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王红丽

王红丽

(大名县旧治中学河北大名056900)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营造氛围,激发兴趣;注重引导,加强沟通;将“要我学”真正变为“我要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给学生搭建一个适合探究的平台,使学生“乐学”、“会学”、“还想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数学教学更要着眼于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会学”。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事物产生兴趣,才会进一步地去自主学习,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营造出轻松自然的氛围,放低姿态,接近学生,真正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没有压抑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这样才可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教师要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既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又要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2.注重引导,加强沟通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探索与发现的精神,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来学习,使其主动参与探讨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到探究和发现的快乐。因为这样,学生的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自身要重视整个概念的形成,不断总结各种法则与定理,推导公式,分析应用题等量关系等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在讲课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探索这些知识的过程中经历与前人发现这些知识结论时大体相同的智力活动,让学生真正明白知识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实物教具或实例,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3.将“要我学”真正变为“我要学”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之一。改变传统的单一、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高效而富有个性地学习。所以,我们不单单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在学习新概念、新运算时,要通过已有知识自然而然过渡到新知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习惯,逐渐地培养起对数学的一种悟性,将“要我学”真正变为“我要学”,力求学会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因此,学校应开设有关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揣摩和探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提问,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自主探索、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需要教师对学生从产生问题意识,到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要消除学生依赖心理,积极教给学生提问的技能,引导学生学会从相关问题中找出差异性,从非相关问题中找出相关性。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精心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而又符合学科特点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该从课堂学习、课外作业和测试检查等方面着手。课堂学习的习惯主要表现为会思考、会提问、会笔记、会“发现”。教师要通过在课堂上经常性地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形成这些思维活动的模式,养成会思考的习惯。学生积极提问,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相互激励学习动机,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用课内督促、课外检查的办法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要启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出一般性结论,使知识达到条理化、系统化。课外作业的习惯主要包括复习、口头、书面作业、预习的习惯等。为了使学生完成数学课外作业,养成好的作业习惯,教师布置作业的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6.制定目标,搭建平台

一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清晰、具体的目标可以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从认识自我开始,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长、爱好、学习优势与劣势,表现真实的自我,静心反思在向目标冲击过程中的得失,并不断修正计划,修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习惯,修正价值观,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二是给学生搭建一个适合探究的平台。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经历、体验“做数学”的过程,才能使他们更好地获得数学知识,培养起一定的探究和创新能力,而且获得关于数学的科学本质更为深入的认识。因此,教师就要搭建一个适合探究的平台,放飞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里尽情地邀游。只要适当地搭建探究的平台,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达到探究的目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形成争先意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总有自己的特长,自主学习的本质目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争先意识、成功的欲望,就会陷入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惰性之中。学习目标与争先意识是相辅相成的,适当的目标本身就是争先意识的体现,争先意识必定要外化为一定的目标。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培养竞争心理,使学生不断超越自我。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及时转变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乐学”;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一步从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的研究中总结经验,使学生“会学”。此外,还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使学生“还想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发展思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