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常见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进行分析,了解其发病情况,以便采取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2180例妇科常见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检验滴虫、线索细胞、白色念珠菌及PH值,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 标签: 妇科 生殖道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对化脓性感染患者的脓性分泌物、血液标本培养所检出的病原菌及其药敏分析的结果,笔者认为,控制感染,应预防为主,临床操作应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操作规程,若有感染症状,应及时做药敏试验,防止滥用抗生素。

  • 标签: 化脓性感染 病原菌 药敏分析
  • 简介:摘要儿童最为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是呼吸道感染,而在呼吸道感染当中,肺炎对儿童身体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从本质上来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以及感染细菌病原的变迁属于动态的过程,呼吸道感染的一大主要的病原菌就是肺炎链球菌,并且近些年以来,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诸如大环内酯类以及青霉素的抗药性迅速的上升。除此之外,主要的病原菌还有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主要感染的人群是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和婴幼儿。与此同时,由于卡他莫拉菌能够产生非常丰富的β-内酰胺酶,这便使得选择抗生素的工作困难重重。院内及社区重要的呼吸道感染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而重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则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临床治疗当中,应当高度重视这些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机制的复杂性和多重性。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细菌病原 变迁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ICU感染存在的护理风险,讨论其存在原因并制定应对措施,降低ICU患儿的感染的概率。方法分析我院ICU患儿的资料,从多个方面查找护理风险存在的原因,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比较干预前后ICU患儿感染的比率。结果干预后我院ICU患儿的感染比率显著降低,医护人员的护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结论及时分析ICU感染患儿的护理风险,加强对小儿ICU病房的监控管理,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大大降低ICU患儿的感染几率。

  • 标签: 小儿ICU感染 护理风险 原因 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某妇幼保健院婴幼儿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岁患儿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582株,标本来源以呼吸道为主,占92.78%(540株);菌种分布以克雷伯菌属(163株)、大肠埃希菌(160株)、肺炎链球菌(138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为主。共检出4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70%,对第一~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40%,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2%;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达80%,对红霉素耐药率达1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同时耐药情况严重,占90%以上,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和第一~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低,在11%左右,对青霉素耐药率已达70%,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耐药率增高至40%。结论此次调查有助于了解婴幼儿常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 标签: 婴幼儿 病原菌 抗药性 微生物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损伤术后意识障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常见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对我科2013年1月~2013年6月50例脑损伤术后意识障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予指导正确的体位转换,防止反流误吸,及时吸痰,加强支持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结果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正确的体位转换,防止反流误吸,加强营养,及时痰液引流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口腔护理是治疗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肺部感染 脑损伤 意识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病人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及其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抽取我院内科于2010~2013年收治的13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为未发生感染的内科病人,观察组为感染病人,结合两组病人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调查发现,内科常见感染主要集中在(上、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方面,另外,在合并症、发生侵袭操作和使用抑酸剂等感染单因素方面,发现观察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的常见感染多种多样,临床可通过适当减少抗生素、抑酸剂的使用,合理安排住院时间以及侵入式操作等方式来减少感染情况的发生。

  • 标签: 心内科 常见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提高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医院感染专业知识与能力,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 标签: 医院感染 护理 意识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感染科的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科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的护理管理情况及期间医院的感染情况。结果实施护理管理前后,各项检测的合格率由94.6%提高到97.5%,统计学上有差异,而同期医院的感染率由5.24%下调到3.53%,统计学上有差异。结论加强感染科的护理管理,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可有效的减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感染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建洁净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情况的进行分析,以制定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采取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所有收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监测及分析。结果249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3例(5.22%),20例次(8.03%)。结论新建的洁净ICU环境清洁加上严格做好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 标签: 新建洁净ICU 医院感染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特殊感染手术间的流程管理,规范手术室的特殊感染手术管理。方法探讨分析特殊感染手术的流程管理与感染控制。结果通过对感染手术的流程管理分析,使感染手术的流程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结论特异性感染手术的感染控制是一项系统而严密的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严密的部署,有效的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特异性感染 手术配合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中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2月收住我院呼吸内科的经微生物检查证实46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在呼吸内科病房中,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常见的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低蛋白血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合并糖尿病是主要易患因素。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痰培养、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表现来确定,病原茵以白色假丝酵母茵为主,氟康唑治疗有效。结论院内肺部真菌是呼吸系统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而白色假丝酵母菌是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茵,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外,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 标签: 肺疾病 院内感染 真菌感染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72例外科实施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采用了提高手术室感染管理质量措施为依据分成A组和B组,每组286例。结果伤口愈合A组甲级142例、乙级126例、丙级18例;B组甲级186例、乙级92例、丙级8例;B组的伤口愈合情况优于A组伤口愈合情况,切口感染率A组6.64%,B组2.45%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实践过程中,提高手术室感染管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手术室 感染管理 手术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理实习生(以下全部简称护生)对医院感染知识(以下全部简称院感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方法通过各种培训,使护生能够尽快掌握院感知识,提高他们对预防控制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掌握一定的预防医院感染的知识与技术,使之将医院感染管理的预防与控制融入今后的实习工作中。结果提高了专科医学院校护生对院感知识的认知水平,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扩散,增强了护生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实习期间的医疗安全。结论专科医学院校护生严重缺乏医院感染知识,加强护生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提高院感防控能力非常重要。

  • 标签: 护生 医院感染 培训 提高 防控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感染手术的管理。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必须做好感染手术的标准预防,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 标签: 感染手术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宫内感染的护理处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密切观察胎心、胎动,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观察宫缩情况,遵医嘱用抑制宫缩的药物。

  • 标签: 宫内感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