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1 林永东 2 周晶

1 鸡西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 158100 2 鸡西市鸡矿医院神经内三科, 158100

【摘要】目的:探究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纳的神经外科三叉神经痛患者75例进行分组,对照组37例给予部分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研究组38例给予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差异。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36/38),对照组为81.08%(30/3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2例,对照组6例,发生率分别为5.26%,16.2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取得良好成效,可降低复发率,临床上值得应用。

【关键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

三叉神经痛在神经外科中较为常见,它是一种具有反复发作以及发生于三叉神经等局部之配区域内的伴有剧烈短暂阵发性疼痛特征的神经外科疾病,该疾病以手术治疗较为主流,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预后。基于此,本文为探究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纳的神经外科三叉神经痛患者75例进行分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纳的神经外科三叉神经痛患者75例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7例,年龄为35-68岁,平均年龄为(52.35±6.07)岁。研究组患者男19例,女19例,年龄为36-69岁,平均年龄为(53.46±5.06)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对本次手术研究均知晓,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此次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均符合三叉神经痛临床诊断标准[1],患者无其他影响此次实验的临床疾病或症状。

1.2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微血管减压手术,患者取仰卧侧头位,行全麻或局部麻醉,入路小切口选取耳后,行横切操作,切开硬脑膜,对小脑桥脑角进行探查,在照明下实施显微脑压板,于内窥显微镜下实施。脑脊液吸出后对深部进行再度探查,过程耐心缓慢。保持留置管通常。准确识别探查时的岩静脉,当其对手术造成影响时可电凝剪断。三叉神经和责任血管间防止垫棉,实施减压操作。对照组实施部分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患者取仰卧侧头位,行全麻或局部麻醉,入路小切口选取耳后,行横切操作,切开硬脑膜,同时需保证横窦、乙状窦及交界处暴露充分,对小脑桥脑角进行探查,脑脊液吸出后对深部进行再度探查,观察血管压迫情况。然后实施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切断根据患者实际约30%-80%。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差异。临床疗效分为显像患者治疗后明朝证券以及疼痛基本我全部消失,有效患者治疗后,疼痛有所减轻,无效患者治疗后症状或疼痛无明显改变[2]。本次复发率研究时间为12个月。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t值检验计量资料,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36/38),对照组为81.08%(30/3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研究组

38

25(65.79)

11(28.95)

2(5.26)

94.74

对照组

37

16(43.24)

14(37.84)

7(18.92)

81.08

X2

8.099

P

0.004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研究组复发2例,对照组6例,发生率分别为5.26%,16.2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两组复发率对比(5dd384efd1375_html_9c3bfc29782dfc8b.gif

组别

例数

复发率

研究组

38

5.26

对照组

37

12.22

T

P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讨论

三叉神经痛中老年群体较为多发,一旦发病可致使患者在洗脸、咀嚼、刷牙等生活方面造成较大影响,同时心理方面还会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负面情绪,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三叉神经痛临床主要表现特点为局部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疼痛,伴有电击样、撕裂样、针刺性的疼痛性质,时间持续时间几秒至几分钟不等,具有突发性症状,同时还表现出反复发作、刻板性等特点[3]。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有待明确。本文通过不同神经外科手术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治疗得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81.0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2例,对照组6例,发生率分别为5.26%,16.2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报告与范铁牛,林亚洲[4]等人结果保持类似,本文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时,三叉神经感觉根会遇到责任血管以及蛛网膜粘连广泛的情况,而在神经内窥镜或显微镜下可有效识别责任血管,避免了常规手术的视野受限[5],因此本文得出,通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其中微血管减压术在疗效和复发率方面表现更佳突出,提示出在手术应用时可以该手术方案作为首选,但也需对患者实际病情做好充分评估后实施手术。

总而言之,通过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取得良好成效,可降低复发率,临床上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俊明. 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评价[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1):157+160.

[2]李俊明.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3):4594-4595.

[3]李舜,唐晓平,王远传,等. 不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分析[J]. 系统医学,2016,1(11):1-3+13.

[4]范铁牛,林亚洲,耿飞.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17,29(22):23-25.

[5]景晓鸽. 舌咽神经痛患者显微神经外科的手术治疗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