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的日常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腰椎间盘突出的日常护理

陈阳阳

北部战区空军医院骨科 110042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患病因素多,病人因长期的痛感而难以正常学习、工作、生活。本文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和、病因和诊断方式出发来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和有效的预防方法,通过临床表现的讲述使人们更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椎间隙

腰椎间盘突出的概念

腰椎间盘突出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种疾病,周围多数人都因各种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而头疼,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因是腰椎间盘的各个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特别是髓核在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退行性变化之后因外外部作用因素的影响而使椎间盘的纤维受到破坏而破裂,髓核组织在破裂的部位脱出,突出在了后方或者是人的椎管主内,这就会致使周围的脊神经受到刺激而有痛感,腰部疼痛程度显现,一侧或者两侧的下肢有麻木、疼痛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很高,由于有多种发病原因,故发病率占据约95%左右。

2.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

2.1基本因素: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髓核的退变的表现是含水量的显著减少,而且因为含水量的大幅减少而导致椎节失去稳定、松动等小范围内的病理改变;而纤维环的退变的主要表现是坚韧程度的大幅降低。

2.2外部损伤

因长时间的反复的外力原因而导致的轻微的损害,这会加速髓核的退变的过程。

2.3椎间盘本身解剖因素的缺陷

人体在步入成年之后,椎间盘因缺少血液循环而降低了自身的修复水平,因为上述的两个因素的施加影响下,导致椎间盘不能承受的压力,也就是说令弹性大的髓核穿越已经脆弱不堪的纤维环,因此而产生的髓核脱出。

2.4遗传因素

这是有遗传病史的家庭成员容易患有的疾病。

3.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症状

(1)腰痛

这是多数病人最先感知到的病状,一般发病率为90%以上。因为纤维环外层和后纵韧带受到了髓核的刺激,通过窦椎神经而产生了下腰部的痛感,有时臀部也会有此痛感。

(2)下肢放射痛

尽管高位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坐骨神经痛,但临床上的病例很少,仅仅5%左右。大多数的病人还是腰4~5、腰5~骶1间隙脱出,表现上是坐骨神经痛。最典型的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至足部的放射性痛感,在打喷嚏和咳嗽的情况下这种痛感会增大。放射性的肢体一般是在一侧,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在双下侧,这种患者一般是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形成坐骨神经痛的缘由有三点,第一是破裂的椎间盘因为化学物质的刺激以及自身免疫性的反应而导致神经根发生的化学性炎症;第二是脱出的髓核压迫住了已经产生炎症的神经根,令其静脉回流受到阻碍,水肿的情况加重,使其痛感更加剧烈;第三,受到压迫的神经根缺血。这三点因素互相联系,互为基础。

(3)马尾神经症状

这是因为向正后方脱出的髓核在椎间盘组织中游离,压迫住了马尾神经,这主要是体现为大小便失禁、会阴和肛周感觉不舒服。更有甚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以及双侧下肢不完全性的瘫痪等情况,在临床上这种病例很少。

4.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和护理

4.1非手术疗法

一般来说,大多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是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来缓解病症的。这一治疗的远离并不是把退变脱出的椎间盘组织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而是改变现在的椎间盘组织与受到压迫的神经根的相对位置,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对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由此缓解了症状。这种非手术治疗的方式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第一类,年轻、初次发病或者病情开始时间较短的病人;第二类,病情较轻,通过简单的休息后即可康复的病人;第三类,通过影像学检查并没有发现椎管狭窄的病症的病人。

(1)绝对卧床静养。在第一次发作的时候,应该在床上静养,即便是大小便的时候也不要下床或者是坐起来,以保证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卧床静养约20天左右可以佩戴保护腰的仪器来帮助下床,在3个月内不可做弯腰的动作。这一方式简单有效,但很难坚持下来。在有所缓解之后,病人要增强自身的背肌锻炼,从而尽量减少复发的情况发生。

(2)牵引治疗。这是利用骨盆来牵引,这可以增大椎间隙的宽度,以减少椎间盘内部压力,椎间盘突出部分缓解,从而较少了对于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这一治疗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3)理疗和推拿、按摩。这一步骤可以有效的减轻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部的压力,但要注意的是过分用力的推拿和按摩会加重病情,应该选择专业人士谨慎进行。

4.2经皮髓核切吸术/髓核激光气化术

这是将特殊的器械在X线的监视下进入到椎间隙,然后把部分的髓核绞碎吸出,以此来缓解症状,这一办法适合轻度脱出的患者,并不适用于合并侧隐窝狭窄或者已有明显突出的患者及髓核已脱入椎管内者。

4.3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体征

①患病已有三个月,通过保守治疗无效,或者有疗效后还复发并有痛感。

②第一次发作,但是痛感程度大,下肢痛感尤为剧烈,病人难以行动,失眠症状显现,处于强迫体位者。

③合并马尾神经受到压迫表现。

④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的症状,并同时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的状况。

⑤合并椎管狭窄者。

(2)手术方法:通过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出部分进行切除,或者是经过椎板间隙行椎间盘切除。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经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内椎间盘切除。合并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的患者,需要同时行脊柱融合术。

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显微椎间盘摘除、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等微创外科技术也减小了手术的风险,为病人治疗开辟了新的方法。

4.腰椎间盘突出的自我防护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不断的积累也会加重病情,所以我们在预防的时候要注重减少积累伤。

(1)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坐立方式,睡觉时尽量不睡太软的床。

(2)长期坐在写字桌前的人需要适当的调整桌椅的高度以适应自身的身体,并且不要保持同一姿势,定期改变自身的姿势。

(3)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经常弯腰的,要多做操,多伸懒腰,挺胸抬头,并换用宽的腰带。

参考文献

[1] 刘惠霞,周小红. 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A].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 2007

[2] 吕翠霞. 临床护理工作如何突出中医护理特色[A].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 2009

[3] 程鑫,顾莉华,郭晓霞.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复位的中医护理[A]. 全国第13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 2010

[4] 隆秋梅.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的心理护理[A]. 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 20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