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融合德育的操作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数学教学融合德育的操作策略

许红飞

许红飞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数学的德育因素,利用教材的德育资源,激活生活情境的德育功能,抓住教学过程的德育影响,促进师生的德育互动;使教学的情境、活动、应用、拓展、评价与德育融为一体,来实现数学教学的德育目标。

【关键词】:数学教学融合德育操作策略

一、操作策略支撑理念

1.数学是文化:既传承知识,又蕴育德育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很显然,数学文化将逐步从理念走进了数学课堂。学生对“数学文化”非常感兴趣,“数学文化”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增长学生的见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也改变了教材内容繁、难、偏、旧的面貌。可见,数学既然是文化,就不只是有知识传承的任务,也应有德育的任务和功能。

2.数学是经历:既获得知识,又内化德育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可见,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这里既有知识的获得,同样也有德育的内化。

3.数学是生话:既实践运用,又融合德育

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的教学应从生活出发,基于生活,为了生活。生活和数学就是这样戚戚相关,不可分离。我们很难想象没有了生活的数学会是怎样?没有了数学的生活又会是怎样?而德育也是如此,生活是德育的主阵地,回归生活是德育的主旋律,因此,基于生活的数学教学是融合德育的良好平台。

二、操作策略路径分析

1.在数学美感的熏陶中融合德育

数学的美感体现在它的简洁美、抽象美,体现在它的外在形体美、内在逻辑美,体现在它的知识应用美、数学素养美等方面,而这份美自然是数学教学融合德育的好资源。比如数学形体美:七巧板的形象生动和变化无穷;数学线段图的简洁直观美;比中的黄金分割美等等。数学抽象美:抽象的数可以代表丰富的具体的物;未知的字母可以表示无穷的具体的数量;简单的法则可以展现庞大的运算规律等等。

2.在数学精神的培育中融合德育

数学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有数学理性精神、数学求真精神、数学创新精神、数学合作与独立思考精神等。这些精神的培育既是数学教学的任务,又是学生的发展所必须的;既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又是学生求真、求美、求善的过程。因而,充分展开数学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将有助于学生数学精神的培育。

3.在数学素养的养成中融合德育

数学素养是一个广泛的具有时代内涵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它包括逻辑思维、常规方法(符号系统)和数学应用三方面的基本内涵。学生数学的学习过程,是逻辑思维提高的过程、是常规方法掌握的过程、是数学实践应用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数学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数学素养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信息和能力,也包含着丰富的数学人文内涵。因此,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就是学生存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并受到思想熏陶。

4.在数学文化的提升中融合德育

在教学有关数学知识时可以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拓宽数学文化。比如在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中,我们在教学实施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补充与利用这些显性的资源,在适当的地方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等等,做到浅显易懂、生动有趣。

5.在数学思想的体验中融合德育

数学的许多的思想因素本身并不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专门素材,但都承载着德育的因素,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涵,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解释、特意的引导,学生就能感悟。这些资源对学生的德育效果看似无形、实是长远。

三、操作策略教学体现

1.情境创设要激活德育功能

新课程的数学教学强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而道德教育的主旋律也是强调“回归生活”。因而数学教学的生活情境自然就是数学与德育的良好结合点。

2.教学过程要突出德育影响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德育融合的过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除了知识、教材、情境等因素外,还有学生的包括心理品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在内的自我德育和师生的德育互动。

3.解决应用要利用德育素材

数学教学中紧紧地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途径。因而,教师要充分将德育因素融合于应用中,让应用承载德育的功能,利用数学小的生因素是开展德育的有效途径。

课堂的知识是有限,课堂的德育效果也是有限的,只有将学生带出课堂、引向生活,学生才会变的丰富多彩,德育才能显现效果。因而,教师要将德育因素融合于拓展中,让生活承载德育的功能。

4.师生互动要承载德育激励

如果说以上的德育资源是静态的话,那么师生的资源就是德育的动态资源。因为师生的德育资源是在动态中生成的、也是在动态中进行的。

首先是教师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强烈而有效的影响。不论是学习态度还足学习习惯,不论是学习品质还是科学精神,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既是潜移默化,又是强烈深刻的。因而,教师要提高对学生的德育效果,首先就得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要有严谨、负责的态度,要以自己的言行时时、事事给学生做出严谨求吏的表率。

其次是善于利用学习过程中的“不利”资源。比如:数学具有精确性和严密性的特点,需要的是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然而学生的学习中却总会错误不断,教师就不应将其视为“敌人”,而应视作“资源”,把这个过程看成是尝试、创新的过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的示范、集体的教育,促使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这个因错而教、因错而进的过程,既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道德进步的过程。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洪家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