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中教练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中教练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王文婕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050000

摘要:教练技术是一种可以有效激发人的潜能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技术,能够有效克服我国高校当前就业指导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中的教练技术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教练技术

引言: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进入了一种普及化、大众化的模式,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针对这一现状,我国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提高高校自身的教学以及教育质量,紧跟社会、市场的需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高校在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高校需要不断探索就业指导教师培训方式与理念,以提高大学生就业比例。

一、教练技术

教练技术在我国高校的应用仍处于探索、推广的阶段。教练技术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技术,通过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潜能激发,达到提升效率的目标。教练技术通过对多种学科的知识,例如管理学、心理学、职业生涯等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技术。教练技术通过互动的方式促进学员在思维方式、心态甚至语态等方面做出积极的改变,同时在教练与学员之间建立和谐、稳定的教学关系。教练技术与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关注的重点并不一致,教练技术更关注学员的人生态度、更倾向于培养学员的人生价值观,在教练过程中帮助学员不断认识自我、挖掘自身潜力,以达到重新构建自我的目的。近年来,高校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很多学生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时出现各种负面的心理问题,甚至也有很多学生出现一蹶不振、逃避自我的情况。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应用教练技术,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直面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挫折,引导学生学会不断进行自我心理状态的调节,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准确定位自我。

二、教练技术在就业指导中的实施理念

1、高校就业指导中的教练技术应当以大学生为本,通过不断激发和挖掘大学生自身的潜力,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完善大学生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在高校应用教练技术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培训教师应该帮助大学生建立自身的职业生涯,通过探索职业生涯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引导培训大学生独立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职业生涯的探索,帮助大学生建立完整的、适应于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2、我国高校在应用教练技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应该在教练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通、沟通关系。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个性,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教练面对的是已经经过高校系统培养但是还未步入社会的、怀揣各种梦想的年轻人,因此,教练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协助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通过就业指导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教练应该鼓励学生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例如人际交往之间的问题、礼仪方面的问题等,并且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以解决。当学生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时,教练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就业指导环境。

三、探索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中的教练技术

1、高校就业指导中教练技术的教练

(1)高校应该不断培养本学校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素养,为教师搭建学习和沟通的平台。首先,高校应该组织本校的就业指导教师深入到各大人才市场的招聘现场。尤其是大学生毕业季的大型人才招聘现场,切身感受人才招聘现场的氛围,了解各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导向。其次,高校之间应该搭建相互沟通的平台,组织相关的教师进行学术沟通与交流。最后,高校应该为本校就业指导教师聘请培训讲师,为高校教师讲授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练技术中教练的组成不应单一局限于高校内的授课教师,高校还应该不断丰富教练技术中教练的组成。

2、高校就业指导中教练技术的内容

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高校应该结合本校大学生专业就业情况,不断丰富和完善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

3、高校就业指导中的教练模式

我国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针对教练模式的选择与应用主要有以下四种:行为、系统、社会建构主义以及临床模式。教练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应该根据每一批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情况的不同,在教练模式中融入不同的课程、运用不同的方法,就业指导并不是照本宣科,因此,需要更加关注大学生个体的需要,以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质量。

四、高校就业指导中教练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通过近年来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应用教练技术,对于学生就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就业指导中应用教练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部分教练技术课程的设置不符合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教练技术才从美国传入中国,而实际被应用于高校就业指导的时间则更短,因此,部分教练技术课程的设置并不完全符合大学生心理、年龄等实际情况。因此,在构建教练技术训练内容时,高校应该与教练不断进行沟通,设置符合大学生心理变化和成长的教练内容。

2、关于教练技术中的教练

上文已经提及,高校中就业指导中教练技术中的教练的结构应该是多元化的,但是,从培训机构聘请的专门从事教练技术的教练,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例如,培训机构多面向于各大企业,通常是针对各大企业员工而应用教练技术,因此,教练的内容多是如何提升业绩、如何协调人际关系等职场内容,通过强烈的暗示性游戏,帮助参与者通过过心理暗示和体验进行自我感悟。然而,在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并没有已经进入职场氛围的在职人员强大,同时,在校学生也没有已经进入社会、历经职场风云的在职人员丰富的人生阅历,教练技术的应用结果并不会达到预期。因此,高校有必要与教练技术中的教练进行沟通,将教练技术中的各种心理暗示累的游戏以及教练的培训方式、措辞进行调整,以适应高校就业指导实际,就如上文提到的,高校就业指导中的教练技术的应用必须以学生为核心。

结语:通过近年来各大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应用教练技术,可以看到教练技术对大学生职业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中教练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比例,高校需要持续关注和思考如何建立与政府、企事业单位进行共赢的合作关系、高校如何提高自身就业指导教师专业水平、教练技术课程的设置如何与社会实践相关联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凌翔.教练技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2015(40).

[2]张婧群.教练技术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