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有妇科3种常见恶性肿瘤人群中感染弓形虫的情况,探讨女性患有恶性肿瘤与感染弓形虫的相关性,为后续该类人群弓形虫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妇科恶性肿瘤(114例卵巢癌、107例宫颈癌和1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时期的200例门诊健康体检正常的女性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血清抗弓形虫IgM和IgG抗体。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体弓形虫感染率和总体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89%(89/331)、26.28%(87/331),均比对照组的5.00%(10/2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9.32、37.73,P<0.01)。研究组中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3种不同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弓形虫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8.07%(32/114)、25.23%(27/107)、25.45%(28/110),均高于对照组的5.00%(1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2.26、27.32、28.00,均P<0.01)。结论免疫功能低下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弓形虫感染阳性率较高,应引起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加强感染防控。

  • 标签: 弓形虫 妇科恶性肿瘤 感染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有妇科3种常见恶性肿瘤人群中感染弓形虫的情况,探讨女性患有恶性肿瘤与感染弓形虫的相关性,为后续该类人群弓形虫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妇科恶性肿瘤(114例卵巢癌、107例宫颈癌和1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时期的200例门诊健康体检正常的女性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血清抗弓形虫IgM和IgG抗体。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体弓形虫感染率和总体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89%(89/331)、26.28%(87/331),均比对照组的5.00%(10/2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9.32、37.73,P<0.01)。研究组中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3种不同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弓形虫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8.07%(32/114)、25.23%(27/107)、25.45%(28/110),均高于对照组的5.00%(1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2.26、27.32、28.00,均P<0.01)。结论免疫功能低下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弓形虫感染阳性率较高,应引起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加强感染防控。

  • 标签: 弓形虫 妇科恶性肿瘤 感染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感染(HAP)的患病常见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择近期住院的急性脑卒中117例,对他们进行了“卒中后HAP患病常见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并按是否发生HAP进行分组比较。结果117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中,住院期间发生HAP者55例(47.01%),未发生HAP者62例(52.99%)。HAP组的平均年龄、昏迷例数、球麻痹例数、心衰例数、鼻饲例数、气管插管例数、使用呼吸机例数、吸烟例数和既往肺部疾病史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年龄偏大、昏迷、球麻痹、心衰、接受鼻饲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吸烟和既往肺部疾病史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较容易发生HAP。

  • 标签: 脑卒中/急性 医院获得性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室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常见原因以及针对该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于我院并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共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18例,该组患者全部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18例,该组患者根据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常见原因做出强化后的优质护理,最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发生院内感染感染概率,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收治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应该根据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常见原因做出强化后的优质护理,有利于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常见原因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的42例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采取病例回顾方法,查阅42例患者的临床病例,对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肺部感染情况、病原学等继续总结分析。结果42例肺癌并发肺部感染≤60岁患者与>60岁,III、IV期患者与I、II期患者相比,小细胞癌与鳞癌患者明显多于腺癌与肺泡细胞癌患者,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42例标本中阳性为38例,共检测出病原菌17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2株;革兰阳性球菌46株;真菌26株。革兰阴性杆菌对氨卡西林耐药率>90%;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而对于青霉素、阿奇霉素和多西环素则较低。结论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关注患者是否存在肺癌感染危险因素,重视病原菌与耐药性的检测,尽可能的选择药敏感度高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理,确保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肺癌 肺部感染 常见病原菌 耐药
  • 简介:摘要患者做完肾移植手术后有时会因为护理不当等原因造成肺部感染,笔者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对肾移植手术后肺部感染常见危险因素进行简要的研究与分析,并找出预防肾移植手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应护理措施,从源头上切断感染源,让患者的身体可以更加快的恢复。

  • 标签: 肾移植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病人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及其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抽取我院内科于2010~2013年收治的13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为未发生感染的内科病人,观察组为感染病人,结合两组病人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调查发现,内科常见感染主要集中在(上、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方面,另外,在合并症、发生侵袭操作和使用抑酸剂等感染单因素方面,发现观察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的常见感染多种多样,临床可通过适当减少抗生素、抑酸剂的使用,合理安排住院时间以及侵入式操作等方式来减少感染情况的发生。

  • 标签: 心内科 常见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及常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本院怀疑为宫颈病变的患者137例参与研究,根据检查确诊结果将患者分为慢性炎症组、上皮内瘤变组和宫颈癌组,比较三组患者HPV感染率,总结宫颈病变和HPV感染的相关性,探讨常见的HPV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慢性炎症组HPV感染率明显低于上皮内瘤变组、宫颈癌组,上皮内瘤变组、宫颈癌组感染率差异不明显;慢性炎症组HPV感染低危型率高于其他两组,高危型率低于其他两组,上皮内瘤变组、宫颈癌组感染率高危型和低危型结果差异不明显;感染HPV的危险因素为受教育水平在初中及以下、首次性生活年龄低于20岁以及流产次数在3次及以上。结论宫颈病变的致病原因之一是HPV感染,不过其不影响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宫颈癌发生与皮内瘤变存在相关性,HPV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首次性生活年龄小、教育文化程度低、流产次数多。

  • 标签: HPV感染 宫颈病变 相关性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持续性感染是沙眼衣原体在对自身有害环境下为逃避宿主的抗感染免疫而形成的一种可逆状态。目前研究表明,接受同样暴露条件,仅少部分人在感染沙眼衣原体后出现持续性感染状态甚至严重并发症,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现从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持续性感染的发生、发展与各种暴露因素之间存在何种关联进行分析,以了解造成沙眼衣原体持续性感染的可能暴露因素,为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衣原体,沙眼 持续性感染 暴露因素
  • 简介:摘要呼吸道感染是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最常见感染性疾病。及时进行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有助于精准诊断,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是控制儿童呼吸道感染最佳临床管理的重要策略。近年来,除传统的染色镜检、培养和抗原检测技术以外,PCR技术、呼吸道症候群检测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等亦已用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常用样本及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论述,以期提高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效率。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微生物学技术 儿童 症候群 宏基因组测序
  • 简介:目的 分析深圳市宝安区地区儿童感染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情况,从而为临床诊疗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年5月-2019年4月于我院就诊患儿9861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A、B型流感病毒(IFA、IFB)、I、II、III型副流感病毒(PIV1、PIV2、PIV3)、呼吸道合疱病毒(RSV)及腺病毒(ADV)等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2649例检测出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总阳性率为26.86%,IFA 240例(9.06%),IFB 29例(1.09%),PIV1共106例(4.0%),PIV2共25例(0.94%),PIV3共275例(10.38%),RSV 1687例(63.68%),ADV 287例(10.85%)。IFA、PIV3、RSV及ADV阳性中≤1岁检出率明显高于1-3岁及>3岁(P<0.05);IFB、PIV1及PIV2阳性在≤1岁、1-3岁79例及>3岁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岁患儿7中常见呼吸道病毒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1-3岁及>3岁组(P<0.05)。男女患儿IFA、IFB、PIV1、PIV2、PIV3、RSV、ADV阳性检出率及7种病毒总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季度IFA、IFB阳性检、第3季度患儿PIV1阳性检出率、第1季度患儿PIV3、ADV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度(P<0.05);第2、4季度 RSV阳性检出率及7种病毒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2个季度(P<0.05);4个季度 PIV2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V病毒是深圳市宝安区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次是ADV和PIV3;1岁以下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率最高,夏、冬季是呼吸道病毒感染高发期。

  • 标签: 呼吸道病毒感染 儿童 直接免疫荧光 病毒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诊断细菌感染常见指标的临床价值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70例细菌感染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及白细胞计数检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CRP、PCT、WBC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的CRP、PCT、WB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患者的CRP、PCT、WBC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且重症感染组患者的CRP、PCT水平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但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患者之间的WBC水平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对细菌感染患者采取CRP、PCT、WBC联合检测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医师诊断和分析细菌感染提供依据。

  • 标签: 细菌感染 常见指标 联合检测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儿童呼吸道感染8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提供诊疗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共9 179例在本院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来检测引起人呼吸道感染的8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LP1)、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V-A)、乙型流感病毒(IV-B)、副流感病毒(PIV),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 179例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4 437例,总阳性率为48.34%,其中IV-B阳性率最高(40.16%),其次是IV-A(30.69%)、MP(27.97%),其他病原体呈散发。在各年龄组中,幼儿组总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春夏季的病毒病原体IgM抗体检出率高于秋冬季。结论2018年广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以IV-A、IV-B为主;夏季呼吸道病毒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幼儿为呼吸道感染的高发人群。

  • 标签: 呼吸道病毒病原体 IgM抗体检测 间接免疫荧光法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感染性疾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以防范措施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20.09-2021.08期间于我院感染科收治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流程,观察组先进行护理风险分析后,再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之间的护理收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45%,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8.9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患者满意率为94.83%,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0.69%,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感染性疾病科的常见护理中加入护理风险分析,能够显著降低风险发生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感染性疾病科 护理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成人住院病人尿路感染(UTI)的常见致病菌与耐药性。方法  抽取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诊治的成人住院病人尿路感染送检的尿标本内病原菌的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对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性展开分析。结果 所抽取的360名成人住院病人中,常见致病菌包括革兰氏阴性菌(G-菌)、革兰氏阳性菌(G+菌)。 在耐药性方面,G-菌对氨苄西林以及哌拉西林等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G+菌则对青霉素以及环丙沙星等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对于成人住院病人加强对其UTI病原菌的检测以及耐药性的分析,可对临床领域有效、科学实施抗菌药物治疗起到积极指导作用,对有效控制医院感染(NI)有利。

  • 标签: 成人住院患者 尿路感染 致病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常见微生物感染的细菌病理学探讨及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妇科病房宫颈特异性感染细胞标本,数量共46份,时间从2019年6月到2021年8月,对所有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对比并分析所得结果。结果 在细菌感染里面最常见的为球杆菌,在霉菌感染里面最为多见的为白色念珠菌,当然由于细菌感染病观察方法不一样,因此对应的特征也存在相应差异。结论 对不同微生物感染细菌病理学种类进行观察,可以发现种类有多种,各自的特征也不一样,对临床诊断意义重大,因此临床检查诊断过程中需引起重视。

  • 标签: 宫颈 微生物感染 细菌病理学 临床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产科护理过程中常见感染因素及其护理对策,以提高感染控制水平,减少产科感染发生率。通过对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产科护理患者的100例进行对比法研究,评估不同护理对策对感染防控的效果。方法:选择了100例接受产科护理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针对常见感染因素制定的护理对策进行护理干预,包括消毒措施、手卫生、无菌操作等;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感染部位、治疗情况以及输液操作等方面数据。结果:实施针对常见感染因素的护理对策的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发生感染的患者数量较对照组少;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手术切口和泌尿道等部位;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反应更好,康复速度快于对照组;观察组在输液操作符合规范的比例较高,操作无菌技术更加严格。结论:针对常见感染因素制定的护理对策在产科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护理操作的规范和标准化培训,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感染预防工作,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

  • 标签: 产科护理 常见感染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 要 : 目的 观察妇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血清 C-反应蛋白 ( CRP) 和降钙素原 ( PCT) 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在 2018年 10月至 2020年 3月收治的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5例。应用 CRP和 PCT联合检验。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