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化学疗法引起的胃肠道反应迟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组别比较。两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25例);西药模式治疗(对照组25例),化疗以奥沙利铂为主,对照组以昂丹司琼、地塞米松注射防治消化道反应;观察组以中药降逆止呕为主。延迟反应的临床随访。两组化疗之间进行胃肠道分析。观察并比较反应。结果:在两组治疗反应中,观察组更有效,患者相对更满意。不同治疗方式下不同指标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防治 恶性肿瘤化疗 消化道延迟反应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探析的是信息化外科药学在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防治中的价值。方法:参与研究的78例样本均是在我院行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的患者中挑选的,以抽签法将上述样本分成39例试验组和39例对照组,均接受同一种化疗方案,之后将传统诊疗模式管理给予对照组,信息化外科药学管理给予试验组,比较小组间生活质量、炎性因子、用药依从性、急性呕吐和延迟性呕吐等数据,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39例试验组患者急性、延迟性呕吐的控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二组生活质量时发现:较高的为试验组(P<0.05);就各组炎性因子反应而言:试验组更佳(P<0.05);用药依从性比较:较高的为试验组(P<0.05)。结论:在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相关性恶心呕吐防治中,信息化外科药学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降低其出现恶心呕吐的概率和炎性因子水平,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药学服务 信息化 消化道肿瘤术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
  • 简介:一死人太多的地方总是很邪门的。肿瘤科就是医院里最邪门的地方。虽然按照逻辑,重症监护室死人最多,但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都是躺着进去的,进去时就有很多命悬一线的,能活着出来那叫奇迹,死亡才是预知的谜底,惊不掉任何人的眼球。肿瘤科可是个貌似风平浪静的宝地,太多活蹦乱跳的人,

  • 标签: 肿瘤 重症监护室 教案 谜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ME)关系密切。目前已知多种因素会改变TME影响肿瘤发展,然而TME的改变也离不开肿瘤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调节TME是抗肿瘤治疗的关键,因此了解肿瘤细胞对TME的影响十分重要。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肿瘤细胞
  • 简介:"肿瘤干细胞学说"认为肿瘤组织不是均一的,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肿瘤干细胞具有诱发并维持肿瘤恶性表达的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肿瘤真正意义上的靶向治疗找到了良方妙药,即选择性杀伤肿瘤干细胞从而治愈肿瘤.找到肿瘤干细胞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对我们真正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机制,根治肿瘤并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概述对人淋巴细胞白血病、乳腺肿瘤、脑部肿瘤及其他肿瘤肿瘤干细胞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肿瘤干细胞 人淋巴细胞白血病 乳腺肿瘤 脑肿瘤 肝肿瘤
  • 简介:摘要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不但包括肿瘤细胞本身的特征变化,还包括宿主环境的变化。肿瘤微环境是一个动态网络,是影响肿瘤发生和转移的关键因素。进一步研究肿瘤微环境对肿瘤发生和转移机制的影响,早期识别肿瘤微环境中相关因子的变化可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这也是现代肿瘤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肿瘤转移 PH ROS。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专科医院在做好医疗服务的同时,也应积极履行社会职责,坚持公益性,开展好健康宣教工作,在健康促进领域发挥作用,为推动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近年来,医院通过持续开展科普宣教工作,加强科普品牌建设,拓宽科普传播途径等一系列举措,以科普品牌赋能肿瘤防治事业发展,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力量。

  • 标签: 健康科普 肿瘤防治
  • 简介: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毛文奎的回答是:“医生是人类生命的守护神,为病人解除病痛是我神圣的天职。”出生在肥城市边家院镇东向南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毛文奎,因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身体残疾,无法像同龄人一样正常行走。但他坚强地面对各种冷眼和讥笑,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用知识的血液滋润心录,丰盈理想,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肿瘤医生。

  • 标签: 好医生 肿瘤防治 科主任 泰安市 小儿麻痹后遗症 人类生命
  • 简介:摘要头颈部恶性肿瘤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肺栓塞是外科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存,但由于发病率较低,在头颈部恶性肿瘤领域相关研究较少,故头颈外科医师对其重视程度不足。正确认识并掌握肺栓塞相关防治知识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针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肺栓塞的防治策略及血栓靶向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头颈外科医师对术后肺栓塞的认识。

  • 标签: 肺栓塞 头颈部恶性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放疗患者接受3M皮肤保护膜干预治疗后的急性放射性皮炎防治效果。方法: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化疗致消化道延迟反应治疗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自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进行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化疗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药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化疗致消化道延迟反应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后化疗致消化道延迟反应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致消化道延迟反应的治疗中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好于传统中医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化疗致消化道延迟反应 恶性肿瘤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为初步了解我国城市居民对癌症危险因素和筛查早诊早治的健康素养和认知,比较不同阶段癌症防治干预的效果,国家癌症中心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于2015—2017年在全国16个省份开展了中国城市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专题调查。本文重点介绍了该研究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质量控制、研究局限性等几方面内容,以期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肿瘤 健康素养 横断面研究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医药防治体系对高危患者进行预警管理及评估,提高VTE患者的早期干预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省肿瘤医院恶性肿瘤合并VTE中医药防治体系建立前(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及体系建立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VTE的发病率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在体系建立前的325例患者中,中心静脉置管导致的VTE患者为106例,占总人数的32.6%;因长期卧床导致的VTE患者为84例,占总人数的25.8%;手术治疗导致深静脉血栓患者76例,占总数的23.4%;由于肿瘤压迫及癌栓栓塞导致的VTE为27例,占总人数的8.3%;化疗导致VTE的人数为20例,占总人数的6.2%;接受放疗导致VTE的为12例,占总人数的3.7%。而在体系建立后肺癌合并VTE的325例患者中,中心静脉置管导致的VTE明显下降,仅有55例,占比为16.9%,仅排在第三位;占第一位的因素为长期卧床导致VTE,共100例,占比为30.7%;第二位是手术导致VTE,为82例,占比为25.2%;其余导致VTE的因素有肿瘤压迫及癌栓栓塞(41例,占比为12.6%)、化疗(27例,占比为8.3%)、放疗(20例,占比为6.2%)。体系建立前后,导致肺癌合并VTE的相关因素中,中心静脉置管、长期卧床、肿瘤压迫及癌栓栓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系建立前,系统治疗后有效215例,有效率为66.2%;体系建立后,治疗有效298例,有效率为9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合并VTE中医药防治体系可有效预防及干预恶性肿瘤并发的VTE,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

  • 标签: 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现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15—2017年以2015年度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覆盖的16个项目省份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及方便抽样的方法,将年龄≥18岁、能够理解调查程序的居民纳入研究。共纳入32 257名研究对象,社区居民、癌症风险评估/筛查干预人群、现患癌症患者及职业人群分别有15 524、8 016、2 289、6 428名。对肿瘤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治知识需求等态度和意识方面的健康素养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不同人群健康素养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我国城市居民的肿瘤防治健康素养水平为56.97%;社区居民、癌症风险评估/筛查干预人群、现患癌症患者和职业人群的肿瘤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55.01%、59.08%、61.99%、57.31%(P<0.001)。与≤39岁人群、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已婚、东部地区、自评无患癌风险人群相比,50~69岁、其他职业、非在婚、中西部地区、患癌风险自评不清楚者肿瘤防治健康素养水平较低(P<0.05);与男性、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及社区居民相比,女性、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人群、癌症风险评估/筛查干预人群、现患癌症患者和职业人群的肿瘤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均较高(P<0.05)。结论我国城市居民肿瘤防治意识角度的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但仍有可提升空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地区、婚姻状况、患癌风险自评、人群分类等是肿瘤防治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男性、50~69岁、低文化程度、中西部地区、不清楚患癌风险、无特定环境接触肿瘤防治知识及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是肿瘤防治健康素养应重点干预的人群。

  • 标签: 肿瘤 健康素养 横断面研究 因素分析,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