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众所周知,在测量病人的血压方面,医生的亲自测量,其结果并不是准确。护士相对来说要好一些,但很多人仍然没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因为临床医生遵循正确的测量血压的程序所得的结果往往比该人的常态血压要高。这就是所谓的白大衣高血压效应?即正常休息时候的血压正常,但有医生在场或者做临床治疗时血压就上升。

  • 标签: 直接测量 血压计 仪器 临床医生 血压效应 血压正常
  • 简介:目的检测广西巴马地区20岁~60岁成年女性的骨密度,探讨其骨密度变化的规律。方法随机选取当地268位20岁~60岁成年女性,按不同年龄分组,每组5岁,共8组。应用韩国生产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跟骨骨密度。采用SPSSl6.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68例全部进入分析。(1)女性的峰值骨密度处于36岁~40岁年龄组,峰值组的骨密度高于绝经后组(P〈0.05),且随年龄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2)女性的骨密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升高。(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女性的sI和年龄呈现出负相关(r=-0.193,P〈0.01),和身高有显著关系(r=0.157,P〈0.05),并未发现与体重和BMI有关系。结论广西巴马地区20岁~60岁女性SI值与年龄和身高均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获得的sI值为进一步探讨长寿地区成年女性的骨密度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跟骨 骨质疏松症 广西巴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和探究使用B超测量胎儿双顶、腹围与测量孕妇宫高腹围预测巨大儿的准确度。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8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行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方法一)和孕妇宫高、腹围(方法二)的产前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并与产后新生儿体重进行核实。结果184例孕妇出生新生儿为巨大儿共12例,其中方法一预测为10例,符合率为83.3%;方法二预测为7例,符合率为58.3%。两种方法预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妇产前行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是预测巨大儿较好的指标,其准确度明显高于测量孕妇宫高、腹围,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巨大儿 超声检测 胎儿双顶径 腹围 孕妇宫高 腹围 准确度
  • 简介:目的对照评估三维超声VOCAL(virtualorgancomputer-aidedanalysis)技术与二维超声测量甲状腺体积的一致性和重复性。方法采用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测量50例18~68岁女性成人的甲状腺体积。二维超声测量甲状腺最大切面的3个径线(L、H、W),用经典的椭圆体公式V=0.523×L×H×W计算甲状腺体积;三维超声VOCAL技术先获取甲状腺三维数据,而后用VOCAL技术测量甲状腺体积;最终对比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结果三维超声VOCAL技术与传统二维超声测量甲状腺体积,操作者组内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738%、1.59%,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26cm^3,0.22cm^3)、(-0.32cm^3,0.46cm^3);组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xx、0.942^xx,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36cm^3,0.37cm^3)、(-0.75cm^3,0.64cm^3)。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量甲状腺体积组内变异系数小、组间相关系数高、95%一致性界限宽度窄,说明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量甲状腺体积的重复性优于传统二维超声。结论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量甲状腺体积的重复性高,优于传统二维超声,其作为一种安全、简单、易行、精确的测量方法,为临床测量不规则脏器体积提供可靠、有效的新方法。

  • 标签: 甲状腺 体积 三维超声 VOCAL技术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五点血糖测量干预法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2月至2022年7月期间选取50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数,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5例患者给予五点血糖测量干预模式,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常规管理模式,实施三个月后,将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血糖水平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M患者应用五点血糖测量干预法,可有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动态血糖测量仪 五点血糖测量 糖尿病
  • 简介:背景:模板测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前计划中的应用包括髋臼侧模板测量和股骨侧模板测量,有胶片模板测量和数字化测量两种形式。各家报道的测量准确度不同,但少有分析可能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因素。目的:探讨胶片模板测量的准确性,并分析可能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原因。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某手术组2017年4月至2017年10月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20例患者(126髋)做研究对象。术前分别由组内1名住院医师和1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单独完成髋关节的模板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同手术实际使用假体进行比对。同时考察患者身体体重指数(BMI)、下肢长度、髋臼覆盖和健侧测量是否是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因素。结果:住院医师组和高年资主治医师组测量髋臼假体相差1个型号以内的符合率分别为88.89%和93.18%,相差2个型号以内为98.41%和98.86%;股骨假体相差1个型号以内符合率为89.68%和93.18%,相差2个型号以内为98.41%和100%。两组测量结果组内相关系数(ICC)髋臼侧为0.893、股骨侧为0.977。BMI和测量偏失结果之间髋臼侧相关系数r=0.019,P=0.835,股骨侧相关系数r=0.008,P=0.927。下肢长度和测量偏失结果之间髋臼侧相关系数r=0.039,P=0.785,股骨侧相关系数r=0.028,P=0.779。髋臼覆盖和测量偏失结果之间髋臼侧相关系数r=0.087,P=0.332。髋臼侧患侧测量较健侧测量准确度高(t=-4.094,P=0.000);股骨侧患侧测量和健侧测量没有统计学差异(t=1.391,P=0.169)。结论:术前胶片模板测量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假体型号选择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BMI、下肢长度及髋臼覆盖和测量准确度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髋臼侧患侧测量较健侧测量准确度高,而股骨侧患侧测量和健侧测量没有差异。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模板测量 胶片 身高体重指数 髋臼覆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诊室血压标准化测量模式(简称"标准化测压")用于社区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测压)的效果。方法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8年6月1日实施标准化测压,获取该中心2017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和2018年6月1日至12月31日的首诊测压数据分别作为常规和标准化测压资料。以常规测压对象的性别和年龄分布为标准,对标准化测压对象血压升高检出率进行标准化。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测压模式血压末位数值分布的均衡性,以及不同特征和不同季节对象血压升高检出率的差异,采用U检验比较两种测压模式血压升高标化检出率的差异。结果1 548名对象标准化测压,其中男性639名(41.28%);2 952名对象常规测压,其中男性1 196名(40.51%)。标准化测压血压末位数值频率范围为9.04%~10.72%,收缩压和舒张压末位数值均显示分布均衡(P值分别为0.996和0.981),常规测压血压末位数值频率范围为0.37%~67.92%,收缩压和舒张压末位数值均显示分布不均衡(P值均<0.001)。标准化测压血压升高检出率和标化检出率分别为23.19%(359/1 548)和23.05%,均高于常规测压[7.22%(213/2 952),P值均<0.001]。夏、秋、冬季标准化测压血压升高检出率分别为18.85%(141/748)、26.72%(152/591)和31.58%(66/209),均高于常规测压[分别为6.28%(91/1 450)、7.20%(82/1 139)和11.02%(40/363)],P值均<0.001。结论标准化测压用于社区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数据质量和高血压筛查效率均优于常规测压。

  • 标签: 血压测定 质量控制 高血压 筛查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双期矫治的恒牙早期伴拥挤的骨性Ⅲ类错患者上气道变化及患者心理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恒牙早期伴牙列拥挤的骨性Ⅲ类错患者30例,分为心理干预组与正常组,均采用双期矫治,收集治疗前锥形束CT(CBCT)图像资料,将重建后图像的上气道分为四段,即鼻咽段、腭咽段、舌咽段、喉咽段,测量各段横截面积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期矫治后,两组患者的鼻咽段测量指标增大明显(P<0.001),腭咽段气道和舌咽段测量指标增大(P<0.05),喉咽段测量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心理干预组指标变化大于非心理干预组(P<0.05)。结论:恒牙早期伴拥挤的骨性Ⅲ类错患者双期矫治后上气道鼻咽段、腭咽段和喉咽段测量指标有变化,测量前心理干预组变化明显(P<0.05)。

  • 标签: []双期矫治 骨性Ⅲ类错 CB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的技巧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总数90例,收集时间2017年5月-2019年1月。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止血治疗,观察组则实施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潜血转阴时间、呕血消失时间、恢复肠鸣音时间、引流液转清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以及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潜血转阴时间、呕血消失时间、恢复肠鸣音时间、引流液转清时间、症状积分以及生活质量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相似,P>0.05。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下金属钛夹 技巧 预后
  • 简介:从海刀豆中首次分离得到三个己知化合物,(-)-medicarpin(PD1),(-)-2-hydroxy-4,9-dimethoxypterocarpan(PD2),4-hydroxy-3.methoxy-8,9-methylene—dioxy—pterocarpan(PD3),并探讨PD1对人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高内涵筛选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PD1可以抑制NF—kB的活化,诱导细胞核固缩、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与线粒体膜电势,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标签: 紫檀素 海刀豆 抗肿瘤 凋亡 NF-KB 高内涵筛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背部体温测量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妇产科母婴同室的新生儿80例作自身对照,采用同一根普通玻璃体温计在22℃~28℃的室温下分别测新生儿背部体温与腋温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新生儿背部体温和腋温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背部体温测量安全可行,简便实用,也减少了临床护理的工作量。

  • 标签: 新生儿 背部体温 腋温
  • 简介:VTK—Widgets是虚拟场景中响应用户事件的对象。介绍Widget的事件处理机制,并基于Widgets交互式得测量医学图像中感兴趣对象间的距离、对象的角度和面积,此交互测量方法成功应用于三维可视化系统中,有助于医生诊断疾病。

  • 标签: VISUALIZATION toolkit(VTK) WIDGET 测量 医学图像 函数
  • 简介:目的通过对昆明地区绝经后妇女腰椎定量CT(QCT)测定值进行分析,以探讨昆明地区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变化的规律,不同年龄段骨质疏松症(OP)的检出率。方法以出生并生活在昆明市区的50—79岁、绝经1年以上的社区女性208例为研究对象,用定量CT法测量其腰。至腰,的骨密度(BMD)。结果绝经1年以上的妇女BMD均值均进入骨质疏松期,随着年龄的增加其BMD均值逐渐降低,且昆明地区绝经后妇女各年龄段的BMD均值均较北方同年龄段人稍低,绝经后妇女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P〈0.01),其中50~59岁年龄段上升速度较快,60岁以后上升速度明显趋缓。结论QCT诊断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昆明地区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均值稍低于北方同年龄组,骨质疏松的程度稍重一些,昆明地区绝经后妇女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明显增高年龄段主要在55~59岁。

  • 标签: 绝经后妇女 QCT 骨质疏松症 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是一种用于眼部血管成像的新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视网膜、脉络膜以及视神经的血管成像。它既可以提供视网膜血管的形态信息,又可以提供眼底血管密度的定量测量。OCTA测量参数包括黄斑区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网(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密度、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网(deep capillary plexus,DCP)密度以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等。视网膜微血管系统是维持视功能的重要基础,视网膜血管密度是衡量视网膜微血管循环状态的指标。黄斑区SCP密度、DCP密度以及FAZ面积与许多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如视网膜阻塞性疾病、黄斑裂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应用OCTA观察眼底血流的早期改变以及探讨相关眼部疾病的发病机制、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1-16)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 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