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1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张明肖刘敏

张明肖刘敏(湖北省石首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湖北石首4344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方法与疗效比较。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33例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组33例,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被广泛的应用到了治疗胆石症和胆囊炎的过程之中,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中的“金标准”,这一标准在临床上得到了很多医生的认可[1]。现对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患者取得的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的66例均为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男25例,女41例,年龄24~7岁,平均49.9±2.8岁。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49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11例,胆囊息肉6例。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33例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组3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相比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使用气管插管静脉的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的所有患者予以复合麻醉,选择的穿刺方法为四孔法,进至腹部,气腹位于12~14mmHg,然后准确置入器械和腔镜,认真观察腹腔脏器,分离脏器周围的粘连,提起胆囊壶腹部。对胆囊管进行解剖的时候,一定紧靠胆囊颈部开展,距离胆总管0.5厘米左右的位置,夹2个钛夹到胆囊管近端,一个到远端,然后从中间剪短胆囊管,将胆囊动脉从胆囊三角处予以小心的分离,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紧靠胆囊进行作业,在胆囊的近端夹2个钛夹,在胆囊动脉远端电凝被彻底的切断之后,取出胆囊,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腹腔引流管的置入。

对于实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选择的麻醉方法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切口选择在右侧肋缘下斜的位置,位置准确无误的确认之后,进行胆囊切除术,切除的长度约有10厘米大小,依次切开腹壁各层,充分暴露整个手术视野,胆囊切除的方法为顺切法。解剖胆囊三角,而后对胆囊管、胆囊动脉进行离断结扎,将胆囊分离出去。对胆囊床进行缝合的时候,需要按照患者的需求进行,同时还需要确定的为引流管是否需要置入。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2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相关指标情况比较(x-±s)

3讨论

3.1从操作层面对比两组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主要特点可以描述为如下几点:较小的切口,较少的创伤,而且因为腔镜可以将事物放大,也就是说手术的视野会非常的宽广,对于手术过程的作业来讲,难度较低,方便性较强,不容易出现失误,需要的时间也比较短,出血也不会很严重。但是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主要特点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切口通常选择在右肋缘或者右腹直肌之下,长度通常在6到12厘米,手术的过程中还需要借助于拉钩牵拉切口,进而损伤腹壁肌肉[1]。

3.2从术后治疗效果角度对两组手术进行对比

相比较而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戳孔进腹,基本上不会损伤到腹壁肌肉,这样就不会产生非常明显和强烈的疼痛感,在手术后的第一天,患者就可以下床进行简单的运动,这样对于肛门排气就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可以很好的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得到恢复,也不需要很长时间内持续使用抗生素。

3.3从术后并发症角度对两组手术进行对比

开腹胆囊切除术容易出现如下几种并发症:胆囊动脉出血,门静脉、肝外胆管以及胆漏肝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等;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不但有上面几种,还容易造成下腔静脉、腹主动脉、肠系膜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肝脏和胃肠道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尽管如此,借助于手术熟练度的提升,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出现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和降低。

总而言之,在临床上,这两种手术方法都有自己的治疗效果,但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比如较轻的疼痛感,较短的住院时间,较快的恢复速度,较广的手术视野,较少的出血量,较小的创伤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溪涛,刘俊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2):5287-5288.

[2]顾殿华,张建淮,王业波,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1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