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6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6(ANGPTL6)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3月至2020年5月沧州市中心医院门诊收治的2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135例同时段于本院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NGPTL6水平,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常规生化指标,并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血管疾病病史等临床特征参数。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ANGPTL6水平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对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根据临床结局的不同,将MHD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患者疾病远期预后的风险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风险因素与该疾病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①MHD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和ANGPT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大于对照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②ANGPTL6水平与各临床指标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ANGPTL6水平与TC、TG、LDL-C、收缩压、hs-CRP及CIMT值呈正相关(均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③存活组与死亡组临床指标对比:在为期3年的随访过程中,死亡87例,病死率为40.28%(87/216)。死亡组患者的年龄、透析病程、CIMT及ANGPTL6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死亡组患者中存在颈动脉斑块及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占比为77.01%、66.67%,较存活组的32.56%、20.16%明显偏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此外,两组患者的性别、BMI、收缩压及舒张压等指标均与MHD患者死亡之间无相关性(均P>0.05);④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IMT厚度及ANGPTL6水平均是影响MHD患者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OR=1.737,95%CI:1.185~2.545;OR=3.622,95%CI:2.570~5.104)。结论血清ANGPTL6水平和CIMT厚度均是MHD患者死亡的重要预测因素,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预测MHD患者远期预后的参考指标。
出处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2年06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