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作角度进行古典诗词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1

从写作角度进行古典诗词教学

余爱雪

余爱雪

(苍南县龙港十二中,浙江温州325800)

所谓从写作角度进行教学,是指在赏析传统诗词的基础上,学生间、老师间相互合作进行探究活动,做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合并,激发学生的发散想像力,提高语言表达技巧,促进诗词欣赏的提高,从而提高文文学素养。具体措施如下:

一、改写或续写,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古典诗词讲究工整、韵律,语言非常凝练,所谓“言已尽,而意未穷”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笔者在教学《木兰诗》和《石壕吏》时,让学生把《木兰诗》改写成小说和续写“老妪被带走之后……”,学生的想像力和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不仅情感体验更深刻,而且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原作中不曾出现的人物和情节,且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情节曲折,读和写相得益彰。

二、提取意象,进行散文创作,让生命受到洗礼

诗歌意象繁复,往往沉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情愫和象征意义。要让学生领悟到这一点不是一首或两首诗所能解决。笔者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以“月”为探究课题,布置学生课外去阅读有关写“月”的作品。材料有了,然后又指导学生进行对意象特征的提炼概括,挖掘出其思乡的情感特征。但有一位学生的深入程度让笔者吃惊,她借鉴冯歌婓的《生命之美》的写法,以她特有的细腻敏感把月分成“征人之月”、“怨妇之月”、“宦者之月”、“迁人之月”、“诗人之月”等,然后在时空的长河中自由地驰骋,完全融入到他们的情感之中,谱写成一曲《乡音之歌》,展示历史的悲壮色彩。试想,这岂能是单方面的赏析所能达到的效果?

三、提取诗歌意境作为笔下人物活动的背景,促进对诗歌意境的感悟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但伟大的诗人总能超越文字的羁绊,在诗歌中把语言幻化成直观的视觉的美。如果能把诗歌中所表现的或“明丽”或“凄美”或“壮阔”的意境转化为自己的文字,那么将是一次很好的语言训练和审美体验。如在教学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时,笔者以“秋景”为探究课题布置学生欣赏其他诗作,进而描绘出其中的意境:秋水空旷、水天相接、烟波浩渺、黄叶纷飞、残阳依水、暮色苍茫、霜风凄紧……这些低沉哀怨凄清苍茫的画面,大部分学生都可能体验过的,但那是感性的。现在以这些诗作为依托让学生把这些意境再诉诸笔端,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有助于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诗歌意象的感悟。有些学生在后来的一些创作中都化用了这些意境。如一位学生在续写《孔乙己》时这样写到:北风一日紧似一日,地上黄叶卷集,残阳在白壁黑墙上留下的痕迹,间或在小巷的深处传来阵阵秋的“悲鸣”……这位学生可以说已经把这种意境融入到自己的血液里了。

四、以诗歌中的理趣作为写作的议题,促使学生对生命、社会进行思考

傅丽霞教师说:“学习诗歌,要启思维以益智。”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与作者、与时空进行对话,不仅能获得对人生、人性、人情的深刻体验、感悟,还有助于语感和美感的内化。笔者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设计了这样一场对话:学生与作者对话的话题是“人在失意时该怎么办”。于是有的学生写道:“失意,但不是失志。”有的学生写道:“笑对人生。”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都树立起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观。而在教学《枫桥夜泊》时,让学生与时空对话,话题是“人的价值如何体现”,并且把它作为探究性课题,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如:张继科举失意只得“对愁眠”;李白一生悲吟“天生我材必有用”;杜甫则感慨“古来材大难为用”;柳永“奉旨填词”做个“白衣卿相”……这些诗人一生仕途极不得意,但他们的诗名才学却让后来者无限神往,反观当年的状元、达官显贵们今日又有几个人知晓?结果学生激情高昂、由古论今、事例翔实,大为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对人生的思考,使对原诗词的理解更深入一层。

五、以新的形式把诗歌中的语言、意境和内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品味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把优美的语言、深远的意境、丰厚的内涵以新的形式重新联系起来,学生对古诗词意象、意境、意趣的领悟更深刻,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品味语言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在中学教材中关于描写“春景”的诗词非常多,笔者便以此为纽带,促使学生对这些诗词重新赏析,并在赏析的基础上赋予创新活动。有一位学生写了这么一段散文:“空水悠悠,鱼儿在水草间快乐地嬉戏,摇落的众芳,也渐渐焕发新颜……春山多胜事,随着阵阵萧鼓,春社也在眉睫了……”在这里他分别化用了“空水悠悠”“众芳摇落独喧妍”“春山多胜事”“萧鼓追随春社近”等。该生在写的过程中,对以前学的诗词进行归纳总结,既是一次很好的练笔,而且是对诗词思想内涵的领悟更深刻。

总而言之,从写作角度进行古诗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能促使诗词教学和写作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