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挑选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入住本医院的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病人70例作为探讨对象。探讨病人发生感染情况的原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措施、治疗方法和愈后情况。结果经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70例病人中有25例完全治愈,病人情况明显见轻的有41例,剩余4例判定为无效样本,总共治疗起效率达94.3%。结论基层医院在对病人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重点强调无菌操作,以降低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概率。

  • 标签: 基层医院 妇产科感染性疾病 临床诊疗
  • 简介:目的观察从气论治诊疗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核酪口服液对照组,治疗组96例,对照组48例,两组分别治疗3个月,观察中医证候总疗效、肺功能、生活质量和6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肺功能(VC、FEV1、FEV1/FVC)、生活质量改善,并且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肺功能(FEV1/FVC)、生活质量改善,并且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P〈0.05,P〈0.01)。结论从气论治诊疗方案能使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中医疗法 方案评价
  • 作者: 贾建平 龚敏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神经内科,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老年认知障碍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所,北京 100053
  • 简介:摘要中国痴呆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痴呆专科医师及记忆门诊缺乏,痴呆现状严峻,有必要提出合适的诊疗模式。记忆门诊、病房和实验室组成的"认知单元"诊疗模式是适合于中国痴呆现状的医院诊疗模式。记忆门诊是基础,临床研究和实验室研究是认知中心质量的核心。该模式对提高认知疾病的诊治水平十分重要,可以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痴呆诊疗体系。

  • 标签: 痴呆 流行病学 诊疗模式 记忆门诊 病房 实验室,转化医学
  • 简介:摘要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是近年来蛋白组学研究的先进技术,文章主要介绍该技术在以下方面的应用寻找不同亚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探讨苯致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儿童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以及预测镰状细胞贫血患者急性疼痛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可能与载脂蛋白A1和血清淀粉酶A水平有关。

  • 标签: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蛋白质组学 血液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科孕妇在妊娠期合并心血管疾病诊疗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36例产科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以后,根据患者的过往疾病史对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诊断、动脉血气分析、血生化检测。明确的了解患者的病情,按照患者的心功能,将患者分级;其中16例患者心功能为Ⅰ级;20例患者心功能为Ⅱ级;针对诊疗结果,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通过观察患者的分娩情况以及新生儿的情况,讨论总结妊娠期合并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的效果。结果:经过统计,在本次研究的36例患者中,剖宫产患者14例,占比39.89%,自然分娩的患者22例,占比61.11%。所有新生儿都存活,新生儿体重在2512-3154g之间;同时,根据对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之后患者的分娩情况的统计结果显示,心功能为Ⅰ级的患者胎儿窘迫发生率以及子宫收缩乏力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心功能为Ⅱ级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妊娠期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心功能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分娩方式以及预后的情况,因此,在这类患者妊娠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心功能的检测,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的心功能情况进行控制,为患者的正常分娩提供重要的保障。

  • 标签: 妊娠期 心血管疾病 临床诊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无痛胃肠镜诊疗术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临床价值以及实际应 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 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诊治的168例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并结合患者本人意愿将研究对象平均分 为两组,组别名称设置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人数为84例。在检查过程中 对照组运用常规的胃镜,实验组运用无痛胃肠镜,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情 况。 结果 在检查时长上,实验组患者的检查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无痛胃肠镜 消化内科 临床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咳嗽相关疾病中医诊疗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在我院儿童咳嗽相关疾病中推广实施中医诊疗适宜技术,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制定调查表,收集数据。结果:工作时间、学历、从事专业、培训前中医诊疗技术水平、是否参加过中医培训均为儿童咳嗽相关疾病适宜推广技术的影响因素(P

  • 标签: 儿童咳嗽 相关疾病 医诊疗适宜技术 推广应用
  • 简介:摘要:疾病诊疗过程中存在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相对的,也是相互并存的,面对人类生命和医学的复杂,医者们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全面了解患者信息、采用多种诊断方法、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加强多学科协作、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和教育,完善反馈机制,提高疾病诊疗过程中的确定性,降低其不确定性。

  • 标签: 诊疗过程 确定性 不确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分级诊疗管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技术、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门诊就诊的187例哮喘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社区管理组(管理组,94例)及对照组(93例)。管理组由社区或一级医院医生对患者进行强化教育管理及督导治疗,对照组在我院门诊随访。管理1年,比较两组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ICS)依从性、吸入ICS技术、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哮喘控制(ACT)评分、简略生命质量评分(miniAQLQ)、肺功能、1年内急性加重的次数、出现第1次急性加重距入组时间的差异。结果管理1年后,管理组较对照组吸入ICS依从性好[80.85%(76/94)比51.61%(48/93),χ²=2.834,P=0.02];吸入ICS技术评分[(6.47±1.28)比(4.05±1.37)分,t=2.241,P=0.04]提高,应用吸入ICS各环节正确率比较:吸入药物前呼气[94.68%(89/94)比56.98%(53/93),χ²=4.436,P=0.01]、吸气[90.43%(85/94)比68.82%(64/93),χ²=2.943,P=0.04]、吸气后屏气[89.36%(84/94)比58.06%(54/93),χ²=4.098,P=0.02]、吸入药物后漱口[92.55%(87/94)比65.59%(61/93),χ²=2.876,P=0.04]正确率,管理组均较对照组高;对疾病认知情况比较:正确认知慢性炎性本质[70.21%(66/94)比44.08%(41/93),χ²=2.673,P=0.02],知晓诱发因素[85.10%(80/94)比56.99%(53/93),χ²=2.760,P=0.02],知晓治疗误区[88.29%(83/94)比53.76% (50/93),χ²=4.874,P<0.01],知晓治疗目标[86.17%(81/94)比49.46%(46/93),χ²=4.491,P<0.01],知晓需要长期治疗[90.43%(85/94)比48.38%(45/93),χ²=4.503,P<0.01]方面,管理组均好于对照组;ACT评分[(22.71±2.81)比(19.50±5.34)分,t=2.041,P=0.04]、miniAQLQ评分[(84.28±11.16)比(64.23±14.38)分,t=3.298,P<0.01]均明显升高;1年内管理组急性加重次数[0(0,1)比2(1,3)次,Z=-3.237,P<0.01]较对照组少,第1次急性加重距入组时间[184(96,284)比96(59,177)d,Z=3.873,P<0.01]较对照组增加。结论分级诊疗管理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吸入药物技术及其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哮喘 社区卫生服务 投药,吸入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全程整体护理在无痛胃肠镜诊疗胃肠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58例行无痛胃肠镜诊疗的胃肠疾病患者,入院后以随机选择法分为观察组(n=29)、对照组(n=29)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全程整体护理,并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程整体护理 无痛胃肠镜诊疗 胃肠疾病患者
  •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男性健康。骨骼是前列腺癌最主要的转移部位,超过70%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和骨相关事件(SREs)。骨转移及其引发的SREs如脊髓压迫、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灶的同时,使用骨改良药物治疗骨转移预防SREs不可忽视。目前,前列腺癌骨转移尚无统一治疗方案,针对现阶段的诊疗现状,结合临床实践与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制定了前列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合理的前列腺癌骨转移多学科诊疗策略。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骨转移 骨改良药物 多学科诊疗
  •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男性健康。骨骼是前列腺癌最主要的转移部位,超过70%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和骨相关事件(SREs)。骨转移及其引发的SREs如脊髓压迫、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灶的同时,使用骨改良药物治疗骨转移预防SREs不可忽视。目前,前列腺癌骨转移尚无统一治疗方案,针对现阶段的诊疗现状,结合临床实践与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制定了前列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合理的前列腺癌骨转移多学科诊疗策略。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骨转移 骨改良药物 多学科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分级诊疗管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技术、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门诊就诊的187例哮喘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社区管理组(管理组,94例)及对照组(93例)。管理组由社区或一级医院医生对患者进行强化教育管理及督导治疗,对照组在我院门诊随访。管理1年,比较两组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ICS)依从性、吸入ICS技术、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哮喘控制(ACT)评分、简略生命质量评分(miniAQLQ)、肺功能、1年内急性加重的次数、出现第1次急性加重距入组时间的差异。结果管理1年后,管理组较对照组吸入ICS依从性好[80.85%(76/94)比51.61%(48/93),χ²=2.834,P=0.02];吸入ICS技术评分[(6.47±1.28)比(4.05±1.37)分,t=2.241,P=0.04]提高,应用吸入ICS各环节正确率比较:吸入药物前呼气[94.68%(89/94)比56.98%(53/93),χ²=4.436,P=0.01]、吸气[90.43%(85/94)比68.82%(64/93),χ²=2.943,P=0.04]、吸气后屏气[89.36%(84/94)比58.06%(54/93),χ²=4.098,P=0.02]、吸入药物后漱口[92.55%(87/94)比65.59%(61/93),χ²=2.876,P=0.04]正确率,管理组均较对照组高;对疾病认知情况比较:正确认知慢性炎性本质[70.21%(66/94)比44.08%(41/93),χ²=2.673,P=0.02],知晓诱发因素[85.10%(80/94)比56.99%(53/93),χ²=2.760,P=0.02],知晓治疗误区[88.29%(83/94)比53.76% (50/93),χ²=4.874,P<0.01],知晓治疗目标[86.17%(81/94)比49.46%(46/93),χ²=4.491,P<0.01],知晓需要长期治疗[90.43%(85/94)比48.38%(45/93),χ²=4.503,P<0.01]方面,管理组均好于对照组;ACT评分[(22.71±2.81)比(19.50±5.34)分,t=2.041,P=0.04]、miniAQLQ评分[(84.28±11.16)比(64.23±14.38)分,t=3.298,P<0.01]均明显升高;1年内管理组急性加重次数[0(0,1)比2(1,3)次,Z=-3.237,P<0.01]较对照组少,第1次急性加重距入组时间[184(96,284)比96(59,177)d,Z=3.873,P<0.01]较对照组增加。结论分级诊疗管理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吸入药物技术及其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哮喘 社区卫生服务 投药,吸入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100例的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感染情况将其简单随机化分为2组,50例为一组。参照组感染患儿为细菌感染,实验组患儿为病毒感染。所有患儿在入院时均进行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验,收集相关检验资料后,对比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阳性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为54.00%、血常规检测的阳性率为52.00%,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0.00%,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更高,P<0.05。结论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可提高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效率,指导儿科医生合理用药。

  • 标签: C-反应蛋白 感染 血常规检验 儿科
  • 简介:摘要胸部CT检查是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肺部病变的最常用辅助手段,可同时对肺的结构形态和功能两方面进行评估,但现有影像学定量评估方法仅能反映肺部总体功能的改变,无法提供病变的局部信息,而基于逐个体素的CT 参数效应图分析可以提供与疾病分布和精确定位相关的详细空间信息,为慢阻肺的疾病分级提供丰富的影像学表型信息,并可以作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与长期随访的有效工具,定量监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助于患者个体化诊疗方案的改进和预后评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在无痛胃肠镜诊疗胃肠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6例无痛胃镜诊疗的胃肠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9年6月—2020年7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全程整体护理,分析2组护理价值。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9.90%、30.30%,实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配合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痛胃肠镜诊疗胃肠疾病患者实施全程整体护理干预可获得显著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配合能力,且规避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全程整体护理 常规护理 无痛胃肠镜 胃肠疾病
  • 作者: 张晓璇 王兴 任秀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4-09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疾病防治与新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 030001,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 口腔疾病防治与新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 030001
  • 简介:摘要慢性牙周炎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炎症。目前认为,细菌是慢性牙周炎的始动因子,宿主免疫影响牙周炎的发展和结局,其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细胞外囊泡是一类细胞旁分泌产生的亚细胞成分,可携带多种遗传信息介导细胞通信。细胞外囊泡已在肿瘤、心脑血管及免疫性疾病诊疗中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为一些难治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对因治疗、疫苗设计提供了研究途径。在牙周组织中,牙周膜干细胞、牙龈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免疫细胞及牙周致病菌均可释放不同成分的细胞外囊泡,进行细胞通信和调控,影响慢性牙周炎的疾病进程。本文介绍了牙周组织及牙周致病菌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特点,综述了细胞外囊泡参与调控慢性牙周炎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细胞外囊泡在慢性牙周炎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外泌体 细胞外囊泡 发病机制 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