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的抑郁症患者9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治疗三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使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使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变,加快康复速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抑郁症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76例明确诊断糖尿病病人抑郁心理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服用降糖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指标、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比之前都有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认知行为疗法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在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认知治疗 糖尿病 抑郁
  • 简介:摘要冠心病心肌梗死是现今较为高发的一类心脏病变,具有并发症风险高、致死率高等特点,以老年患者高发,本病的发生与血小板聚集、冠脉粥样斑块破裂相关,伴随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缺氧征象,常规护理以疾病为干预重点,对患者心理认知等的重视度较为欠缺,而伴随新医改的推进,以人为本的现代医学理念的深入,临床护理也逐渐向整体化、综合性发展,本文主要就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开展心理认知护理干预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分析。

  • 标签: 冠心病 心肌梗死 心理护理 认知护理
  • 简介:代表性经验推理是人们根据事物与事物间的相似度大小判断事情概率的一种经验推理方法。人们在理解话语时,受此经验推理的影响,倾向于选择与社会文化规约一致的理解方式,而忽略具体交际语境或说话人的特殊交际意图,因此有可能引起误解。实验研究证实了代表性经验推理会影响话语理解,使语用推理偏离理想模型,是误解产生的认知心理根源之一。

  • 标签: 误解 代表性经验推理 认知心理根源
  • 简介:提取目击证人对犯罪嫌疑人的面孔记忆是一项困难的工作,由于证人在识记面孔时有多种影响因素,在提取和再认记忆时又会有各种认知因素的影响,导致面孔心理重建的失真。因此,从认知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分析影响心理重建的因素,并用最佳的手段提取记忆,可以使面孔重建的可靠性最大化。

  • 标签: 目击证人 面孔重建 面孔识别 认知脑电位
  • 简介:摘 要:初步探索应用认知疗法以改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社交障碍的效果。采用DSM-IV-TR诊断标准对一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进行测评,并收集其主客观材料。患儿通过检查认知、证明认知不合理、建立合理认知、巩固治疗效果四个阶段的认知治疗,社交障碍有所改善。结果表明,认知疗法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社交认知与行为。研究旨在为推进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及整个特殊儿童群体的社交干预提供新的视角与可行路径。

  • 标签: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 社交 认知疗法 个案干预
  • 简介:认知心理学认为,语文教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他们自主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此为鉴,笔者在编写导学案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与探索,并于以下几个方面深有体会。

  • 标签: 认知心理学 学案 编写 知识能力 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 简介:听力测试被视为英语语言测试的重点与难点。20世纪90年代,语言学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听力理解过程是心理建构语言的过程"。听力测试所涉及的心理因素,诸如焦虑情绪、记忆力、注意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听力理解。如何顺应英语语言特点,构建正确的测试心理,提高听力测试的水平是本文的探讨重点。

  • 标签: 英语听力 测试 心理
  • 简介: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教材为学生提供知识、智慧,是学习的一种潜在刺激,这些刺激是否受到学生的注意或被加工,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活动受到自身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征的制约。这就启示我们,在构建教材时应当使其体系内容与

  • 标签: 认知心理规律 人教版 课程标准 化学 初三 教材研究
  • 简介:论文探讨了认知语言学心理真实性和解释自然性的深层源头问题。认知语言学承认经验知识是人类语言知识的一部分。在此前提下,成熟深厚的认知心理学基础,即图式、概念、联结主义以及模式识别使认知语言学具有心理真实性;其实质就是感知运动经验在神经网络的内在化。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基础,作者以认知下意识为突破口,在概念、思维和概念隐喻三个层面论述了体验的核心地位。位于认知下意识的语言各个层面都是体验性的,故对于既是体验者又是语言使用者的我们而言解释是自然的。体验哲学的认知科学基础和独特的人体结构决定了认知语言学的心理真实性和解释自然性不可分割,也是语言研究回归人本主义的结果。

  • 标签: 认知语言学 心理真实性 解释自然性 认知科学 体验哲学
  • 简介:在高一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这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文章从化学学科实际出发,在查阅有关认知心理研究成果、多次征询扬州大学教授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调查问卷,并选择祝塘中学高一年级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最后针对问卷调查研究的结果,在实践中探究相应的解决策略。

  • 标签: 化学教学 学困生 认知能力 培养
  • 简介: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是指累及脑内基底节的一组疾病,包括帕金森病(PD)、亨廷顿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多发抽动症等具有一系列的神经心理症状相关特点,也有认为包括强迫症。近期,基底节结构与广泛的皮质和皮质下区域联系环路才被确定。

  • 标签: 运动障碍 认知心理学 基底节 帕金森病
  • 简介:文章在概述认知图式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客观认识自我、辩证看待挫折、科学进行归因、加强法制教育四个方面提出帮助大学生构建积极认知图式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供借鉴。

  • 标签: 认知图式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 简介:认知行为疗法与朋辈心理互助具有相似的价值取向,以认知行为疗法为理论基础开展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动工作,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还能够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对认知行为疗法和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的基本认识,分析认知行为疗法与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的关系,从而论证认知行为疗法在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大学生 朋辈心理互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对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认知护理对耳鸣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400例耳鸣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2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增加认知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各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护理对耳鸣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应作为主要护理方式推广。

  • 标签: 认知护理 耳鸣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护理中认知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78例抑郁症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常规干预,研究组基于对照组的认知心理护理,就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情况予以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中,施以认知心理护理,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抑郁症 认知性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认知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抑郁评分为(22.41±6.04)分,对照组为(38.37±6.32)分;观察组护理后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为(3.25±1.03)分,对照组为(5.49±1.51)分。结论:心理认知护理干预用于抑郁症患者中能够缓解患者抑郁症状,提升患者社会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认知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分析系统优质的心理护理对机构认知症老人的作用。首先,我们将介绍认知症老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心理护理的定义。接着,我们将探讨系统优质心理护理的概念和特点,并详细讨论其在机构认知症老人群体中的作用。最后,我们将总结这种护理方式的益处,并强调其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 标签: 心理护理 认知症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