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化肥残渣中的有机硫和无机硫含量的测定,通过进行消化使其转化为硫酸盐,加入过量的沉淀剂使溶液中硫酸根以BaSO4沉淀析出,过量的钡离子用标准的铬酸钾溶液沉淀,用邻联甲苯胺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过量的CrO42-,结果表明,SO42-质量在0~250μg之间服从比耳定律,平均实验测得相对标准偏差为1.73%,平均回收率为99.9%。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化肥残渣 硫的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茯苓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分析不同产地和不同菌种培育茯苓中的多糖含量,为茯苓药材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苯酚-硫酸显色,检测波长490nm。结果葡萄糖在40~200µ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2%,RSD为0.99%(n=6)。不同产地和不同菌种培育茯苓中的多糖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茯苓药材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茯苓 茯苓多糖 含量测定
  • 简介:中药连钱草(Glechomalongituba)主要分布于江、浙一带,是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干燥地上部分,常作为排石合剂的主药,广泛用于肝胆结石、尿路结石等疾病的治疗.本品含有熊果酸[1],目前尚未见有关连钱草中熊果酸含量测定的报道.

  • 标签: 连钱草 熊果酸 含量 分光光度法
  • 简介:本文研究了Fe(Ⅱ)-phen-CTMAB-酒石酸氢钾体系测定铁离子含量分光光度法,最大吸收波长515nm,Fe(Ⅲ)含量在0.5~8μg/ml内符合比耳定律,相关系数r=0.9995,摩尔吸光数ε=1.23×104L·mol-1·cm-1.利用该方法测定库拉索芦荟含铁量,RSD小于0.54%(n=6),回收率98.1%~101.5%.

  • 标签: 芦荟 分光光度法 测定
  • 简介:本文通过优化条件建立了一种测定乳粉中左旋肉碱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2.1~22.0u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回收率在97.6%~99.0%之间,RSD为0.2%(n=7)。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同时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乳粉 左旋肉碱
  • 简介:由于铜在冶金、地质、生物、医学、工农业、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等部门都有重要应用,因而有关铜的分析,人们作了相当广泛的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新的高灵敏、超高灵敏有机显色剂的合成;多元配合物显色体系的不断发展,为分光光度法测定过渡金属元素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因而近年来分光光度法测定铜在应用新的显色配合剂、新的方法与技术等已有很大的发展,本文着重近年在此方面有意义的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光度法测定 分析化学 测定铜 有机显色剂 多元配合物 光度分析
  • 简介:基于铂钴标准比色法建立了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色度的一种新方法。结果表明,对于铬钴和铂钴体系,在440nm波长处,色度在5~500度之间,峰高与色度均呈很好的线性关系。两种体系的检出限分别为1.77mg/L和2.83mg/L,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95,精密度分别为0.05%和0.11%(n=11)。将铬钴标准体系用于废水和河水色度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色度 流动注射 分光光度法
  • 简介:摘要:随着对石油资源使用需求的增加,水环境中的石油类含量对人类健康、渔业和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而新制定的环境标准对于水环境中石油类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地表水、地下水、黑臭水体和海水样品的常规监测过程中我国各个监测站都采用《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试行)法测定。

  • 标签: 紫外分光光度法 水环境 石油类 测定方法
  • 简介:目的:建立氨茶碱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茶碱血药浓度,测定波长为269nm.结果:样品浓度在05~30μg/ml范围内,与ΔA样品-空白呈良好线型关系,标准曲线:ΔA=00416C+0002,r=09998;平均回收率8769%±249%,精密度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以内.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能消除血清干扰,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 标签: 氨茶碱 紫外分光光度法 血药浓度
  • 简介:铅是对环境有害的主要金属元素之一,铅的检测非常重要,是其主要的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主要有显色光度和催化动力学光度.这些检测方法在铅的检测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近年来,与其它方法的联用技术不断涌现,使得铅的检测方法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 标签: 检测 分光光度度法 痕量分析
  • 简介:摘要氨氮分析多种多样,各有其特点,在实际环境监测中,根据不同水样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有效的分析方法对水样进行监测,但比较经典的分析方法还是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其操作简便、灵敏。本文通过我的分析经验提出一些水质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之见解。

  • 标签: 氨氮 氨氮分析方法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 简介:前言目前在无损情况下鉴别戳迹与字迹形成先后顺序问题,除了用显微镜观察与靠经验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外,还没有一种比较好的客观评判手段。我们采用显微分光光度法进行实验,花费两年时间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总结出如下规律:1.短期内形成的样品可直接从反射光谱上区分。2.较长时间形成的样品要根据光谱曲线的具体峰位而定。并通过实践对其进行了验证。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顺序问题 形成时间 客观评判 碳素墨水 光谱曲线
  • 简介:摘要:为了对于空气中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不确定度进行有效分析,需要开展相关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溶液的配比、样品消解的定容体积、消解流程和平行样本的检测进行确定,使其符合我国想要的空气中铅含量测量的管理标准。

  • 标签: 铅原子吸收 分光光度法 不确定性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水中氨氮含量会对其中的微生物产生一定的毒害影响,与此同时,生活污水中的氮氨含量超标,也会对人们身体带来一定伤害。分光光度法是测定水中氮氨含量的常用方法,利用这一方对水中氮氨浓度进行合理监测十分必要。基于此,文章就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对水中氨氮的测定展开了详细分析。

  • 标签: 纳氏试剂 分光光度法 氨氮
  • 简介: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IO3-能与盐酸氯丙嗪发生氧化显色反应,且显色的程度和IO3-的量成正比例关系,据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含量的分析方法。显色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6nm,线性回归方程为y=1.214x+0.0118,相关系数为0.9989,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2×104L/(mol·cm),碘浓度在0~24μg/10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1.2%~2.2%,加标回收率为97.5%~102.0%,实验表明,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碘酸根 盐酸氯丙嗪
  • 简介:摘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中国药典》中药物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在药品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性状、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的检查,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的优点,适用于微量和恒量物质的分析。检验时,一般采用配制供试品溶液的同批溶剂为空白对照,采用1cm的石英吸收池,在规定的吸收峰波长±2nm以内测试几个点的吸收度,或由仪器在规定波长附近自动扫描测定,以核对供试品的吸收峰波长位置是否正确,除另有规定外,吸收峰波长应在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波长±2nm以内,并以吸光度最大的波长作为测定波长,通过核实波长位置,来判断药物含量及成分是否符合规定。

  • 标签: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药物分析鉴别 杂质检查 含量测定
  • 简介:光度分析中以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绘制工作曲线时最理想的状态,是所测各点在一条回归线上,此线借助直尺和笔完成,但这种情况是极少见到的,尤其是误差较大时实验点比较分散就更难凭直觉划出一条最好的工作曲线。为了减少误差、准确快速的保证分析结果,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的方法,绘制工作曲线,这样得到的直线,能使各点误差达到最小,并且不受分析人员主观判断的影响。设此直线方程为x=my+b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工作曲线 直线方程 最小二乘法 光度分析 点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