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进行分组;A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B组患者服用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治疗满意度,综合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复发率为68.00%、治疗满意度70.00%、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2.00%;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00%、复发率为26.00%、治疗满意度40.00%、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74.00%;两组数据均显著差异(P<0.05)。结论偏头痛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但病情容易复发,需要服用尼莫地平,提高偏头痛的预防效果,显著降低偏头痛的复发率。

  • 标签: 偏头痛 阿司匹林 尼莫地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与传统试管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来自本院的新生儿溶血病患者及其母亲血液标本各一份,总共600份,检测新生儿与母亲血型是否相同,将ABO-HDN患者血液标本均分为两份,标记为传统检测组及凝胶技术组,每组各包含新生儿血液标本共295份,然后对传统检测组新生儿血液标本进行传统试管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技术(tubeanti-personglobulinexperimenttechnique,TAT)检测;凝胶技术组则进行微柱凝胶技术法(microcolumngelexperimenttechnique,MGT)检测。分析比较两组检测效果。结果血型检测结果为300例患儿中ABO-HDN295例(98.33%),RH-HDN4例(1.33%),其他新生儿溶血病患者1例(0.33%);传统检测组295例标本中有197例(66.78%)被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低于凝胶技术组221例(74.92%);传统检测组中直接Coombs试验阳性44例(14.92%)低于凝胶技术组68例(23.0%);游离抗体试验阳性50例(16.95%)低于凝胶技术组110例(37.29%),抗体释放试验阳性197例(66.78%)低于凝胶技术组221例(74.9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检测效果较传统试管法显著。

  • 标签: 新生儿溶血 微柱凝胶技术 传统试管法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与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自凝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6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685,P<0.05);结论在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自凝刀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自凝刀 宫颈糜烂 药物治疗 效果 对比
  • 简介: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0例,按不同的西医内科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吡格列酮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方案进行治疗,对俩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3.3%,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 西医内科 治疗方案
  • 简介:选取胎次相近的长大乏情母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头,在断奶后20天各组分别注射氯前列烯醇、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PG600和律胎素。结果表明,考察的5个指标中,律胎素处理组母猪有4个指标即发情率、受胎率、有效率和产仔数高于其他三个处理组,但平均发情间隔时间较长。PG600除了受胎率外,其余各个指标均高于PMSG和氯前列烯醇处理组,但受胎率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明显。可见,针对本试验猪场的乏情母猪,律胎素和PG600是较理想的外源催情激素。

  • 标签: 外源激素 乏情母猪 催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6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抢救的 4 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 2 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回顾性分析其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实验组心功能参数明显优于对照,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必须优质护理服务,施,采取合理、科学的护理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种类金属基底烤瓷修复体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抽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进行金属烤瓷修复体修复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对患者进行金合金和镍铬合金的金属基底烤瓷修复体(即PFM)修复。在对患者进行修复6个月后的牙龈变化进行观察,并且进行记录比较。结果在进行修复6个月之后,镍铬合金组中牙龈健康的患者占32.50%,而金合金组中牙龈健康的患者占42.50%,即相对于镍铬合金组,金合金组中患者的金属烤瓷修复体修复情况更好,p<0.05。结论在对进行金属烤瓷修复体修复的患者进行相关的修复材料进行选择时,金合金材料对于患者牙龈组织损伤较小,修复情况较好的材料,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金合金 镍铬合金 金属基底烤瓷修复体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遮盖与多媒体训练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1月400例(485眼)弱视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249眼)采用传统遮盖法治疗,观察组(236眼)采用多媒体训练法治疗。结果观察组视觉诱发电位和视力水平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4.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媒体训练治疗儿童弱视效果优胜于传统遮盖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多媒体训练 儿童弱视 传统遮盖
  • 简介:地板送风系统是未来大型建筑空调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风口的选型对地板送风的通风效果尤为重要。本文鉴于工程的实际需要,采用CFD仿真技术,预测了两种地板送风风口的通风效果,经过对比发现,使用乙风口在流场均匀性、气流流速、温度分布等方面均优于甲风口,因此在后期的运行中,更具有节能的效果。CFD的研究结论不仅对风口的采购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通风工程的调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地板送风 风口 CFD 仿真 数值模拟
  • 简介:目的:对比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静脉麻醉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结果:观察组插管后SBP(128.40±1.68)KPa、HR(72.05±0.88)次/min、苏醒时间(5.94±0.50)min、疼痛(2.10±0.06)分、不良反应发生率2.7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舒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麻醉效果较瑞芬太尼更佳,且患者苏醒时间短,镇痛效果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值得肯定,临床可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静脉麻醉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麻醉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对比。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1-12月外科手术进行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手术室麻醉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心理变化及麻醉苏醒时间。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负性心理相差不大,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负性心理改善情况相较于参照组有显著提升,且麻醉苏醒时间更短,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与外科手术患者的适配性更高,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负性心理改善情况,同时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更短,显著改善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手术室麻醉护理 常规护理 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不同清洗方法针对供应室器械进行清洗后获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3月300件供应室器械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清洗方法的研究;对照组(150件)选择传统单纯清洗法展开;观察组(150件)选择传统单纯清洗法+综合清洗法展开;最终就两组供应室器械清洗合格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供应室器械清洗合格率(70.00%)对比,观察组(96.67%)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医院合理选择综合清洗法对供应室器械进行清洗,对于器械清洗合格率的提升可以做出充分保证,最终在防范医院不良事件发生方面获得显著效果

  • 标签: 传统单纯清洗法 综合清洗法 供应室器械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皮瓣修复头面颈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本人2010年4月-2015年3月之间接受的头面颈部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例。参照组患者应用胸锁乳突肌皮瓣进行修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任意皮瓣修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总移植成功率均为100%,差异不具有可比性,研究组治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结果无显性著(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但是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皮瓣修复头面颈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任意皮瓣的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头面颈部软组织缺损 胸锁乳突肌皮瓣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放射科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及护理效果。方法:数据采集本院放射科检查的30例对比剂外渗患者,分析引起对比剂外渗原因,利用“双盲法”分对照组(传统护理,15例)、观察组(综合护理,15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护理前比较心理情绪无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情绪更稳定,对比剂外渗占比更低,P

  • 标签: 放射科 对比剂外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诊断早期宫外孕时采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的效果。方法利用抽签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明确诊断的82例早期宫外孕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进行诊断,观察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宫外孕确诊率高于且漏诊率低于对照组(确诊率90.24%>68.29%;漏诊率9.76%<31.71%),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阴道超声在诊断早期宫外孕时的确诊率、漏诊率均优于腹部超声,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早期宫外孕诊断手段,有临床推广应用之价值。

  • 标签: 早期宫外孕 阴道超声 腹部超声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和顺产两种方式下胎儿窒息复苏抢救的效果。方法对两种分娩方式下共118例胎儿窒息患儿采用新发复苏抢救,并分析两组胎儿的重度窒息率、窒息率、病死率以及出生1min后和5min后的评分结果及预后评估情况。结果剖宫产组轻度窒息69例,重度窒息12例;顺产组轻度窒息24例,重度窒息13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复苏后两组效果比复苏前显著,预后质量均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剖宫产出现了更高的胎儿窒息率,两组胎儿的复苏效果均为100%,表明采用新发复苏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率、窒息率及病死率等,新法复苏措施能提高胎儿的复苏质量。

  • 标签: 剖宫产 顺产 胎儿窒息 复苏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颌阻生齿拔除方法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下颌阻生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53)和研究组(n=53),对照组采用常规凿骨劈冠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高速涡轮钻法进行治疗,对两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速涡轮钻法拔除下颌阻生齿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凿骨劈冠法,且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采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拔除方法 下颌阻生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宫外孕患者实施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22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与术后恢复情况差异性。结果实施腹腔镜手术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小、手术时间更短,且术后各项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实施开腹手术的对照组,各项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宫外孕能够达到更优疗效,手术安全性更高且患者术后恢复状况更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宫外孕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手术安全性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人流方式(药物、无痛)终止早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8月—2018年2月在我院实施人流的患者选取90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对照组实施药物流产,实验组则实施无痛流产,对两组患者的流产成功情况以及出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而且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都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早孕的患者而言采用无痛人流方式的安全性更高,完全流产率高,产后出血量小等优点,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流方式 药物 无痛 早孕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