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的影响

刘德莉刘亚星贺瑞邹伟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50001

摘要:目的:分析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段在2015年2月-2016年5月间;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教育模式,实验组施予全科学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的情况、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等。结果:①舒张压情况:实验组干预3个月以及干预6个月的舒张压分别为76.22±8.91(mmHg)、74.53±9.16(mmHg);对照组分别为82.69±83.04±9.35(mmHg)、81.34±9.16(mmHg);前者舒张压低于后者,有可比性(P<0.05);②收缩压变化情况;实验组干预后的各项指标为143.1±11.2(mmHg)、139.5±10.3(mmHg);对照组分别为8.3±10.4(mmHg)、147.6±10.6(mmHg);实验组的收缩压较对照组偏低。③心血管发生率:实验组各类心血管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④实验组为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全科医学管理模式运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全科医学管理模式;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发展,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常发病,而心血管疾病中具有的重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1]。近年来,老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经临床资料研究[2],高血压发病率占总疾病的18.8%,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则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鉴于此,本次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已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患者给予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取得了可观的效果,现将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间)为研究对象。其中,临床资料不全者、脏器功能障碍者、精神性疾病患者以及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皆不在入选之列;随机性分成实验组(30例)、对照组组(30例)。在实验组患者中,女性有16例,男性14例,年龄在44-72岁间,年龄均值(55.3±2.6)岁,病程在2-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26±1.24)年;对照组患者,女性13例,男性17例,年龄处于46-67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6.3±2.8)岁,病程最长者为16年,病程最短者为1年,病程中位数为(4.31±1.46)年;两组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评定的标准;且两组病患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的管理教育模式,主要是对患者进行个人针对性的健康宣讲服务,并在宣讲的过程中,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全面的回答,并发放相关的《老年性高血压健康教育手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其次,医院定期开展相关的教育知识讲座,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另外,可以病患与康复的老年患者进行交流,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实验组:给予实验组全科学管理模式,其主要的管理模式有:①针对每位老年高血压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提供全面的保健工作,向患者讲解该疾病的形成、治疗方法、预期效果以及正确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向患者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对患者的问题详细而全面的解答,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②对患者实施全程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健康管理工作,并根据与患者的交流以及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主要密切患者的血压情况,并关注患者的尿量、夜尿以及口干等临床表现,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图、肌酐、血脂以及尿常规、尿素氮等情况,进而对患者的病情全面掌握,将其系统整理并给予合理健康管理计划。

③每位患者均配置一位专职的医生进行不间断性的指导,另外,由于高血压治疗的时间较长,且具有反复性,患者多会产生心烦、失望、抑郁等心理,特别是老年丧偶者情绪波动更大,不配合治疗等均能引起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同时血液中的儿茶酚胺等活性物质较为活跃,会快速收缩血管,致使心跳加快,严重时引发脑溢血。对此,对每位患者配备相应的心理医生,及时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打开患者的心结,使患者处于放松的状态,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念。其次从各个方面密切关注患者的健康管理情况,并时每位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监管主要内容包括用药情况、饮食控制、运动情况、有无不合理的生活习惯等进行监督,之后安排专人对患者每个阶段的健康管理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

1.3观察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的收缩压变化情况;②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舒张压的变化状况;③统计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次数,并分析。③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利用本院自行拟制的问卷调查表,100分为满分;90分以上记做非常满意;80-90分之间记为一般满意;80分以下评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对SPSS20.0软件的采用,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值检验,并运用卡方检验的方式对资料进行计数,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时,统计的相关方法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种管理模式对患者收缩压的影响

经分析,两组干预后3个月以及干预6个月的收缩压均较干预前,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干预3个月以及干预6个与的收缩压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2.3两组患者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经统计,30例实验组患者,心肌梗死事件2例(6.7%),心绞痛事件4例(13.3%),心律失常事件3例(10.0%),脑卒中1例(3.3%);30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心绞痛6例(20.0%),出现心律失常5例(16.7%),出现心力衰竭6例(20.0%),脑卒中5例(20.0%),猝死2例(6.7%);实验组的心血管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低,(P<0.05)。

2.4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实验组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满意率分别为20例、8例、2例,对应的比率为66.7%、26.7%、6.6%,总满意度为93.4%,对照组分为6例、15例、9例,对应的比率为20.0%、50.0%、30.0%,总满意度为7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有差异性,(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老年化的进程不断发展,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逐渐增加,但高血压的治疗过程比较漫长,通过对症的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以及心脏病的风险性[3]。但是临床上存在着多数患者因未能合理使用药物治疗,而产生各种并发症,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的情况,对患者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临床治疗中给予护理干预将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

经临床研究,高血压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与不良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问题密切相关,仅是单一的使用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应加大对患者的护理力度。全科医学管理模式[4]是新的医学护理观念,主要是护士、医生以及患者共同协作服务的护理干预,即通过对实施系统化,全程性以及连续性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健康检查、健康状况评价,以及心理辅导等内容,在临床医学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但部分内容还需要根据医院的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将其进一步优化。当下的推广力度较弱,一些基层卫生机构护理服务无法适应。全科健康管理模式可有效的将护理人员以及健康护理工作细致化、系统化,全面将资源整合,发挥其做大作用;不仅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实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血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全科医学管理模式较常规管理教育模式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几率,同时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杜斌斌.探究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血管事件控制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8):65-66.

[2]梁敏栩,韩洁莹,郭焕卿.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血管事件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30(22):97-98.

[3]阳处富.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血管事件控制的应用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13):3022-3023.

[4]纵蒙蒙.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D].东南大学,2015.2016,04:405-406.

[5]方锐.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候特征与干预服务包效果评价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23(06):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