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单纯切除术治疗复发性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的100例复发性患者为实验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照组,两组之间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采用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的效果相对于单纯的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治疗后病情复发情况较少,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胬肉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复发性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 探讨自体同眼结膜瓣带角膜缘杆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30日收治的67眼原发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4);对67眼原发性,术后随访3~15个月。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切除联合自体同眼结膜瓣带结膜瓣带角膜缘杆细胞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为7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眼科手术切除联合自体同眼结膜瓣带结膜瓣带角膜缘杆细胞移植术在原发性患者治疗中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疗效,这个术式完全符合现代的标准手术要求: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损伤小(不影响将来眼部其他手术操作),术后美观效果好。

  • 标签: 原发性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显微手术  自体同眼结膜瓣带角膜缘杆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通过观察和探讨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得出结论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窄结膜瓣移植治疗,术后复发率低,是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切除联合带干细胞的角膜缘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眼科手术病人69例(87只眼),全部行角膜缘自体结膜瓣移植,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随访观察1~3年,治愈64例(81只眼),复发5例(6只眼),治愈率93%,手术后复发率7%。结论角膜缘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临床效果好,手术后复发率低,是临床上治疗的较好手术方式。

  • 标签: 翼状胬肉 手术切除 角膜缘自体结膜瓣移植
  • 简介:摘要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这可能是术后复发率较高的主要原因。相关生物标志物包括肿瘤抑制基因、凋亡/增生相关蛋白、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白细胞介素、热休克蛋白、紧密连接蛋白、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外基质蛋白、病毒等,这些生物标志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网络关系,无明确的主次之分,可单独或协同促进的发生发展。有效调控这些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可能是预防、治疗和降低术后复发率的重要方法。(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251-256)

  • 标签: 翼状胬肉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的术后疗效。方法对63例(63眼)原发性分别行单纯切除术(25例,25眼),羊膜移植术(20例,20眼),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18例,18眼)。术后用1%荧光素钠染色法,观察角膜创面上皮修复速度,并随访6~12个月。结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和单纯切除术后,角膜创面平均上皮修复时间分别为6.11、8.15和9.88天。前者分别与后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0.01),随访观察6~12个月,单纯切除组有4眼复发,其余二组均无复发。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优于单纯切除术,也优于羊膜移植术,可以显著促进角膜创面上皮修复,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率。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羊膜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对单眼患者双眼表功能情况的对比研究对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单眼原发性患者52例。以肉眼为病例组,另一只眼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对两眼行泪液分泌、泪膜破裂、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结果两组间Schirmer试验值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病例组泪膜破裂时间试验值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泪液分泌影响不明显,使泪膜破裂时间缩短,使表面结膜鳞上皮化生,使角膜上皮缺损,对眼表功能造成了明显损伤。

  • 标签: 翼状胬肉 泪膜 眼表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A组24例25眼,采用采用切除加氟尿嘧啶棉片术。B组24例24眼,采用切除加丝裂霉素C棉片术。结果术后1a内随访,A组复发1例(1眼),复发率4.16%(4.0%)。B组复发1例(1眼),复发率4.16%(4.16%)。无角膜溃疡、巩膜溶解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切除加氟尿嘧啶棉片术与切除加丝裂霉素C棉片术,复发率均较低,两组间没有差异。

  • 标签: 翼状胬肉 丝裂霉素C 氟尿嘧啶
  • 简介:目的观察532激光在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术后1月结膜表现为Ⅱ、Ⅲ、Ⅳ级患者共72例97眼行532激光治疗。结果治疗前Ⅱ级35眼全部转变成Ⅰ级外观;治疗前Ⅲ级30眼转变成Ⅰ级10眼,转变成Ⅱ级15眼,无变化5眼;治疗前Ⅳ级32眼治疗后转变成Ⅲ级12眼,转变成Ⅱ级5眼,无变化15眼。结论激光治疗阻断新生血管,改善术后外观,对于Ⅱ、Ⅲ级患者降低了复发的风险,治疗效果显著,对于Ⅳ级患者抑制纤维增生,缓解了病情。

  • 标签: 翼状胬肉 532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巩膜溶解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对切除术后出现巩膜溶解的9例(9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血清学检查,通过局部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给予左氧氟沙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点眼治疗,3例巩膜溶解严重者2例行带蒂球结膜移植,另一例分别行带蒂球结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及异体板层角巩膜移植。结果9例患者中5例行单纯切除术,4例行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1例患者血沉及C反应蛋白升高,1例患者类风湿因子升高,1例患者血糖升高,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巩膜溶解治愈。结论任何切除手术方式均可导致巩膜溶解的严重并发症。

  • 标签: 翼状胬肉 手术 并发症 巩膜溶解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的最佳治疗方法,为治疗内提供一新途径。方法改以往低浓度小剂量多次注射的方法,为提高浓度小剂量1—2次注射的方法治疗内,并与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平阳霉素注射法治疗效果优于手术治疗,特别对复发型、肥厚型的疗效明显优于手术治疗,P〈0.05;其复发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P〈0.001;且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对患者应尽量采用平阳霉素注射法治疗,这是基层医院的一条方便治疗途径。

  • 标签: 翼状胬肉 平阳霉素 注射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羊膜移植术护理方法。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3.01-2013.12期间实施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羊膜移植术215例,共318眼。其中男98例,女127例;年龄40—76岁。双眼发病121例,单眼发病197例。针对该手术的护理重点.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215例318只眼组织切除完整,植片全部成活。大多数患者掌握正确滴眼药方法。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防止感染,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保证该手术成功不可缺乏的重要环节。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结膜 羊膜移植术 护理
  • 简介:是一种较常见的眼表疾病,以往传统的手术成功率较低,复发率为30~50%[1].作者自2000年5月~2002年4月对48例(52眼)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随访5~13mo,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翼状胬肉
  • 简介: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紫外线、沙、尘、干燥气候等慢性炎性反应刺激作用,使纤维组织变性,角膜前弹力层损伤激发上皮变性,结缔组织增生,长入已变形的角膜中形成。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单纯切除,但术后复发问题未能完全解决。作者自2003年9月至2007年5月对51例(58只跟)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丝裂霉素C 翼状胬肉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免缝线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患者96例122眼随机分为缝线组(45眼)和免缝线组(51眼),常规行切除术,暴露巩膜不超过3×8mm,免缝线组球结膜创缘不予缝线固定,两组术中均以0.04%丝裂霉素C结膜切口侵润1min后冲去,术后两组均给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及地塞米松2.5mg,术后第二天开始0.04%丝裂霉素C眼水点眼,3次/日,3-5天,每次点眼1min后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6次/日)冲洗。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羞明、流泪症状消除时间分别为10.75±3.62天及8.81±3.76天,复发率分别为9.68%(3例)及10.81%(4例),经统计学处理术后羞明、流泪症状消除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免缝线切除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使用显微缝线的成本,避免了拆除结膜缝线的麻烦,减少了患者术后不适,临床效果良好,尤其适用于肉体部较小的病例。

  • 标签: 翼状胬肉 切除术 免缝线
  • 简介: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78例90眼,对78例90眼患者做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治疗翼状 移植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