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心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

杨晓午

杨晓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0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心理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90例慢性伴焦虑抑郁状态(抑郁指数≥0.5)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在住院期间进行系统化的心理康复指导,对照组只进行一般基础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水平,并做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指数显著降低,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系统化的心理干预能改善情绪,有助于生理功能恢复,对慢性肾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心理干预慢性肾炎影响观察

慢性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以缓慢进展的肾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等症状[1]。随着病程迁延,患者忍受着机体功能的不断减退,以及巨大的经济压力等,容易造成心理状态失衡,从而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进展。为了减轻慢性肾炎患者的心理疾患,本文将重点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实施效果及有效性,具体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组入选病例均为本院肾内科门诊或住院患者,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2]中标准;其中男性47例,女性43例,男女之比为1.09∶1;年龄23~71岁,平均(46.2±5.8)岁;其中<30岁者25例,>60岁者16例。其中肾功能正常及代偿期39例,氮质血症期26例,尿毒症期25例,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衰、高血压、贫血等。于入院治疗前1h采用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进行心理状态评价,均被证实伴焦虑抑郁情绪障碍。

1.2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人,两组常规护理和临床治疗方法一致;观察组在做好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干预6-8周,具体包括:①入院伊始灵活运用沟通技巧和手段,主动热情地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情感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信任,帮助患者适应和建立对疾病的正常反应,如:集中开展心理支持干预,每周提供3-4次的规范性心理辅导,了解患者焦虑及抑郁的诱因,有针对性的对疾病的不同阶段及个性特点实施心理干预,采取如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onaltherapy,RET)[3]、国内外常用的认知行为疗法、肌肉松弛训练等心理护理手段,帮助患者认识到其认知过程中所存在的自我贬低的思维方式,逐步改善其思维习惯,解决实质性的问题,缓解患者忧郁紧张的情绪。②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等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治疗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手段,让患者充分认识配合治疗的重要性,调动患者的主动性。③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强调社会干预的重要性,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④护理操作或心理治疗期间,要注意提供优雅舒适的环境,语调要舒缓,动作要柔和,降低各种不必要的外在刺激,以持续的关怀、娴熟的技术充分体现人性化护理概念[4]。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评价标准

1.3.1SAS、SDS评价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SAS)[2]、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用于评价患者的主观感受,总体信度系数为0.912,均由20个问题条目组成,包括:害怕、焦虑、惊恐、发疯感、不幸预感、躯体疼痛、手足颤抖、乏力、心悸、静坐不能、头昏、晕厥感、手足刺痛、呼吸困难、消化不良、尿意频数、多汗、睡眠障碍、面部潮红、噩梦。两组评定量表的临界值为50分,分值越高,说明焦虑或抑郁倾向越明显[3]。

1.3.2调查问卷

于患者治疗6-8周后,采取我院标准的护理满意度测评量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测评,统一指导语,向被调查者解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取得知情同意,采取不记名填写,当场收回,具有保密性,该量表分为入院调查、健康教育、基础护理、责任心、服务态度5个维度。每个条目以0-4分5个等级记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满意度越高。本此调查共发放问卷90份,收回90份,有效率为100%。

1.4统计学分析

建立FOXPRO数据库,应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其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在护理干预后均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并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在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状况明显改善,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经6-8周治疗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x±s,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总均分分别为3.70±0.14和3.01±0.1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慢性肾炎起病缓慢,病程长迁延日久,病情颇多变异,容易反复发作,随着病情发展,逐渐的肾功能减退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心理失衡,而产生忧虑、抑郁症状,有大量文献资料显示:在临床中各种慢性肾炎引起的肾功能降低,特别是终末期的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及抑郁水平较高,在护理工作中应把他们看作一个身心皆需治疗的群体[3、5]。我们对90例患者入院1h进行SAS及SDS评测,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为85.97%,患者治疗依从性普遍缺乏,测评结果与以上研究相符。

本组研究中患者心理症状常表现为孤独压抑,意志消磨、烦躁不安、对生活失去信心,个别人甚至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不良情绪会严重导致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干扰机体对营养物质和药物的吸收利用[5],进而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对该病的治疗和预后有极大影响,积极有效的疏导是心理护理的主要内容,本组研究中,观察组通过采取各种规范的心理支持治疗,如:松弛训练、RET治疗、认知疗法等不断的对患者错误的思维习惯施加影响,矫正患者的心理抑郁和负面态度,使患者放松情绪,安心治疗,减轻焦虑,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心理干预后的观察组抑郁及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再一次证明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运用于临床,有助于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症状使之主动配合接受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云霞,张阳.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07,7(3):379.

[2]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10):19-24.

[3]李小琴,李美秀,刘生娣.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7):80-84.

[4]罗靖,赵福军,史椿乔.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抑郁状态的综合性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2,9(3):124.

[5]陈雪玲.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7(9):23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