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学说的一位大师,从汉代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与重视。由于汉家制度是王霸杂用,汉儒思想也是儒法兼综,所以荀子思想对当时学术界的影响很大。唐人对荀子学说也异常重视,尤其是唐初统治集团对荀学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统治艺术赞赏有加;在中唐以前,学者们在提到孟子、荀子时,往往是二人并称,其语并引,并没有刻意贬低或抬高其中的任何一位,甚至还出现了将荀子地位提升至孟子之前的现象。当时一批弘扬荀学的学者将荀子的“天人相分”学说进行了空前阐扬,并且还涌现出一位为《荀子》作注的学者——杨惊。但是,从中唐以后,荀子的学术地位开始不断下降,孟子的学术地位却不断提升。到两宋时期,孟学得到空前的尊崇,荀学则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严厉批评,最终形成了以孔孟之道为正统的儒学新格局。荀子学术地位的变化既与其自身的学说跟时代不合有关,也与唐宋时期的儒学从汉学向宋学的转变有关,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宋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内的新动向。[著者文摘]

  • 标签: 变化唐宋 唐宋文化 地位变化
  • 简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曾在其著作《正名篇》中就"名"与"实"的关系问题作过系统、科学的论述。王寅教授曾撰文指出,国内关于荀子的语言学思想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的认识偏见,并提出了荀子语言理论的认知观的看法。我们认为荀子有关"名"的起源和"名"与"实"关系的论述与现代认知语言学的相应观点不谋而合,甚至可以说早在几千年以前,荀子就已经论述了语言的认知体验观。本文从"名"的起源、制定、发展,以及"名"与逻辑思维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荀子语言理论的体认辩证观。

  • 标签: 荀子 《正名篇》 语言理论 体认辩证观
  • 简介:以王先谦《荀子集解》为底本,以南宋淳熙八年台州公使库本(简称"台州本")、南宋孝宗年间坊刻巾箱本(简称"巾箱本")、南宋光宗绍熙年间关中刘旦校刻巾箱本(简称"刘本")、南宋坊间元明递修本(简称"递修本")、《古逸丛书》影南宋淳熙年间浙北翻刻熙宁刻本(简称"浙北本")等为主要参校本,参以杨倞、刘台珙、卢文弨、郝懿行、王念孙、王引之、俞樾、王先谦及日人朝川鼎、冢田虎、久保爱等诸家注文、校勘,对原文及注文中一些值得商榷之处进行疏证,同时对前人观点未尽之处进行补说。

  • 标签: 荀子 杨倞注 校勘 疏解 补说
  • 简介: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君子要走向“终乎为圣人”的学习指向,深入分析《劝学》全文,会发现,以“博学”和“参省”为基点支撑起君子的学习,关键还要有“学不可以已”的品格与行动,方能“知明而行无过”,进而走向“终乎为圣人”.除《劝学》外,在《荀子》其余篇章中有关“学”的论述,使荀子“学”的意涵更加鲜活和丰富,荀子在《劝学》中建构起的“学”的架构支撑着《荀子》全书中的“学”.荀子关于“学”的思想很值得后人借鉴,在传统的“尊孟抑荀”的文化语境中,应多一种文化视角,来“善解”荀子之“学”.

  • 标签: 荀子 学习观 《劝学》
  • 简介:<正>点明修辞手法,是以往注释书当中的传统做法之一。但有时只是点明属于何种修辞手法,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修辞的特性.去认真揣摩古人行文中的修辞意图;否则,便无法真切地把握原文的意旨.下面,我想从《荀子》的两处比喻为例,试作一些说明。一、根据喻之多“边”来考察古人用比的含义.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周易正义·归妹》中提出了“喻之多边”的说法。他指出:“比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盖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放。取譬者用心或别,着眼因殊,指同而旨则异;故

  • 标签: 《荀子》 金石 比喻 训诂 修辞手法 《荀子集解》
  • 简介:针对孔孟在入仕问题上的理想主义所引发的矛盾和困境,荀子提出了士人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君主采取相应的入仕策略等主张。苟子入仕观的现实主义取向拉近了儒家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也造成了儒家理想主义的缺失。

  • 标签: 荀子 入仕 孔子 孟子
  • 简介:人们不能依文解意,认为荀子心性思想是性恶,而应回到文本中,具体解析。荀子所谓"性"是就人的生理本然而言,而生理本能的表现就是"欲"。作为生理本然的"欲"不能言之善,也不能言之恶,这就是说,"性"无善无恶。作为人生理本然的"性"有着天然向外流露性,此则为"情"。若顺着人之性向外流淌,则"欲"处于放纵状态,"情"则趋于恶。放情纵欲则为恶,那么在荀子看来,当操存此"心",逆"情"而化。

  • 标签: 荀子 性恶 情恶 逆“情”而化
  • 简介:《乐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音乐美学专论。在这一音乐专论中,荀子主要论及了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审美原则、音乐的社会功能。在此基础上,我把他的整个音乐美学思想概括为:"情"之本质、"和"之原则、"道"之功能。

  • 标签: 荀子 乐论 音乐 美学思想
  • 简介:在先秦诸予之中荀子与韩非虽然被划归为不同的流派,但他们之间却有着割不断的师承关系.故而二人存在很大的可比性。通过掘取他们各自的核心思想,即苟子的礼治与韩非的法治,可以对二人做一下总括性的比较。一方面他们有各自不同的理论侧重点;另一方面他们共同重视“法”,展现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 标签: 荀子 礼治 韩非 法治
  • 简介:采用文献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统一性"为中心,考察了荀子礼学的三个特征,认为荀子礼学思想的"统一"性为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作了充分的理论铺垫。

  • 标签: 荀子
  • 简介:荀子是我国古代新兴地主阶级的接触思想家,是法家学派理论体系的重要奠基人。他以无所畏惧的反潮流精神,对孔老二的忠实信徒、复辟奴隶制的急先锋——孟轲的反动言行,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批判。其中,反对孟轲“小国师大国”的谬论,是这场批判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 标签: 孟轲 国师 荀子 地主阶级 思想家 奠基人
  • 简介:荀子《礼论》是荀子著作里的关于礼的思想论述的一篇重要文章,对于研究了解荀子的礼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礼论》中荀子论述了礼的起源、内容、作用和丧礼等方面,荀子认为礼起源于人的欲望和为了调节人们的欲望需求和物质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人们必须遵循礼的制约才能保证社会秩序能够正常运转。分析荀子《礼论》的思想背景,得出荀子《礼论》礼与欲的关系的几点启示,对于学习荀子《礼论》思想的积极内容,进而学会修身养性,规范自身行为,处理好社会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维持社会秩序正常运转有着合理借鉴意义与价值。

  • 标签: 荀子 礼论 礼与欲关系 启示
  • 简介:荀子认为,思维过程中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主要是要以对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客体的认识为前提,人对客体的认识可以划分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是人认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是以感觉经验为开端的。人首先要借助于"天官"产生感知感觉,得到感性认识;然后再依赖于"天君"职能的发挥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到对事物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这一过程总体说来,就是"天官""天君"各司其职,是一个分工与合作的过程。

  • 标签: 荀子 思维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 简介:荀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抑恶扬善论的代表人物。他们在衰颓混乱的社会和与前人的思想对垒中,洞悉出人性之恶的根源。他们诉求于教育,并通过审美,达到改造人性的目的。他们的理论本旨相似,观点逼肖,但表现形式各有千秋。荀子采直接论证的方式,扬善为了抑恶,抑恶是教育的出发点;亚里士多德则用思辨推理的方式,通过政治学、伦理学等宏富而浑厚的著述阐示人避恶。

  • 标签: 荀子 亚里士多德 善与恶 教育
  • 简介:在中国古代,可以说治国主要就是治人,治人的前提是要知人,因此人性论就当然地成为治国方略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人性的不同预设和认识的解读,可以看出其论者各自不同的治国理论.孟子和荀子都是儒门中人,但二人在人性论上尖锐对立,孟子提出性善论,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而这种治国路径选择上的不同是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的.

  • 标签: 人性 孟子 荀子 性善论 性恶论 治国路径
  • 简介:“神明”是《易传》关键概念之一,亦在先秦两汉思想范畴中被广泛使用。各家“神明”概念都与“天地”有关,并涉及天地自然造化之过程,古代“神明”不是作为某种祭祀对象而存在,也不表示神祗和鬼神的意义。笔者搜集归纳有关先秦两汉“神明”之资料,发现“神明”一词之用意牵涉天地万物之“德”概念。古人认为,天地万物之死生运行皆源自“德”,皆由神明之安排,但“神明”并不具备造物主身份,而是天地合德概念。“神明之德”被视为万物造化的原因,若以两个字来表达“神明”的本质,则应是“生机”一词。郭店《太一》阐明了“神明”体现天地的相辅,于是“神明”的作用即是天地之间的媒介、气化主宰者,故为“生机”。荀子的“神明”观念,保留天地观的出发点,但同时集中于微观宇宙——“人”的核心概念。苟子对“神明”的定义近于黄老学派,既将“神明”视为“道”的唯一产物,又看作知“道”的唯一依据。只是黄老学派以神明论及天地观,而苟子藉此来探讨儒家的“君子养心”之议题。荀子之外,养生学派也将“心”视为“神明出”的器官,然而养生学派的观点是在表达“神明”是人中的“生机”,而苟子藉此“神明”观,来探讨认识论的伦理问题。苟子的神明观,被宋明理学所继承。

  • 标签: 易学 荀子 天地 神明
  • 简介:儒家孝道所建构的人伦关系,基于血缘亲情与恩义而建立,蕴含着子女对双亲的感恩之情和家庭伦理责任。养亲、敬亲、顺亲、谏亲是考察儒家孝道的四个主要价值维度。与孔孟孝论强调"亲亲",注重子女对父母的养、敬、顺有所不同,荀子孝论以人性恶为理论基础,凸显了礼义对孝道的引导和矫正功能。荀子提出"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主张从义不从父,将子道与臣道相贯通,把持义谏亲的社群价值置于诚敬顺亲的族群价值之上,为解决"顺亲"和"谏亲"两种价值观念的冲突提供了一条可行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组织系统的有效运转和社会公德、社会正义的实现。

  • 标签: 亲情 恩义 荀子 孝道
  • 简介:承继《易传》《中庸》圣人参天地的观点,荀子进一步提出君子可以总万物,从而丰富了儒家人与天地关系的理论内涵。在荀子看来,君子有仁义、知通统类,从而能够总括、调理天地万物。君子总括万物的思想,涵摄的是人与自然万物相互友爱的平等关系,从而可以兼容人与自然适度平衡、和谐发展,以达到彼此共生的人类理想。荀子的这一思想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生态伦理价值。

  • 标签: 总括 参天地 理物 贵全 不害伤 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