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灵活处理教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灵活处理教材

史赟

史赟

我们在使用《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发现,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整理和贯通知识较困难。随着年级的升高,有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老师在教学中也碰到了诸多困惑:如何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如何让学生有规律地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何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让学生体验英语语言的美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整理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教材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无论是在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但因各个学校教学设施的不同,学生生活条件的不同,学生所处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学生认知的差异,接受事物能力的差异。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时不能搞一刀切,不能不顾实际情况,全部照搬教材。如:4AUnit1MayIhave...?G部分workingroups中,有一个调查表是这样的“What'sinyour

pencilcase?I'vegot...”但实际上在教室里,特别是我们农村孩子的书包里,很少出现pencilcase,基本上还是pencilbox的比较多。有鉴于此,我在上课是就将它改成了What'sinyourpencilbox?/What'sinyourpencilcase?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区分pencilbox和pencilcase不一样的地方,然后再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任意选用其中的一个句子进行调查,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培养他们运用英语思考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了解学情,反复加工教材

教材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文本,虽然其中融入了儿童的生活经验,但它提出的话题及与此相关的问答形式等等,不能涵盖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必须在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内容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英语教材进行加工,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充分提供运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英语技能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乃至形成积极情感、态度、理念,使学生体验到学习中成功的乐趣。如:4AUnit4Ilike...中有一幅图的对话是这样的:A:What'sthatinEnglish?B:It'sapuzzle.Ilikepuzzles.A:Metoo.事实上不可能所有学生喜欢的东西都正好一样。正好这个单元中有学习到Doyoulike...?Yes,Ido./No,Idon't.的句型。因此,我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加上了一个Idon'tlike...句式的练习,以此作为Ilike...的拓展训练。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和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注重实效,优化整合教材

教材虽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我们在充分使用教材的同时,也可针对教材中的某些局限性,灵活的进行一些大胆的改进和删补,使教材资源更加优化,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版块结构进行整合。我们现用的牛津版4B教材被分割为A.Listen,readandsay,B.Look,readandlearn,C.Lookandsay/Askandanswer,D.Lookandsay/Workingroups/Lookandcomplete,E.Readandact,F.Listenandrepeat这几个部分。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文、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自己的教学特点,将各板块进行自由地组合和搭配;也可不按课文板块的排列进行教学。如第一课时先教B和C部分,教师可从C部分提问入手,引入词汇学习,为A部分的学习做铺垫,以化解A部分的学习难度。在学完B和C部分之后再学习A部分,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在话题的谈论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上多下工夫;如果第一教时先教A部分,则应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话题的引入和情景的创设上。在A部分学完后学习B和C部分,建议教师将A部分中的重点语言表达贯穿于B和C部分的教学中,使话题的功能得到进一步体现,同时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为丰富。

其次,教师可根据需要将教材单元内容进行整合。笔者在使用三、四教材中发现:书中每一话题以板块呈现,内容多,要求高,且每一单元独立性强,反复少。从客观上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从而产生了教材教学要求高和学生认知水平不够之间的矛盾。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教学实际,将各单元的内容重新进行了切和整合,以加强各单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更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

四、合理开发,丰富教材资源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及信息技术的介入,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内涵有了新的扩展。除了教师手中的教科书、指导用书外,各种图书资料、报刊杂志、录像录音、光盘、计算机软件以及网络信息化资源都可理解为教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及时开发有价值的英语课程资源,并为不同年级的学生精心设计并挑选适合这个年龄段学习需要的丰富多彩的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等等,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并提高英语教学效益。

如:学习了Unit4Halloween后,就可以布置学生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万圣节的资料,以获得对该文化的认识,拓宽其文化视野,并准确地把握语言材料的真正意义。又如:学了6AUnit8Holidays后,我们补充了SpringFestival的一

篇阅读。SpringFestival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少年儿童最盼望的一个节日,在社交中用英语表达起来别有一番意义,因而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在这些年来的教材使用中我体会到:教师只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充分理解教材,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老师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用活教材,使教材内容更加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才有利于学生主动开展活动,深刻英语学习过程,并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自身发展,也才能真正体现出教材的生机与活力,挖掘出学生的潜力。

(作者单位:溧阳市埭头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