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小学生乐学主动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怎样让小学生乐学主动学

温少芬

温少芬(贵港市港北区县西小学广西贵港537100)

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正处在性格发展和塑造时期,情绪变化大,喜欢活动、思维具体,如果就让他们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要求他们认真听课,这很难做到,甚至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恐俱心理。所以在低年级采取愉快式教学是当前提倡素质教育的一个良好方法,也是实现在全面发展和发展个性特长的一条有效途径。所谓愉快式教学名副其实就是让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主动学,这种教学内容和形式具有灵活性、多样性,更富有吸引力,能引创儿童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寓理于情境中进行思想教育,名人教育名言中有这么一句话:教育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由个人自发地开展,教育不是通过听取话语获得,而是通过在环境中的经历得到的。如何让学生乐学、主动学,以下浅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看法

1.创设情景,吸引学生乐学

数学教学内容融合在生活情境之中,对于提高数学质量很有好处。为此,在教一年级第一册“0”的认识时,上课开始,我请全班每个学生都拿出3朵小花来。因为课前并未交代学生准备,学生感到很困惑。接着,我又说:“没有准备小花,大家想想办法,能用别的学具代替吗?”待学生准备好,我在黑板上贴出三个花瓶图,并指导学生在一张纸上画3个大圆,说:“老师把三朵小花插在三个花瓶中的两个花瓶里,请你们想一想,老师会怎样插?把你们的想法,用学具在纸上的三个大圆摆一摆,看谁想得出,摆得好!”

学生摆学具,教师巡视指导,发现有6种正确的各不相同的摆法。然后取期中的两种摆法分别用数字表示小花的朵数。我说:“第一个花瓶里插了两朵小花,用什么数字表示?第二个花瓶里插上一朵小花,用什么数字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相应的花瓶上写上2和1),第三个花瓶里一朵小花也没有,用什么表示?估计学会可能知道用“0”表示。

这时教师问为什么用“0“来表示。当花瓶里的一朵小花也没有的时候,我们用一个“0”来表示(教师边讲边在第三个花瓶里写上“0”,说“0”也是一个数,是表示没有的一个数),接着,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学具说一说(这里着重启示学生根据不同的学具对照口述,从感知中领会,不论什么物体,只要是一个也没有,都是用“0”这个数表示)。这样,丰富了“0”所指的对象,扩展了联想,领会了“0”表示没有的认识。

2.巧设问题——滋“思”

每个的头脑都蕴藏着无法估量的发展“资源”,小学阶段是潜在智慧发展的最佳期,如果不设法唤醒就难以再发展,最后会像灿烂的火花,因得不到氧的供给而泯灭。因此教师就要精心设制问题,激发学生多动脑,开发他们的智力。例如在教学乘法意义时可以列出3+3+3+4间:这个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这时有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说不行,有的说行,然后让他们说出道理,从而可以概括出乘法算式表示意义中“相同’认两上字的原因了,又如在教学除法初步认识时,可出示图12个苹果,分给3个小朋友,有的分4个,有的分5个,有的3个,间:列式12-3对吗?为什么?这样学生就知道除法就是要平均分,分得结果要每一份同样多。在角的认识中可设计几种图形让学生辨认而达到学生对角特征认识。

3.操作实践—激“学”

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不但要重视直观演示,更重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因为低年级学生情绪控制能力差,好动,并且抽象思维能力弱,对直观事物感兴趣,数学的数字、方法听起来枯燥无味,不像语文课有故事情节,如果强压制去学,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老师要掌握儿童发展这一特征,多开展手工制作,自然实践操作等鼓励学生参与,有利于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低年级数学课教学时可以让他们动手摆一摆、分一分、数一数才能激起学习的兴趣,并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效果。

4.创造算机,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在课本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领略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无穷乐趣,从而使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学好数学。例如,学生已学会了8可以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共有4种分法后,为了把同一性质问题数的组成同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我设计了一个学生分铅笔的问题:“有8支铅笔给小英和小华,问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学生经过诱导分析提示后,有的说:“正确的答案应该是7种而不是4种,有的学生说:“8可以分成1和7,或7和1,这是一种相同的分法。而小英1支,小华7支,小英7支,小华1支是两种不同的分法了。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体验了知识的实用价值,体会到了学习的意义,实际也是对学生未来创造活动的心里演练。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拘一格,在学习中悟出多种多样解法来,他们兴趣闸门大开,逐步养成了动脑的好习惯,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发展了创造能力,使之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善学。

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主动学、,教师必须热爱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与示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向能学、想学、会学、乐学的轨道上来,从而让数学这门科学焕发原有的新奇、有趣的光彩。

收稿日期:201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