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实践育人机制的建设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3

新建本科院校实践育人机制的建设与思考

骆宝明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加强实践育人机制的建设,将实践育人与课堂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既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但“由于这类院校办学历史相对较短,科研职能和服务社会职能发挥较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践育人活动的开展”。[1]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构建实践育人机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具有良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则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实践育人机制;实践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4-0038-03

一、新建本科院校强化实践育人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忙于理论学习,没有精力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实践教育一直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以致出现了“高分低能”的怪现象,这样的问题也同样存在于新建本科院校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开展实践育人机制建设,使学生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所需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因此,我们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实践育人机制,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基层、走到群众中去,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育人的融合。

(二)是凝练办学特色、优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分布在省会城市之外的中等城市,与地方经济、地方产业界有着天然的联系,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能。”[2]“地方性”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要与地方社会经济的需要紧密结合,决定了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要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地方性、应用型,即注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用结合”的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既要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更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只有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搭起学校和社会联系沟通的桥梁,正确认识地方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现状,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理清发展思路,走“地方性”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凝练办学特色,构筑实践平台,努力探索出一条促进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健康之路。

(三)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必然选择

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的首要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不仅要靠第一课堂的理论灌输,更重要的是第二课堂的实践教育。在当前信息来源渠道多样化,各种思潮对大学生影响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单纯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所起的作用远远不够,必须通过加强实践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实践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快乐,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教育,尤其能认识到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领导地位,从而更有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理论与生活实践相脱节,不能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实践育人恰恰为学校和社会架起了一座桥梁,延伸了教育的手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深化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必然选择。

(四)是推动学生顺利就业创业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随着用人单位观念向技能化转变,择人的标准不再单纯重视成绩,而是将岗位技能、实践动手能力排在分数前面。现在的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基本原则:既要能人,更要好人;既要文凭,更要文化;既要知识,更要素质。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将实践育人与大学生择业就业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他们从实践中感受到就业形势及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全面客观地评估其自身实力,确定合理可行的就业目标。实践育人的过程是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创业的过程。在实践的各个环节赋予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寓思想教育于实践活动中,使大学生随时都可在实践活动中领悟创新思想,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实践育人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重视不到位,参与面不广

目前各高校普遍开展了大学生实践育人活动。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参与面不广泛,没有实现全覆盖。每年高校开展大学生实践育人的形式很多,比如像寒暑假的“三下乡”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等,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活动经费有限,学校关心的重点是学科专业建设,往往对第一课堂的专业教学实践关心多,而对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关注少,致使部分学校的实践育人工作依然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5]没有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来统筹第一第二课堂的活动,而是笼统地把实践育人活动归于第二课堂,由共青团牵头实施,由于共青团在学校处于有人无钱、有位无权的尴尬处境,因此资源整合力不强,学生参与面不广,活动覆盖面不全。

(二)活动形式无特色,创新性不足

新建本科院校实践育人活动没有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和目标,去探索符合新时期大学生身心特点和能力诉求所需要的新内容,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实践时间过短,实践中以轰轰烈烈的活动代替具体工作,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得不到发挥;二是将主要精力投放在抓典型上,对面上大多数学生个体的实践活动缺乏具体有效的指导。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要求,仍然是精英实践,受益范围有限;三是实践育人内容设置不够科学,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需要,不能根据实践主体的不同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心理特点等安排不同形式的活动。

(三)专业联系不紧密,针对性不强

新建本科院校实践育人活动倾向开展难度较低、易于操作的理论宣讲、社会调查、文化服务等活动,实践内容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使大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专业特色体现不明显,供需脱节。有的学校把实践育人活动仅仅当成组织学生参观厂矿企业、走访革命根据地等,忽视实践课题与专业知识的对接,忽视实践活动的内容与专业理论的联系。由于专业性不强,缺乏针对性性,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得不到学生和群众的欢迎,反而会留下形式主义、走过场等不良印象。

(四)考评机制不完善,实效性不高

目前很多学校对实践育人活动的评定和考核模式还很单一,虽然规定了学分但缺乏必要的考核细则,无法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参与热情。实践的成绩与在校期间学生学习成绩、奖学金评定、入党、评优等都没有直接联系,对学生缺乏制约力和激励作用。由于主管部门对实践育人没有刚性要求,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对此采取“运动模式”管理,重形式轻实效。在实践规模、形式上极力宣传,启动仪式轰轰烈烈、规模盛大,追求轰动效应,但对实践的主题、内容、过程和效果却没有更多关注,实践育人的物化成果很少。难以达到实践活动“增长学生才干、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目的。

三、构建“五化”机制,深入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实践育人工作

新建本科院校实践育人活动要持续深入的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效,就必须着力构建大学生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只有构建科学的长效机制,才能实现实践育人活动的整体突破,把实践育人活动做得上水平、有特色。滁州学院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立足学生成才,联系地方实际,努力构建实践育人“五化”机制,在探索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实践育人运行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实践育人工作的创新与推进提供了现实借鉴。学校自2004年升本以来,已经连续五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08受到国家教育部、水利部、农业部、团中央等11部委“保护母亲河”全国先进单位表彰,数学系2007级信计(2)班获得2009年“全国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学校先后涌现出父母双亡、用自己稚嫩的肩膀独自抚养五个弟妹,获得“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提名的高敏同学;背着癌症母亲上大学,边打工边为母亲治病,受到安徽日报等新闻媒体关注的大学生刘书森;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用板凳挪移人生,荣获“200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的刘凤喜同学;体谅肇事的年轻司机,婉拒社会如潮爱心,带着车祸致残的母亲上大学,义举孝心感动江淮大地,名列安徽省2010年2月份“精神文明十佳事迹”榜首,被社会誉为“坚强女儿”的贺宝宝同学等许许多多先进典型。该校的主要做法是:

(一)构建全员化参与的动力机制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校通过报纸、网站和宣传栏等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举办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会,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等系列举措,在全校上下形成关心、支持和重视实践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是明确定位,政策引导。把实践育人纳入到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中,设立实践学分,规定必须修满相应学分才准予毕业。建立健全社会实践评价和激励机制,把社会实践与评奖、评优结合;

三是鼓励引导团队实践。加强对团队实践点上活动的指导与支持,以点带面,确保精英实践上水平、出经验,有效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经验表明,以组建团队方式开展实践,是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面、最大限度发挥社会实践育人效果的有效方式,它既能发挥团队的整体育人功效,又减轻了学校教育管理者的工作量。

(二)构建课程化建设的考核机制

由教务处、团委统筹安排,明确职责,从制度上保证实践育人活动做到“时间有安排,组织有落实,经费有保证,贯彻有渠道,实施有效果”。提高实践育人活动的实效,确保社会实践规范化发展[6]。具体的实施步骤为:

第一,规范课程考核项目,按照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要求制定实践育人教学大纲,确定实践育人总体目标和实践内容。

第二,量化学分考核。规定社会实践4个学分,每年假期必修一个学分,平时社会实践活动累计一个学分,要求在大四前三学年修完。

第三,加强过程管理。统一印制“滁州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卡”,张贴照片,人手一册。记录实践过程和实践单位对实践情况的简短评价,并签字盖章,作为评定社会实践学分的重要依据。

第四,规范学分认证。每年10月,统一上交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卡,将学生参加实践获取学分情况在《滁州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上予以认证,并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证书由系部统一保管,在学生就业或其他需要时提取出示,作为其参加社会实践等素质拓展活动的证明,增加了学生实践经历的可信度,增强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信任度。

(三)构建项目化管理的运行机制

对社会实践进行项目化管理,是新建本科院校实践育人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确保社会实践健康运行的有效举施、更是增强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具体体现和标志。

一是实践内容项目化。根据学生成长特点和认知水平,面向全校师生公开征集活动项目,把征集到的活动内容分门别类,优化整合,细化项目具体方案,建立项目超市。

二是实践组队项目化。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对校级重点项目、重点团队进行招标管理,借鉴学校科研课题申报模式,把学生实践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配备指导老师,开展专题研究,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

三是活动经费项目化。对重点项目、重点团队进行立项答辩。通过答辩的团队给予数额不等的经费资助,以公平、公开、公正的方式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优秀团队中。这样既有利于团队合作,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增强了实践团队的社会服务能力,使学校的第一、二课堂得到更进一步的整合。

(四)构建组织化推进的领导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实践育人工作大多由学校团组织牵头统揽。鉴于学校共青团的地位和影响力,往往造成“上有组织下无实体,上中下脱节“的弊端。因此必须积极争取地方、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与支持,构建组织化推进的“二位一体式”领导机制,形成合力,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大学生实践育人工作需求。

滁州学院的做法是:校内组建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学生和教学的副书记、副院长任副组长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全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成立由教务、学生、宣传、后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指导中心,负责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团委、教务处作为牵头部门,每年根据学生思想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社会实践总体目标,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独立自主,互相配合。(如图1)

校外成立校地协调机构。成立由滁州团市委和滁州学院团委书记任组长,各团县市区委书记和学校各院系团总支书记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大学生走出校门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加强与滁州市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聘请地方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和协调工作,从组织体制上使高校社会实践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事业。这种组织化推进方式对地处相对偏僻、实践范围相对集中,区域化联系相对密切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优点是非常明显的(如图2)。

(五)构建社会化运作的保障机制

所谓社会化是指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组织开展符合社会需要和社会所提供的条件为基础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达到把大学生培养成高度合格的社会成员的目的[7]。

一是借助社会力量,实现运作方式的社会化。如学校每年根据实践主题不同,寻求不同的合作伙伴,先后和团滁州市委、滁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滁州市大滁城建设指挥部联手,开展大学生服务新农村、服务大滁城建设宣讲服务活动,得到他们的人力物力支持。

二是争取校企联合,实现资源整合的社会化。学校通过有偿的社会服务和争取企业赞助的方式筹措经费,形成以活动养活动的局面。这样在减轻学校资金负担的同时还赢得了企业的支持,又达到了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实现三方受益。

三是实践基地社会化,学校在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工业园区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科技服务基地等多种形式、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形成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型合作长效机制,使基地逐渐具备融教学、科研、育人于一体的综合功能。

参考文献:

[1]何万国等.对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再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2]夏明忠.重创新、强实践、抓质量,全力培养应用型人才[J].西昌学院学报,2008(2)

[3]邱启彬.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机制初探[J].世纪桥2008(6)

[4]欧英利.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模式与措施[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5)

[5]高丽.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教育机制的探讨[D]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硕士论文2009

[6]高燕.学分制下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文教资料2007(5)

[7]李同果.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趋势新论[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9(4)

作者简介:骆宝明(1971-),男,安徽滁州人,公共管理硕士,滁州学院团委书记,研究方向:党务管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滁州学院团委,安徽滁州邮编23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