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质量,各个地区的医疗水平和管理理念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家属的评价。况且就精神科病区来看,在此病区当中的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精神活动紊乱病症,在这种情况之下,患者自身并不能够对自己的生活或者是精神活动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从而也就有可能会导致病区感染的机会增加。不论是从精神科患者病症的共性来看,还是从身体的抵抗能力分析,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都会增加在医院感染的概率。因而在本文当中我便会基于对相关内容的了解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 标签: 精神科 病区 医院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用于母婴同室病区护理的效果,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130名母婴同室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理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开始时间、泌乳量充足时间及母乳喂养率。采用科室自制问卷,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质量进行评估,调查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泌乳开始时间和泌乳量充足时间分别为(21.30±10.25)h和(43.12±10.56)h,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1.54%(P<0.05);观察组的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危重护理、病房环境、健康教育等临床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平均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12±1.25)分,高于对照组的(85.12±2.03)分(P<0.05)。结论:整体护理模式下的母婴同室护理效果确切,值得推荐。

  • 标签: 母婴同室 病区管理 护理管理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产科病区护理管理中使用护理风险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66例产科病区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产科护理管理,研究组(33例)采用护理风险干预,将2组产科病区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意外事件、护理纠纷、护理缺陷等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病区护理管理中使用护理风险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管理效果,能够切实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中进行应用。

  • 标签: 产科 护理管理 护理风险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时手足口病区护理人员管理经验。方法通过合理安排全市各医院抽调护理人员31名,根据各人员的专科护理能力,实行分层次管理弹性排班。结果保证了347例手足口病临床护理质量和安全,除1例因病情过重死亡外,其余336例病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护士分层次管理在临时病区人员安排中起到人尽其才的有效作用,避免人力资源浪费。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时病区 分层管理 人力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病区备用口服药管理。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查找病区备用口服药管理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落实整改措施,检查执行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干预,增长了护士对备用口服药安全管理意识,规范病区备用口服药管理,减少药物资源浪费,进一步提高了病人的安全服药管理。结论PDCA循环是确保病区备用口服药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备用口服药 PDCA 循环 规范管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10-0228-01
  • 简介:摘要通过护理警示标识的应用,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护理标识是指医院为预防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由于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不确定因素或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或风险事件发生,而采用特殊制作的各种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标准记号,以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护理标识在护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地统一、规范、明确护理标识,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预防差错事故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将护理标识用于我病区管理报告如下。

  • 标签: 护理标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优质护理。方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宣传发动,营造创建气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基础护理,改变护理排班模式,分层管理,实行护理责任包干和绩效考核,建立健康教育宣传小组。结果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彰显了管理水平。结论得到了病人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示范病区
  • 简介:目的:促进护士严格落实各级别护理常规,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方法:在病区公示分级护理标准内容并评价。结果:患者、护士对分级护理标准公示实施满意情况及公示前后护理质量控制检查结果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病区实施分级护理公示保证了患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对打造高质量护理服务品牌,构建和谐医院、和谐护患关系有较大促进作用。

  • 标签: 住院患者 分级护理 公示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研究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我院需进行护理的新生儿 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的方法,研究组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结果 研究组实施风险管理后 ,护理缺陷和护理问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在新生儿病区护理中,运用风险管理护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服务质量,降低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从而提高了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新生儿病区 护理风险管理 研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ICU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特征。方法对我院ICU病区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之间内,各类感染标本分离出的细菌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我院ICU病区共分离出致病菌30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为215株,占标本总量的70.72%;革兰氏阳性菌为59株,占标本总量的19.40%;真菌30株,占标本总量的9.86%。结论我院ICU病源菌的分布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在此其中,鲍曼不动杆菌、非发酵条件致病菌和耐甲氧西林为主要病源菌。

  • 标签: ICU病区 细菌分布 耐药性 病源菌
  • 简介:摘要目的保证病区备用药品质量稳定有效。方法通过对病区备用药品现状检查,查找存在问题。结果病区备用药品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结论应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来确保药品质量,使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病区 备用药品 质量管理 建议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亦不断的提高。21世纪的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不再仅局限于身体无疾病,而是要求具有完整的生理、心里状态以及社会使用能力。这也使得护士的工作不再只是关注患者身体的恢复情况,而是关注患者的心里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质护理病区的护士则是重点培养其自我认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服务意识。本文主要是对优质护理病区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 标签: 优质护理病区 护士 健康教育能力
  • 简介:神经内科患者病情重,护理工作任务艰巨,为探索有效的新病区管理模式,2003年起,我院实施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组长负责制,全面促进了病区护理质量的提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护理组长负责制 病区 内科患者 护理工作 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人性化护理是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用优质服务满足病人需求,创建文明病区。方法人性化护理就是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到舒适,满意。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培养优秀的护士,提升整个科室的信誉。结果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进一步融洽了护患关系,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赢得广大患者的好评。结论人性化护理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整体护理水平,让护患关系更加融洽,使病人对科室信誉度增加,使患者满意,家属满意。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优质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管理方法,规避错发,漏发药物现象。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的药品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药剂人员主观因素是发生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药剂人员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流程是避免差错的重要保障。

  • 标签: 病区药房 差错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病房区院内感染的腹泻目标监测实施方法及其效果分析。方法:以儿科病区院内感染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院内感染腹泻发生率,发生原因,致病菌和感染时间等进行观察分析,并针对主要危险因素给予干预措施,对其实施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9年和2020年期间所收治的社区轮状病毒患者率和院内病例数并无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2019年后,我院实行干预管理,实施后,2020年我院院内腹泻病例和轮状病毒院感病例分别为1.00%和0.00%,与2019年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儿科 病区院内感染腹泻 目标监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病房区院内感染的腹泻目标监测实施方法及其效果分析。方法:以儿科病区院内感染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院内感染腹泻发生率,发生原因,致病菌和感染时间等进行观察分析,并针对主要危险因素给予干预措施,对其实施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9年和2020年期间所收治的社区轮状病毒患者率和院内病例数并无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2019年后,我院实行干预管理,实施后,2020年我院院内腹泻病例和轮状病毒院感病例分别为1.00%和0.00%,与2019年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儿科 病区院内感染腹泻 目标监测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