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在水质质量检测过程中,总氮的含量是水体水质测定的重要一项内容,对水环境保护和水体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测定水体总氮含量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设备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的特点。在实际测定水质总氮的分析过程中,紫外分光光度法经常遇到空白吸光度较高,消解不完全,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文针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总氮含量的准确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措施,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水质 分光光度法 总氮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化学需氧量(COD)是水质监测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研究开发一种快速分光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方法的精密度、准确性,证明该方法具有分析时间短、药品使用量少、危险系数较低的优点,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准确度也较高,能够快速提供工业废水中的COD结果,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 标签: 化学需氧量 稀释 测定 精密度 注意事项
  • 简介:本文采用了微波消解技术处理茶叶样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汉中绿茶稀土含量。通过样品比较,加标回收试验表明取得了较好结果。

  • 标签: 微波消解 茶叶 稀土 分光光度法
  • 简介:用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的余氯。水样中不含碘化物时,游离性有效氯立即与DPD试剂反应产生红色;加入不同量碘化物时氯胺也依次显色。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15nm,用高锰酸钾作为氯的代用品,其浓度在0.05~4.00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最佳线性范围是0.05~1.00mg/L,相关系数r=0.9991,本法最低检出量为0.5μg,若取10ml的水样测定,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05mg/L,回收率范围在93.16~105.9%,平均回收率为100.7%,变异系数在1.2~7.9%之间。摩尔吸收系数为1.65×10~4。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N 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 生活饮用水 余氯
  • 简介:本文提供了电子受体7,7,8,8-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TCNQ)与电子供体三唑仑在乙醇-丙酮-水介质中检测三唑仑的荷移分光光度法。实验显示,50℃下加热50分钟形成组成比为1∶1的荷移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846nm,缔合常数为2.817103,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19.68kJ·mol-1。在最佳条件下,三唑仑浓度在7.8~125mg?mL-1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1,最低检测限为0.8mg·L-1。当三唑仑的质量浓度为100mg·L-1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73%。采用本方法测定片剂中的三唑仑含量时,回收率为99.2%。

  • 标签: 三唑仑 TCNQ 荷移反应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作者: 不确定度研究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8
  • 机构:沈  烽 ,金  燕 ,喻国平*
  • 简介:摘要: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是民用建筑室内空气中检测氨含量的主要方法之一。分析了应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GB/T18204.2-2014)测试公共场所空气氨过程中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其主要来源为氨收集过程、标准曲线、氨浓度测定过程、重复性测量这四部分引入的不确定度。相对合成不确定度为6.38%;其中氨收集过程中引起的相对不确定度为5.06%;标曲绘制引起的相对不确定度为0.71%;测定过程引起的不确定度为0.12%;重复性测量引起的相对不确定度为3.81%。本次测量结果为:0.067±0.009(mg/m ),k=2(置信概率95%)

  • 标签: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公共场所空气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检测丹参药材中重金属的残留量,为其种植及临床应用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Pb、As、Hg,并用标准曲线测定丹参药材中上述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丹参药材中Pb、As、Hg含量分别为:Pb ≤ 2.326 mg/kg,As ≤ 0.5634 mg/kg,Hg = 0 mg/kg。结论:丹参药材检测批次中Pb、As、Hg等3种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2020版《中国药典》(一部)限度要求,安全性较好。

  • 标签: [] 丹参 重金属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总黄酮是自然界中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对于药品研究与制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分光光度法是物质测定中比较常用的检测方式,相较于其他测定方法而言分光光度法的测定便捷,准确率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分光光度法用于银杏叶总黄酮测定中能够利用其波长吸收度,了解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探讨其最佳提取条件。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银杏叶 总黄酮
  • 简介:摘要:铁矿石中硫含量影响成品钢质量,所以快速准确测定硫含量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矿石中硫。

  • 标签: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 铁矿石
  • 简介:摘要:近年发展起来的石墨炉、火焰原子吸收、比色法和ICP-MS法测定食品中的铅。石墨炉原子吸收和ICP-MS方法非常敏感,特别适用于食品中铅的测量。但是,ICP-MS方法对基体有干扰,而且成本高昂。为了提高石墨炉原子的重现性,本文研究了该方法的测量和影响,以减少其他方法过程对铅测量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基本条件。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测定 食品
  • 简介:摘要:由于氰化物是一种毒性很强的化学物质,含氰化物的水进入到身体后和高铁细胞氧化酶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造成人的缺氧和窒息。另外,由于氰化物在水中极易溶解,所以对水质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饮用水,地表水,生活水,化工废水等进行监测时,应考虑其毒性。水体中的痕量氰化物,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分光光度法。然而,这种方法的稳定性不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对试验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才能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本文通过试验,分析了水样中氰化物含量的影响因素,对方法进行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 标签: 水中氰化物 检测 关键步骤
  • 简介:根据比色原理设计分光计对溶液的浓度进行测量。利用标准溶液确定溶液的吸收系数,进而可以测量出未知溶液的浓度。给出系统框图、光路图及计算机数据采集和计算程序。

  • 标签: 溶液浓度 光谱 定标 线性插值
  • 简介:胆碱是婴幼儿乳粉中必需的营养成分添加剂之一,生产企业对产品的质量控制需要胆碱的检测方法。现有标准——酶比色法,所需的两种酶均需要进口,成本较高,测定要求的实验条件也较高,因此只有个别外资企业与大型乳粉企业使用该方法测定胆碱。本研究中,利用胆碱与雷纳克铵盐形成粉红色的胆碱雷纳克铵盐的原理,用分光计测定吸光度进行定量分析,检测样品中的胆碱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重现性好,不需特殊的仪器设备,一般实验室都具备条件,有利于各乳品企业使用。

  • 标签: 胆碱 雷纳克铵盐 分光光度计 吸光度
  • 简介:摘要:检测土壤中的有效硅元素可有效掌握土壤硅素肥力的情况,对改善土质、科学施肥、提高质量、环保有着重大作用。有效硅是环境分析的关键的指标之一。在完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测量多次,每次得到的计数是不同的,评价测量结果的水平如何,用不确定度来说明。不确定度愈小,检测水平越高;反之,不确定度愈大,检测水平越低。因此学会不确定度的评定是实际检测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依据LY/T1266-1999《森林土壤有效硅的测定》,分析在土壤有效硅测定时,其中存在的不确定量,探讨不确定量。

  • 标签: 不确定度 土壤有效硅含量 硅钼蓝比色法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社会对食品安全关注度越来越高,人们对吃穿住行的“吃”尤为关注,不仅注重数量,更加注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乎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们吃得放心。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作为食品安全检测的方法之一,操作简单,维护保养耗资较低,在食品检测及食品安全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标签: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食品检测 食品安全
  • 简介:摘要:改革后,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社会发展下不断进步。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范围内紫外可见光的吸收能力不同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食品是人们生活必需的物质,对其成分进行检测和安全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由于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和安全分析中。

  • 标签: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食品检测 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