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胜于言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身教胜于言教

高恒远

高恒远

〔摘要〕教师的立场、观点、信念、价值取向,决定了他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制约着他对教材德育因素的挖掘;教师对教学工作有责任感,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影响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调、手势、穿着打扮往往被学生效仿……实践表明,只有当学生从教师的身教中感受到所学的道德准则真实可信时,教师的言教作用才能充分体现。

〔关键词〕教师教学言传身教联系实际《后汉书》上有一句话叫做“以和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说的是教师的“身教”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1完美人格的作用人格,即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实践表明,教师人格对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教师的立场、观点、信念、价值取向,决定了他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制约着他对教材德育因素的挖掘;教师对教学工作有责任感,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影响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调、手势、穿着打扮往往被学生效仿……实践表明,只有当学生从教师的身教中感受到所学的道德准则真实可信时,教师的言教作用才能充分体现。

我们所以强调教师的人格作用,一是因为教师责任重大,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基础,要为人的一生奠基;二是因为中小学学生的模仿性、易感性、可塑性强,教师人格本身就是一种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教育力量。所以要求教师的人格要完善,因为教师是教人做人活的教科书。

2娴熟教学艺术的作用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除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等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不是纯技术性的东西,它是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为前提,以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以刻苦钻研、大胆实践为条件的。具有娴熟教学艺术的教师,应能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应能按求教学规律办事,应能以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教学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思想感情、意志、行为方面得到同步发展。

教师娴熟的教学艺术,大体包括以下几方面:能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得心应手的处理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点和教育点,并使二者有机结合,善于组织学生。就一节课来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通过学生的外表活动,断定学生内心世界,洞悉学生的情绪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善于创造性的进行教育,善于创造性的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突发性事件,有应变能力,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具有语言艺术;说普通话,语言流畅、词汇丰富、用词准确、快慢适中、富有形象性和幽默感;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3教师就是学习的带头兵“认真观察,耐心开导,言教树威信,身教树形像”。这也是我多年总结的经验,但我认为教师工作都要以“身教胜于言教”为信条。如果面对一个思想懒惰,行为习惯很差的学生,你用再多的话语也打不动他的心,走不进他真实世界的时候,那些挖空心思,滔滔不绝的话语都只能付诸东流,因为也许在你之前已经有人让他在烦琐的说教中产生了反感情绪;当你面对一个没有上进心和凝聚力的班级的时候,哪怕你是每天随时随地发现问题就发一顿脾气,骂一通人,甚至“杀几个鸡给猴看”,但当你一转身,班里坏风气仍然继续滋长,因为也许在你骂人,打人的过程中已经暴露了学生最讨厌你的性格缺陷,他们不喜欢整天骂人的老师,更不喜欢因为几个甚至个别人就让全班同学受训和挨惩罚的做法。有什么样的老师就能建立什么样的班级,也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一个注重自身形象,能“传之于言,树之于形,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老师,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措施与学生的个体差异,个体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的老师,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能在尽快的时间里,建立起能起良好带头作用的班委会和团支部的老师,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育新理念;既能积极促进优秀学生锦上添花,又能尽快抓好差生转化工作,形成全体学生有帮有扶,互不歧视的良好班风。

4不倦学习的精神“学而不厌”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必备的美德之一。德育工作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使学生明礼,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没有广博的学识是办不到的。要深刻理解教材,准确的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没有“喷泉”“长流水”作基础,光有“一桶水”是不行的。广博的学识哪里来,“唯有源头消灭活水来”,只有靠不倦的学习精神才能获得广博的知识。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不倦的学习精神会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

为了提高育人水平,我们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苦练教学基本功。说到这里,我还要着重提醒一点,“身教”对学生影响在于两点:第一,身教会给学生不知不觉的浸润。韩愈说:耳濡目染,不学以能。第二,身教的榜样作用。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从古到今,教师的身教作用一直倍受重视,“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可见榜样的示范作用是无穷的,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工作全部意义,就在于为人师表”这既是对“身教”作用的高度概括,又是对我们教师的殷切希望。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教师形象的塑造,威信的树立,教师个人的素质很重要。做好学生的贴心人,当好他们的带头人,都需要我们以自身形象作表率,充分加强自己主人翁责任感,才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辽河垦区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