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对比分析七氟烷和异氟烷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行LS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七氟烷组和异氟烷组,七氟烷组行七氟烷复合全麻,异氟烷行异氟烷复合全麻。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5min的MAP、HR、SPO2值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肌肉松弛效果。结果麻醉后5min,七氟烷组的MAP、HR、SPO2检测值高于异氟烷组患者(P<0.05),七氟烷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低于异氟烷组(P<0.05),七氟烷组肌松效果优秀率高于异氟烷组(P<0.05),七氟烷组VAS得分低于异氟烷组(P<0.05),两组患者的Ramsay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七氟烷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优于异氟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盆底康复训练改善盆底肌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医院分娩,并在产后6周筛查出盆底肌力<3级的产妇1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盆底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给予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均治疗20d,观察两组患者盆底康复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情况。结果经过盆底康复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尿失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训练中,通过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的应用,可提升康复训练效果,促进患者盆底肌力的恢复,改善尿失禁情况。

  • 标签: 盆底肌力 康复训练 尿失禁
  • 简介:杉木是一种重要的树种,其种子源不同,增产效果也不相同。本文详细探讨不同杉木良种造林的效果对比,其主要目的是为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借鉴与参考。

  • 标签: 不同杉木 良种造林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通过CT与MRI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通过CT与MRI技术诊断,分析不同诊断方式的效果。结果诊断准确率上,CT为77.5%,MRI为9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通过MRI影像技术诊断可以有效的提升诊断准确性,适宜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肝癌 CT MRI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前医学上常用的四种梅毒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以TPPA(明胶颗粒凝集法)为标准,对TP-ELIS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以及TP-CMIA(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TP-CMIA(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初筛检测的88例患者的血清中,4种方法都是阳性的患者有56例,TPPA(明胶颗粒凝集法)阳性79例,TP-ELIS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84例,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1阳性56例,TP-CMIA(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技术)阳性88例。而在88例健康对照组中,经过TP-CMIA(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后阳性例数为85例,特异性为96.59%,3例阳性血清标本经TPPA确认为阴性(χ2=16.3947,P<0.05)。结论四种检测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对TP-CMIA、TP-ELISA所检测出来的阳性血清标本,再做TRUST滴度以及TPPA复检,可以有效提高梅毒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梅毒 检测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不同附着位置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诊断与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2010年2月~2015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前置胎盘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产妇前置胎盘的位置不同,将产妇分为前壁组及后壁组,每组60例。整理前壁组产妇及后壁组产妇的相关资料,并记录前壁组产妇及后壁组产妇生产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前壁组产妇及后壁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产前出血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组产妇及后壁组产妇在怀孕次数、瘢痕子宫、前置胎盘类型、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中胎盘附着于前壁与产妇怀孕次数及瘢痕子宫相关,且前壁前置胎盘产妇具有较多的产期并发症,新生儿状况相对较差。

  • 标签: 不同附着位置 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类型 瘢痕子宫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高热患儿,按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95.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温下降幅度、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高热经优质护理干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且能降低并发症情况,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 标签: 不同护理模式 小儿高热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检中心针对高血压患者的随访方式效果。方法从本体检中心客户中随机选出符合要求的120例(平均年龄55.4±11.2岁)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人,分别进行为期8个月、每月一次的电话随访和门诊随访,8个月后,让所有患者返回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检查,对其结果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基线状态,电话随访组和门诊随访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均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8个月后,两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都明显降低(P<0.05),并且门诊随访组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较电话随访组降低的更为明显。结论从两组随访结果效果来看,电话随访和门诊随访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可行性;门诊随访较电话随访对高血压疾病的管理效果更为明显。将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的探讨两组随访方式结合的效果

  • 标签: 体检中心 高血压 随访 收缩压 舒张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X线与CT诊断肠梗阻的效果对比。方法以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给予CT诊断)和对照组50例(给予腹部X线诊断),对两种诊断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的诊断方式进行诊断后发现,观察组不管是诊断准确率,还是原因以及梗阻数量方面的诊断准确性均高于对照组,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肠梗阻患者开展CT诊断其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诊断,且CT诊断还能观察到梗阻部位,并对梗阻原因做出准确判断,因此临床要及时对梗阻患者进行CT诊断,以防延误治疗时机。

  • 标签: 腹部X线 CT诊断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胃出血患者80例,按照随机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保守治疗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出血控制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急性胃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和保守治疗相比,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理想,而且能让患者的出血时间缩短。

  • 标签: 急性胃出血 急诊手术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方法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阴道炎患者,其中,包括60例细菌性阴道炎和6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60例细菌性阴道炎分为研究组1与对照组1,将6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分为研究组2与对照组2,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臭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1治疗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1治疗总有效率为76.6%,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2为80%,研究组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阴道炎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臭氧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阴道炎 临床效果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