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莫沙必利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MTL、NPY、VIP等血清胃肠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莫沙必利的效果较好。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莫沙必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 血清胃肠激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饮食干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6年5月至2008年3月在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患者就诊顺序编号按1∶1比例随机入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食用依据由营养师制订食谱的要求制作的称重膳食,对照组自己控制饮食。观察2组患者膳食中热能和部分营养素的摄入情况比较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热能、三大产热营养素及胆固醇的摄入明显较高,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明显较低,而脂肪的摄入量明显较高,占总热能的36%;脂肪来源中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总能量的比例分别为14.2%、13.1%和8.7%,与治疗组同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空腹血糖(FBG)、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有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对照组在治疗后FBG、BMI、TC、TG、LDL及HDL的变化均不明显(P>0.05)。结论营养干预能显著地降低患者的体质量,改善患者的脂代谢紊乱。

  • 标签: 饮食干预 肥胖 2型糖尿病 血脂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胃肠息肉患者施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获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2月—2017年01月收治的104例胃肠息肉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选择数字奇偶法对胃肠息肉患者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胃肠息肉患者临床分别施以基础护理干预以及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最终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胃肠息肉患者疼痛评分同对照组胃肠息肉患者进行比较,降低程度极为显著(P<0.05);观察组胃肠息肉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同对照组胃肠息肉患者进行比较,升高程度极为显著(P<0.05)。结论对胃肠息肉患者临床施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于胃肠息肉疾病引起的疼痛症状可以加以有效缓解,从而对于胃肠息肉疾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胃肠息肉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创伤性胃肠破裂临床护理经验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入院治疗的95例儿童创伤性胃肠破裂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所采取的的治疗护理方法对患儿胃肠破裂的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结论密切的医护配合及有效的急救与临床护理是治疗儿童创伤性胃肠破裂的关键。

  • 标签: 儿童创伤性胃肠破裂 临床护理 临床护理经验分析
  • 简介:摘要胃肠间质瘤(GIST)是消化系统一类特殊的间叶性肿瘤,主要发生部位为胃肠,极少数发生在胃肠以外。肿瘤主要细胞有两类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束状排列。病理诊断危险性高的病例,肿瘤常出现出血坏死,部分病例可出现囊性变。免疫组化检查在该病诊断中起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KIT(CD117),及DOG-1.病理医生在诊断这类肿瘤时要求从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结果综合性诊断,并合理进行肿瘤危险度评判,以引导临床更好地治疗。

  • 标签: 小肠 GIST 病理诊断,免疫组化 CD117,DO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护理对胃肠减压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对消化内科2015年1月—12月52例胃肠减压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胃肠减压患者口腔护理的干预措施,口腔护理的效果显著提高,无溃疡发生,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及痰培养阳性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对胃肠减压患者口腔护理的干预,改进操作方法,对预防患者感染,增进患者疾病的恢复,促进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口腔护理 胃肠减压 必要性
  • 简介:摘要营养不良是胃肠道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有营养不良前兆、已经出现营养不良的患者,必须提供营养支持,即肠外营养支持与肠内营养支持。在胃肠道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营养支持体现的临床价值越来越高,因此备受关注。通过营养支持,患者的整体营养状况得以改善,同时又能减轻临床症状,有利于预后。如今,营养支持已经成为胃肠道疾病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 标签: 胃肠道疾病 营养支持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对胃肠外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胃肠外科急腹症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实施急诊剖腹探查术,观察组44例实施腹腔镜探查术,比较两组手术指征、术后恢复、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诊治胃肠外科急腹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胃肠外科 急腹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肠手术后并发肠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胃肠手术后并发肠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保守治疗,研究组则采取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手术后并发肠瘘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尽快恢复患者的肠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治疗胃肠术后并发肠瘘患者中应主要依据患者肠瘘的位置和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愈率,更好的恢复健康

  • 标签: 胃肠手术 肠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肠道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经手术证实为胃肠道穿孔的患者30例为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胃肠道穿孔部位及MSCT表现。结果本组胃肠道穿孔患者30例,其中MSCT检出为29例,检出率为96.7%;术前MSCT对胃肠道穿孔的病因诊断有14例出现误诊,其中包括胃癌3例,胃溃疡2例,十二指肠溃疡5例,小肠憩室炎2例,阑尾炎2例。手术及病理结果胃癌5例,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溃疡10例;小肠憩室炎5例,阑尾炎4例。本组30例胃肠道穿孔患者中,CT发现腹腔内有游离气体有29例,表现为新月状或泡状,在肝上、下间隙、脾周围及前腹壁下方有18例,在脏器组织脂肪间隙有11例,1例未出现游离气体。结论MSCT能够有利于显示胃肠道穿孔部位,显示腹腔内游离气体,准确的为胃肠道穿孔术前进行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胃肠道穿孔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肿瘤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按照患者的病床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快速康复外科组,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的进食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恢复更快,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9%,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5.71%,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的更高,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胃肠肿瘤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改善患者身心健康,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胃肠肿瘤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性护理在急性胃肠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者180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患者均90例。对研究组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方法,对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予以不同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8.89%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82.22%,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胃肠炎患者予以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外应用综合性护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急性胃肠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胃肠肿瘤围手术期快速外科康复护理观察。方法将胃肠肿瘤患者6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快速外科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后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手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手术后进食时间、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胃肠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快速外科康复护理作用突出,可预防并发症,加快康复速度,值得借鉴。

  • 标签: 胃肠肿瘤 围手术期 快速外科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自 2015年 10月 ~2017年 3月收治的胃肠镜检查的患者 132例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66例。对研究组采用无痛胃肠镜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检查,并将两组患者检查的临床疗效、操作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放弃检查的例数以及疼痛评分等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 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77.27%,将两组之间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实验组检查的操作时间、不良反应率、放弃检查率以及疼痛评分等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采用无痛胃肠镜检查与常规胃肠镜检查相比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恶心等不适症状,同时有利于检查的顺利开展,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无痛胃肠镜 消化内科 普通胃肠镜 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