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病区物品药品管理方法。方法应用五常法、电子表格、标号管理等方法对病区物品药品进行管理。结果病区物品药品放置有序,标识统一醒目,取用方便,满足临床安全使用。结论实施以上方法,能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和管理意识,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提高团队精神。

  • 标签: 五常法 电子表格 标号管理 病区药品物品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十二病区2021年度SAP患者的敏感指标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21年12病区收集的61例留置胃管患者进行观察,根据四个季度的发生率,对出现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敏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采用连续性鼻饲喂养方式与间断性鼻饲喂养方式对SAP影响差异较小(P>0.05);但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及照顾者年龄及受教育水平、营养供给方式进行评估,对SAP影响较大(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十二病区2021年度SAP患者的敏感指标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21年12病区收集的61例留置胃管患者进行观察,根据四个季度的发生率,对出现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敏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采用连续性鼻饲喂养方式与间断性鼻饲喂养方式对SAP影响差异较小(P>0.05);但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及照顾者年龄及受教育水平、营养供给方式进行评估,对SAP影响较大(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克山病病区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血清硒水平 。方法:收取 我院 40 例克山病病区克山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再选取 40 例 病区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收取 时间在 2015 年 2 月直至 2016 年 3 月,采集两组患者血液,血清硒水平采用 2,3 二氨基萘荧光法进行测定,分析两组血清硒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者 血清硒水平( 0.0342 ±0.0117 )mg/L 低于对照组 血清硒水平( 0.0989 ±0.0235 )mg/L ( P< 0.05)。结论:克山病病区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血清硒水平大不相同,近年来,克山病患者呈上升趋势,应在克山病病区实施“以补硒为主”的防治措施,能有效降低克山病发病率,同时能为临床克山病防治提供有利依据。

  • 标签: 克山病病区 克山病 血清硒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以PDCA为基础的多部门联合干预方法运用在预防病区患者烫伤管理活动中的效果。方法调取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病区发生的3件烫伤不良事件,对事件发生的原因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进行分析,查找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改进计划,联合多部门按计划开展各项改善活动,措施实施后持续对医院各病区烫伤上报事件进行监管,最后进行总结分析、巩固改善成果。结果:以PDCA为基础联合多部门干预管理后,持续监管7个月医院各病区未发生烫伤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院 烫伤 多部门联合干预 PDCA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我院儿科病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我院儿科2010年10—12月间住院患儿的病历560份,对其中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儿科病区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偏高,应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其次是头霉素类及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5位的抗菌药物为头孢唑肟、头孢甲肟、阿奇霉素、头孢美唑和头孢他定,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儿科应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加强临床医生对抗菌药物知识的学习。

  • 标签: 儿科 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在儿科病房的应用。方法通过总结儿科病区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住院的2384人住院患儿住院期间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经过分析原因,加强管理,执行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护理人员提高了护理安全意识,把握了每一个护理环节,消除了不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结论重视儿科病房的护理安全,加强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 标签: ??儿科??护理安全??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院内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院内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感染的途径医源性感染、交叉感染、探视者和病人家属等,这些人在医院的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可以称为医院感染,但由于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在医院的时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常难以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故实际上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 标签: 院内感染 隔离 手卫生 标准预防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核心内容之一,新生儿病房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科室,通过对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了可行保障。

  • 标签: 新生儿病区 医院感染 问题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产科病区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对策。方法:医院自2016年7月起在医院产科病房四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分析护理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比较实施前后病区护理纠纷投诉率、差错发生率、风险事件率、护理质量评分及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病区的护理纠纷投诉率、差错发生率及风险事件率得到明显改善(P〈0.01),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有了显著提升(P〈0.01)。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水平,改善病区风险发生情况,将产科护理风险降至最低程度,改善护患关系,从而为孕产妇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产科 护理风险 新生儿护理 风险防范 管理
  • 简介:内容为患者的护理级别、分级护理的内容等8项,③护士和护士长对分级护理公示的认知,  2.3 护士及护士长对分级护理公示的认知 见表3

  • 标签: 公示效果 分级护理 护理标准
  • 简介:摘要优质护理服务不会随特殊的历史背景而流逝,它是一种动态的、持续改进的标尺,为我们临床护理工作导航,我院重症医学科(ICU)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大力学习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护士管理、制度完善、经验交流等改良与创新,取得良好效果,达到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使得“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 标签: ICU 优质护理服务 方法 探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护理质量和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因此,提升护理质量,已是势在必行。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护理部的业务指导下,笔者所在医院率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工作。以“改善护理服务、提升护理服务品质,丰富护理内涵,拓展服务领域”为导向,树立“全人关护”的核心理念,把护理文化建设与优质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将“全人关护”的服务理念融入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高品质护理服务。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服务理念,突出提高和增强服务意识、服务观念的教育,把满足患者和服务对象的期望作为护理质量的根本,把患者“方便、放心、满意”作为护理服务的目标,认真落实了分级护理服务项目,实现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康复护理等为一体的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整体护理,全面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 优质服务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中药注射剂差错原因的分析,以减少中药注射剂差错的发生,保障用药安全。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2月共44周我院病区中药注射剂差错次数。结果中药注射剂的差错和中药注射剂的品名、包装、包装数量、规格、产地相关。结论减少中药注射剂的差错需要中药注射剂生产厂家和医院共同努力。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差错 差错原因
  • 简介:病区药品管理常常涉及到常备药品基数、急救药品、贵重药品等管理。做好病区药品管理,保证药品能够在临床上安全使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将药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 标签: 药品管理 病区 常备药品 急救药品 贵重药品 安全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深入贯彻卫生部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会议精神,内分泌科作为第二批试点科室全面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品质。方法结合我院创建“示范病区”的要求,优化护理服务过程,提升护理服务品质,为患者提供了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实施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护患关系和谐。结论通过创建“示范病区”,转变服务理念,提高了服务质量,提升了满意度,融洽和谐的护患关系为医院树立了良好形象。

  • 标签: 优质护理 温馨病房 健康教育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