,然后逐层切开皮肤一直到腹外斜肌腱膜,顺着腱膜切口给予子10ml利多卡因溶液(加入10ml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分离后将髂胫束和腹横筋膜显露出来,准确找到髂腹股沟神经以及髂腹下神经,然后再其最上端处给予3-5ml浓度为1%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入。在精索内环出口内侧腹膜以及腹横筋膜之间的生殖股神经行走处给予5ml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在患者外环下耻骨结节处给予5ml浓度为1%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入。

1.2.2手术方法。平行于腹股沟行一道大概5cm左右常规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将腹外斜肌腱膜剪开,适当进行剥离后准确找到疝囊,并且一直剥离到颈部。不需要将疝囊打开,把疝囊推入到内环口处,但是一定要避免损伤血管、精索、神经。将提睾肌钝性分离,妥善游离疝囊后使其游离到疝囊颈部,高位游离疝囊后不用进行高位结扎,内翻疝囊,使其回纳到腹腔中。假如分离的时候不小心破坏疝囊壁,一定要及时缝闭破口,避免补片材料会接触内脏,和其粘连。如果疝囊比较大,可以横断在近端进行结扎,将其变成可以容纳充填网塞的“小疝囊”,把“小疝囊”内翻到腹腔中,将充填网塞放进疝环中,采用不可吸收缝线缝合固定充填物花瓣和疝环,并且在精索上放置成型补片,分别固定在髂耻束、腹股沟韧带以及腹横肌腱弓上。

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

2.结果

所有老年疝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大概32-55min,平均手术时间(35.4±3.5)min。患者平均住院4.6d后,切口基本上都是甲级愈合,最终全部治愈出院。经过1年时间随访,并没有发现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也没有患者复发。

3.讨论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以往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会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因此对术中麻醉具有很高的要求,术后疼痛也比较明显,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无张力疝修补术不仅可克服传统疝修补术张力太大的弊端,同时也可以很好的解决后壁、内环薄弱的问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腹股沟疝治疗中[3]。但是目前无张力疝修补术中主要采用的是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适用于体质较好的患者,老年患者一般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基础疾病,不管是全身麻醉,还是硬膜外麻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术中很容易进一步加重原发疾病,甚至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安全健康安全。局部麻醉主要是对生殖股神经、髂腹下神经、切口以及髂腹股沟神经等区域进行阻滞麻醉,刚好可以将无张力疝修补术区域覆盖,局部麻醉药物吸收代谢相对缓慢,也可减轻手术后切口疼痛,便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如果是复发疝患者的腹股沟疝区正常组织被结缔组织取代,这样会对局麻药物扩散造成影响,进而影响麻醉效果,但是一般老年患者的疼痛敏感性较差,术后配合用药的话仍然可达到相对理想的镇痛效果,因此是安全可行的。本次研究表明,43例老年疝修补术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处理,均痊愈出院,而且通过1年时间随访,并没有发现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也没有患者复发。这和以往多数学者研究报道基本一致[4]。

综上所述,老年疝修补术中实施局部麻醉处理的效果良好,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术后恢复比较快,而且复发率较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可在老年疝修补术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春阁.局部麻醉在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10,2(4):51-52.

[2]张慧敏.局部麻醉在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7(7):126-127.

[3]朱达坚,戎祯祥,剧永乐,等.老年性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6,8(2):237-238.

[4]罗强.疝环填充式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6(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