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时候,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70周年之际,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会,于2017年8月28日在新县这块经受过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洗礼的热土上,组织召开"纪念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学术研讨会"。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刘邓大军 大别山 纪念 中国人民解放军 忠诚
  • 简介:藻类是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它对城市供水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大量实验,分别采集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等不同样品,测出了汤河水源所含藻类的种类、数量,并通过模拟实验,找到了地表水除藻的可行性方法.

  • 标签: 鞍山地区 地表水 藻类 富营养化 城市供水 除藻方法
  • 简介:鬼魂信仰是民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五台山地,人们对鬼魂的认识表现出典型的地方特色,人们心目中的鬼与魂是两个不同的无形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的神秘而虚幻的意念.

  • 标签: 五台山地区 民俗 鬼魂
  • 简介:通过对雷公山地高岩、掌坳、新桥和郎德四个苗族村落铜鼓舞的田野调查发现:高岩铜鼓舞由于自然地理封闭、对外文化交流贫乏、无政府干预措施,从而保留了古老的舞蹈样式,属于传统景象;掌坳铜鼓舞则在地理条件便利、文化交流广泛和政府干预的条件下,主动适应文化市场的需求,与时俱进,求新求变,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模式,属于改变景象;新桥和郎德则在交通便利、对外文化交流及政府干预的情形下,在追逐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使得铜鼓舞不受重视并最终走向消亡,属于消亡景象。由此可见,差异的文化生态必然导致文化发展的不同走向,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标签: 苗族 铜鼓舞 文化生态 舞蹈景象
  • 简介:2007年3月-2011年9月,对黄山地人工养殖蟾蜍发生的主要疾害进行了调查,发现主要有腐皮病、红腿病、烂鳃病、胃肠炎、白内障、水霉病、气泡病等病害,车轮虫、舌杯虫和水蛭寄生虫害以及蛇、水虿、鸟等敌害。初步掌握了这些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特点以及敌害种类,并对以上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 标签: 蟾蜍 疾害 防治
  • 简介:随着我国基础设施、旧城的改造建设以及高层建筑的施工,深基坑开挖和支护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种深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方法施工工艺不断产生,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角度看深基坑开挖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 标签: 佛山地区 基坑支护设计 施工
  • 简介:铜官山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矿成矿带中段的铜陵成矿区内,主要矿床类型为热液叠加改造型和风化淋滤型,成矿经历了沉积、成岩、褶皱、热认叠加改造及风化淋滤等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阐述了区内矿床(点)空间分布的对称性规律,并提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和若干找矿靶区.

  • 标签: 铜官山地区 矿床成因类型 成矿机理 对称性 找矿方向
  • 简介:摘要如何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学骨干队伍,提高师德修养、业务素质、教科研能力等已成为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课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依赖了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力量。从师资专业发展理论表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素质的根本要求,是建构师生合理关系的重要依据。我们本着可塑性、模仿性、创新性的三大要求,促进老少边山区教师专业水平的快速成长。

  • 标签: 可塑性模仿性创新性
  • 简介:在全面审视武陵山地的生态旅游发展基础上,指出该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存在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区域生态旅游整合发展、重视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加快发展区域交通事业、实现区域生态旅游平衡发展、加强生态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促销几项主要对策。

  • 标签: 武陵山地区 生态旅游 困境 对策
  • 简介:通过2013、2014、2015连续三年试验,采取种发、扦插的方式在长白山地引种新疆伊犁地区的狭叶薰衣草,获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薰衣草种发出苗率在40%,成活率在97%;薰衣草在长白山地长势良好,一小部分薰衣草当年抽穗开,大部分薰衣草第二年抽穗开花;采用埋土加盖稻草莲子,保证薰衣草安全越冬;扦插生根的成活率为46%;扦插生根的幼苗在移栽后,生长态势良好。通过试验研究分析:长白山地引种栽培薰衣草是可行的,但是大面积栽培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薰衣草 引种 长白山地区
  • 简介:摘要早婚现象古已有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早婚现象有所好转。不过,在一些农村地区,早婚现象还是依然存在,为了了解小凉山地的早婚现象,笔者以小凉山地的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小凉山地的早婚现状、原因以及早婚的影响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农村地区早婚 婚姻观念 法律意识
  • 简介:摘要:按照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山地生态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治本之策。本文基于深度贫困地区的实践经验,期望探索出可持续生态发展型的山区产业扶贫路径,以供借鉴。

  • 标签: 贫困地区 生态产业 脱贫攻坚 对策研究
  • 简介:本文给出了唐山地强震动记录应用研究的两个实例,提出了建筑结构采用时程分析时选用强震动记录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对唐山地强震动记录的分析处理,得到了其峰值加速度及加速度反应谱,确定了本地区进行弹性时程分析时选用的强震动记录;研究了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影响的唐山响堂三维强震动观测台阵,以唐山响堂台阵2号测井(地下32m)的基岩强震动作为输入,通过2号测井的土层剖面,利用2个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程序,分别计算得到地表的峰值加速度和加速度反应谱,并把计算结果与同次地震相应的地表强震动记录峰值加速度与加速度反应谱进行了对比分析。

  • 标签: 强震动记录 时程分析 三维台阵 土层地震反应
  • 简介:摘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的风电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风电工程的数量持续增加,装机容量也在不断增长。但是,部分风能较为丰富的地区,其本身岩溶地基,存在着溶洞、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对于风电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何有效应对岩溶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确保风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是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岩溶地区山地风电工程的地质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

  • 标签: 岩溶地区 风电工程 地质问题
  • 简介:本文选取祁连山地10个气象站1973~2016年最新气象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Morlet小波及M-K检验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祁连山地气候变化特征,并比较了东、中、西段气候变化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973~2016年,祁连山区平均气温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升温率为0.38℃/10a,其中在春季表现的尤为明显;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表现出升温的不对称性;近44a祁连山区降水明显增加,增加速率为9.7mm/10a,其中春季增加最多;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呈西少东多分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8~10a的振荡周期,平均气温无明显转折点,降水量在2003年后明显增加;近44a东、中、西段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祁连山中段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暖湿化的趋势最为显著。

  • 标签: 祁连山区 气候 变化特征
  • 简介:民间美术是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民族文化的基石。香山帮的砖雕,作为吴县东山地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人民生活与环境,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及造房主人和雕刻者的感受、爱憎、愿望和心理素质。而作为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既会有与全民族共通的普遍性,也有其自身独具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正是它在全国砖雕艺术领域里的研究价值所在。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实地考察,运用实例分析,对吴县东山地的香山帮砖雕艺术传统、地方风格、技法、艺术价值进行研究,初步归纳出其发展因素、题材、风格特点。

  • 标签: 吴县东山地区 香山帮 砖雕 门楼
  • 简介:摘要新疆西天山地地处古亚洲构造域天山一兴蒙成矿带的西段,经历了漫长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该区是我国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区带,中元古代,就有海底喷流成矿作用的发生,在元古代结晶基底以及震旦一奥陶纪盖层沉积过程中,预富集了金等成矿物质,是后续成矿作用成矿物质来源之一奥陶纪开始的古克拉通解体、板块拉张聚合交替活动,特别是发生于石炭纪一二叠纪的伊犁裂谷的形成,引发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为金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 标签: 新疆西天山 地质勘查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掌握燕山地农村健康教育现状,探讨了政府对健康教育问题不够重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人员相对不足、传播形式比较单一、未贴近百姓生活需求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根据国内其他地区已有的经验和当地的健康教育工作基础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完善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并给农村健康教育和其他地区的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农村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山区风力发电对电网供电的影响,本文从日出力曲线、年出力曲线和日最大出力三个角度分析了其发电性能。另外,本文还对不同的季节变化对风力发电性能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电网负荷特性,比较了日负荷特性、年负荷特性和最大负荷对电网供电负荷的作用。提出了并网后,电网的最大负载将减少电网供电的最大负载,从而使电网的总负载达到最大。

  • 标签: 山地风电并网 地区网 供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