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层施教的方法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1

利用分层施教的方法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张宏

辽宁省沈阳市第95中学110000

摘要:分层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辅导和检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致力于实现教学与互动的完美统一,争取最大限度地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更好地提高课堂的质量。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在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一直使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管是青菜还是萝卜都只会用一种方法不断地进行强行的浇灌,根本不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从而使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感到十分的苦恼。因此,分层教学由此产生,并逐渐彰显出自身的必要性。教师想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的学生,包括学生的家庭环境、心理成熟度、接受能力、认知程度、抗压性等各个方面,在针对得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建立学生档案,分类学生学习等级,然后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但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对每一个学生做到最基本的尊重,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一视同仁,让他们明白每一位学生都是处于主体地位的,这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多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乐观的态度,重视团队合作,学会与他人一起学习分享。

一、课前组建分层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学生不同层面的发展。首先要设立不同层次单独的教学目标,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有耐心和细心,尽量设置较为简单基础的问题,让他们将基础打好再进行下一步的深入的学习;对于有一定基础但做题经验较少的中等生,则要把控问题的难度,控制在中等级别;对于优等生则应培养他们一定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发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同时,还要对外进行延伸内容,归纳总结问题的一般规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过高过低都不适合。

例如,教师在进行有理数的教学时,可以在备课阶段做好教学目标的设定、学习内容的组建、课堂设计的有效实施方案,这些准备工作都有助于在课堂更好地进行分层教学。在课堂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适当地引入游戏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让学生放松,才有助于之后的分层递进的教学。有理数的内容较为简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合理地分配学习任务,利用不同层次的题目进行针对性教学,因材施教,推进整体数学成绩,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只有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分层教学的方法,才能将一节45分钟的数学课效用发挥到最大。

二、课时注重分层指导

在数学的课堂当中,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的目标,往往会不断地优化课堂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对不同学生做出不同的课上指导,这是为了适应不同学生具体学习程度和情况所做的努力。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提出问题,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解题,在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之后,教师再对学生所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进行解决,使学生记忆深刻,学会运用所学数学公式和知识点进行解题。如此,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出现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不同,教师在进行答疑解惑的同时,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课上的分层指导。

例如,教师在讲授《勾股定理》一章时,教师在进行基本原理和公式的使用之后,可以让学生先试做例题,教师可以将例题进行一些数据上的变动,由此看出不同学生对刚才的知识点是否掌握,对学生出现不同层次的问题分别进行课堂上的指导。在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本章的学习当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内讨论,然后教师再结合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整理分析,进行不同的解题指导,然后再在适当的时机鼓励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后分层作业

分层施教的方法是一项较系统全面、有科学性的新型教学方式,不仅课前课时要做好,课后的分层作业也不可忽视。对于数学这一门科目来说,课后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数学的精髓在于多练,理解渗透,学会举一反三,从而锻炼学生的理性逻辑思维。课后教师在进行布置任务时,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发布不同的任务习题,以此来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攻克数学的难关。

总之,分层施教使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客观性、时效性,也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教师的精心设计引导下的课堂,营造了活泼轻松的气氛,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可爱生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分层施教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林媛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2)。

[2]黄丽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对策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