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囊鼻腔吻合术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开始我科采用鼻内镜下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囊炎患者42例(46眼)。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2例46眼术后随访3~6个月,治愈率为86.9%,总有效率95.7%。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悉有关解剖、熟练掌握手术操作要点,鼻内镜下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囊炎的一种微创、美容、疗效确切的方法,可以替代传统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内窥镜 泪囊鼻腔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改良的涂刷式膨胀海绵填塞法内镜下囊鼻腔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以2017年12月到2019年3月于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接受内镜下囊鼻腔吻合术的慢性囊炎256例(286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1例(125眼)术中使用常规膨胀海绵填塞法;试验组145例(161眼)术中使用微纤维止血胶原涂刷式膨胀海绵填塞法。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对照组治愈率为72.00%(90/125),好转率为21.60%(27/125),无效率为6.40%(8/125)。试验组治愈率为83.85%(135/161),好转率为11.18%(18/161),无效率为4.97%(8/16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9,P=0.019)。结论改良的涂刷式膨胀海绵填塞法能够提高内镜下囊鼻腔吻合术的效果。

  • 标签: 填塞,膨胀海绵,涂刷 吻合术,泪囊鼻腔,内镜下 泪囊炎,慢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在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提高囊鼻腔吻合术中疗效,降低复发率。方法在行常规囊鼻腔吻合术时同时使用0.4mg/ml丝裂霉素C棉片置于骨切空区鼻粘膜和囊内壁浸敷3分钟,充分冲洗后完成手术。结果术后随访1-2年,在69眼病患者中其中66眼冲洗泪道通畅,治愈率95.65%,3例冲洗泪道阻塞,复发率为4.35%。结论丝裂霉素C在囊鼻腔吻合术中可抑制吻合处肉芽组织形成,抗疤痕化作用,提高手术远期效果,优于常规囊鼻腔吻合术。应用丝裂霉素减少术后复发率。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丝裂霉素C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内窥镜下囊鼻腔吻合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接受鼻内窥镜下囊鼻腔吻合手术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2例治疗无效的患者为无效组,122例治疗有效的患者为有效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囊炎类型、鼻中隔偏曲程度、是否囊、是否反复泪道探通、是否泪道激光、是否泪道置、是否术后定期复诊、是否复发性囊炎。使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比较发现,有效组和无效组鼻中隔偏曲程度、是否囊、是否反复泪道探通、是否泪道激光、是否泪道置、是否术后定期复诊、手术时间以及是否复发性囊炎等项目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鼻内窥镜 泪囊鼻腔吻合手术 治疗效果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窥镜下囊鼻腔吻合术和传统囊手术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优劣。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3月78例慢性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39例。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囊手术治疗,内窥镜手术组则采用内窥镜下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慢性囊炎治疗效果;溢症状消失时间、泪道通畅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鼻出血、肿胀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内窥镜手术组慢性囊炎治疗效果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内窥镜手术组溢症状消失时间、泪道通畅时间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QOL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内窥镜手术组生活质量QOL评分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内窥镜手术组鼻出血、肿胀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内窥镜下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囊手术治疗,可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 标签: 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 传统泪囊手术 临床疗效 优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囊炎的效果,及慢性囊炎合并鼻腔结构异常者鼻内镜下囊鼻腔吻合术同时行鼻腔手术,观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慢性囊炎病人行囊鼻腔吻合术、有鼻腔结构异常者同时行鼻腔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59眼)中,治愈56眼,好转3眼,有效率100%;鼻内吻合口在3个月内上皮化。结论此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如果发现同时伴有鼻腔结构异常者,同时行鼻腔手术,可提高成功率。

  • 标签: 泪囊鼻腔吻合术 鼻内镜 慢性泪囊炎 伴鼻腔结构异常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鼻内镜下鼻腔囊造孔术与传统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包含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囊鼻腔吻合术,实验组患者则实施鼻内镜下鼻腔囊造孔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鼻腔囊造孔术相对于传统囊鼻腔吻合术来讲,其临床效果更好,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鼻腔泪囊造孔术 泪囊鼻腔吻合术 鼻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进型鼻内镜下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21年3月收治的68例慢性囊炎患者为讨论目标。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改进组与传统组,各34例。改进组应用改进型鼻内镜下囊鼻腔吻合术;传统组应用传统经鼻外囊鼻腔吻合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天数。结果:改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天数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进型鼻内镜下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囊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具备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改进型 鼻内镜 泪囊鼻腔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
  • 简介:摘要:某电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镜等方法,对电厂凝汽器钛的断口进行分析,并对断口处进行显微观察和分析,发现断口处有显著的疲劳条纹,说明其属于疲劳断裂。由于钛管自身的薄壁层,其断裂端的外部有比较明显的摩擦痕,在摩擦部位很容易引起应力集中,从而引起断裂。其中,凝汽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由于受到不同的水力条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并采用宏观外观观察、断口分析和材料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导致钛断裂的主要因素,并给出相应的改善措施,较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 标签: 凝汽器钛管 核电 断裂
  • 简介:我国自1955年采用冻结法凿井以来,先后有58个井筒不同程度地发生冻结断裂事故,共断294根。其中淮南矿区1977~1984年有10个井筒连续发生断,计断140根,几乎占全国断总数的一半,而且断数量是逐步增多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直至采用双圈孔冻结的谢桥副井因断导致井筒被淹。

  • 标签: 冻结管 断裂原因 防止途径 凿井方法 冻结强度
  • 简介:通过光学显微和电子显微检测技术相结合,对减速器进行观察与分析。分析结果证实减速器发生早期疲劳断裂的原因是:减速器在固化之前,紧固套边缘部分区域碳布发生弯曲变形,碳布层之间发生分层,部分碳纤维发生断裂,导致固化后该区域层间结合强度不高,导致该区域减速器的刚度、强度、抗疲劳性能均大幅度下降,试验过程中在疲劳载荷的作用下分层缺陷区域发生扩展,减速器发生断裂

  • 标签: 减速器管 复合材料 弯曲变形 分层 疲劳
  • 简介:摘要:某核电公司在蒸汽透平实验中,出现了钛断裂问题。采用宏观外观观察、断口分析和材料检验相结合的方法,笔者分析了钛合金管材的断裂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研究发现,在焊接接头处,钛的破坏形式为高周疲劳破坏,其破坏形式为钛的高周疲劳破坏。其断裂原因是由于水蒸气冲刷引起的振动幅值过大,使凝汽器钛发生了断裂,使其疲劳性能不佳。采用加防冲刷片的方法,能有效地防止此类故障的发生。

  • 标签: 凝汽器 钛管断裂 核电公司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应用丝裂霉素C在囊鼻腔吻合术中治疗慢性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第988医院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鼻内镜囊鼻腔吻合术40例(45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22眼)术中在吻合口处贴敷丝裂霉素C棉片5分钟;对照组,19例(23眼)术中不贴敷丝裂霉素C棉片。随访6个月。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19眼,好转2眼,无效(复发)1眼,优于对照组的治愈11眼,好转4眼,无效(复发)8眼。两组治愈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32)。治疗组术中出血(35±10)ml,少于对照组的(40±15)ml(t=2.096,P=0.019)。治疗组手术时间(45±12)分钟与对照组(42±11)分钟相比无统计学意义(t=1.548,P=0.065)。治疗组囊鼻腔吻合口形成时间短于对照组(t=3.354,P=0.001)。治疗组术后吻合口闭合仅见1眼(4.55%,1/22),少于对照组的8眼(34.78%,8/23)(χ2=4.670,P=0.032)。结论应用丝裂霉素C在鼻内镜下囊鼻腔吻合术术中慢性囊炎治疗可明显减少复发率。

  • 标签: 丝裂霉素C 泪囊炎,慢性 泪囊鼻腔吻合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囊鼻腔吻合术对泪液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8月于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进行鼻内镜下囊鼻腔吻合术的96例(111眼)纳入研究。观察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的河高度变化。随访3个月。结果本研究手术前后各时间点测得的河高度呈3种变化类型:持续升高型(32眼)、降低后再升高型(27眼)、持续降低型(52眼),各类型河高度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囊鼻腔吻合术对泪液引流和分泌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标签: 泪囊鼻腔吻合术,内镜下 系统,泪液 高度,泪河 类型,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镜下经鼻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对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泪道阻塞171例(191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内镜下经鼻囊鼻腔吻合术。观察术后溢症状改善、河高度、泪道冲洗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74只眼(91.1%)溢症状消失,17只眼(8.9%)溢症状显著减轻;河高度为(0.35±0.21)mm,较术前的(0.55±0.33)mm明显下降(t=7.891,P=0.000);泪道冲洗结果显著改善(Z=-10.736,P=0.000)。结论内镜下经鼻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泪道阻塞效果明显。

  • 标签: 泪器阻塞 泪囊鼻腔吻合术 内窥镜 泪河高度 冲洗,泪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肤囊鼻腔吻合术高频针状电极切口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158例(158只眼)慢性囊炎的临床资料。试验组91例(91只眼)行经皮肤囊鼻腔吻合术高频针状电极切口者同期行,普通手术刀切口者67例(67只眼)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术后1个月拔出支撑,拔后随访3个月。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平均值分别为(25.4±6.7)ml和(70.6±11.7)分钟,均少于对照组的(89.3±8.2)ml和(110.4±14.3)分钟(t=53.828,19.219;P=0.004,0.004)。拔后3个月,试验组治愈70例,好转14例,无效7例,有效率92.3%(84/91);对照组治愈44例,好转10例,无效13例,有效率80.6%(54/67),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7,P=0.029)。结论经皮肤囊鼻腔吻合术高频针状电极切口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泪囊鼻腔吻合术 经皮肤 泪囊炎,慢性 电极,针状,高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