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艾灸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WebofScience、EBSCOhost等数据库中关于艾灸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16年4月。严格质量评价后,对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观察组(艾灸+常规护理)病人的肠鸣音恢复时间短[MD=-12.82,95%CI(-16.50,-9.14),P〈0.00001]、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MD=-15.56,95%CI(-22.60,-8.51),P〈0.0001]、排便时间短[MD=-15.41,95%CI(-20.45,-10.37),P〈0.0000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率高[OR=6.23,95%CI(1.71,22.72),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能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艾灸 胃肠功能 并发症 肠鸣音恢复时间 首次肛门排气 排便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胃肠功能紊乱患儿的整体护理措施和效果探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胃肠功能紊乱患儿12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药物治疗,遵医嘱对患儿进行适当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前不良反应评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之后,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总满意率为94.12%,对照组患儿家长总满意率为73.5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功能紊乱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不良反应,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效果显著。

  • 标签: 胃肠功能紊乱 整体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胃肠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盒灸及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加用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结果中医治疗组对胃肠功能紊乱症状改善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胃肠紊乱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胃肠功能,疗效优于西医。

  • 标签: 盒灸 慢性心功能不全 胃肠功能障碍 中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8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2例,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为水电解质失衡、疼痛、营养不良、被动体位和高压气腹等,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排便时间等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水电解质失衡、疼痛、营养不良、被动体位和高压气腹因素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老年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主要诱发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饮食、运动、腹部按摩和病情观察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胃肠功能紊乱 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观察穴位按摩结合辨证施膳护理对心脏外科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8例心脏外科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各9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及辨证施膳护理。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中医疗效。结果治疗6d后,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辨证施膳护理能一定程度改善心脏外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 标签: 心脏外科手术 胃肠功能紊乱 穴位按摩 辨证施膳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情况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腹部手术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均分,每组患者分别为90例,第一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第二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模式。在两组患者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预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完成之后,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情况的预防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腹部手术患者,其在手术完成之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且患者在治疗完成之后,其胃肠功能紊乱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护理 胃肠功能紊乱 临床效果
  • 作者: 张凯贾秋华刘学胜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7-03-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
  • 机构:[摘要]目的:对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加速胃肠功能康复应用进展进行探究。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来进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抽取76例,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法,观察组采取加速康复的治疗手法。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对患者采取加速康复的手法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负担,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简介: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的核心是减少围术期创伤应激,促进各脏器功能快速恢复。围术期创伤应激反应对胃肠功能影响最早,但持续时间最长。围术期各项处理措施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处理不当将导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延迟,直接影响到ERAS的实施。本文针对ERAS的各项措施对术后胃肠功能影响进行论述。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护理应用于胃肠手术后对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采取随机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进行胃肠手术的106例病人分为常规护理组53例和综合护理组53例,对比两组在不同护理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及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综合护理组的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及首次排便等用时皆比常规护理组少(P<0.05);综合护理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结论对于胃肠手术后病人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病人的胃肠功能加快恢复,提高病人满意度,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 标签: 综合护理 胃肠手术 胃肠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采用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11~2015.11收治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80例,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莫沙必利,观察组(n=40)基于对照组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观察者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对照组的大,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对照组小,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时,能够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莫沙必利 胃肠功能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胃肠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胃肠外科手术病患中选择82例实施分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胃肠外科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各41例。结果对比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均提示观察组有明显缩短及降低(P<0.05)。结论对胃肠外科手术病患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促进患者康复,故值得推广。

  • 标签: 胃肠外科 胃肠功能 中西医结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诊疗方法及其疗效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儿科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4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不同原发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保护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等的功能,改善微循环,补充足够热量和补充电解质。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46例患儿中显效36例,有效4例,无效6例,其中2例死亡,4例自动出院。有效率86.96%,无效率13.04%。死亡者均为1岁内婴儿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应用新斯的明、碳酸氢钠、H2受体拮抗剂及多巴胺等药物,改善了患儿的胃肠功能障碍、微循环及胃肠功能,大部分患儿未发生严重的多脏器功能损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小儿 胃肠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优质护理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积极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鹤山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68例行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优质护理),每组分别为34例。对比两组产妇产后胃肠功能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胃肠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护理工作中,能够显著改善产妇各项胃肠功能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产妇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剖宫产 术后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肠道手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收治的50例胃肠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以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综合干预护理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为96.0%,而对照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干预下,其临床总满意率为80.0%,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佳,由此可见,他们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在综合干预模式背景下,其临床各项指标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并且还获得良好的护理总满意程度,因此,系统性护理干预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综合干预 胃肠道 胃肠功能 总满意程度 观察组 对照组
  • 简介:摘要目的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选本院2013年8月~2015年6月治疗的76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恢复法,观察组38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恢复方法,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测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开始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开始肠鸣音恢复时间。通过比较两组之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开始进食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无积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病患实施外科手术后对其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有助于病患肠胃功能的快速恢复,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 标签: 肝胆患者 外科手术 术后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大黄治疗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休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1次/4h,鼻饲大黄,根据患者病情酌情调整大黄剂量;对照组40例,按照常规给予患者莫沙比利等胃肠动力药。治疗后观察患者胃肠功能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发现,治疗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对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大黄 休克 胃肠功能障碍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