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7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加快新品种的生产推广,改善我省生产品种单一的现状,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在集团公司的直接领导下,经过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的积极组织筹备,在化州市丝绸公司的大力协助下,蚕品种粤枫一号扩大试养现场会议于1999年11月10日在化州召开。会议由集团公司茧丝绸管理部张永文副经理

  • 标签: 新品种 蚕品种 转化为生产力 集团公司 丝绸公司 化州市
  • 简介:据《Scientia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6.02.032),来自意大利圣心天主教大学的MaurizioZamboni等人研究了不同浓度氮对葡萄砧木营养生长、生理和营养行为的影响。葡萄栽培急需的能够控制接穗生长和抗主要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的砧木。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为期两年的盆栽试验以评估两种砧木M1和M3的表现,并与商业砧木1103P和101-14比较。

  • 标签: 天主教大学 逆境胁迫 盆栽试验 营养成分 非生物 http
  • 简介:零售的到来为高职院校的零售管理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和创新。大数据作为零售的新生产力,数据思维的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的突破点。文章结合零售管理人才的大数据思维培养困境,从学科设置、师资配套和云教学平台的搭建方面提出调整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的建议。

  • 标签: 新零售 大数据思维 管理人才培养
  • 简介:本刊讯经福建省各地农业部门积极申报,全省共有16家水果生产企业、协会、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的15个水果产品被国家农业部列入2013年度《全国名特优农产品目录》。据悉,名特优农产品是指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一定生产规模和商品量、品质优良、影响深远、较高社会知名度的优质农产品。

  • 标签: 产品目录 福建省 国名 优质农产品 果品 农业部门
  • 简介: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使了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媒体技术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载体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着非常大推动作用。文章主要探讨了载体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运行状态与路径,希望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一些可行性实施建议。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新载体 运行现状 路径
  • 简介:家蚕微粒子在四川蔓延和扩散,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发表了无数见解和意见,从技术上讲仍然是杜绝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两个途径,,针对这两个传染途径我省也相应地采取了各种技术措施,诸如蚕种成品检疫,桑叶全程消毒,搞好原蚕基地建设工作,要把这些工作坚持下去,笔者从本场的生产情况及近几年的教训中深深体会到当前防除微粒子的主攻方向应是如何认真贯彻落实省丝绸公司及省蚕种公司有关蚕种质量管理的一系列文件,采取综防措施,加强企业

  • 标签: 微粒子病 胚种传染 蚕种质量 综防措施 蚕种公司 原蚕
  • 简介:桑花叶型(Mymv)病毒,亦称花叶型萎缩,过去在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发病严重,四川局部地方亦有发生。近年来在涪陵市发病严重,蔓延迅速。据调查1988年仅在李渡镇石马村三、四社零星发生,到1990年,迅速蔓延到三个区(李渡、珍溪、清溪)八个乡(金银、镇安、石象、石龙、李渡镇、中丰、大胜、清溪镇),株发病率高达

  • 标签: 花叶型 鉴定试验 李渡 社零星 田间调查 抗病品种
  • 简介:近些年来,在桑蚕种母蛾微粒子检疫中,显微镜观察样本时,视野里所能看到的微粒子孢子的数目很少、孢子密度极低。据研究认为,当样本中的微粒子孢子数目在3~10^3N.bmL-1以下时,镜检到孢子的概率接近于0。因此桑蚕种母蛾微粒子检验存在着因样本所带微粒子孢子数量极少而镜检不到的事实。为了防止漏检,提高检出率,我们创新无毒样本复检技术,该技术从2008年开始应用于三级原种的母蛾微粒子检疫,效果显著。2012年的复检结果统计,原原种复检检出率是0.10%,原种复检检出率是0.23%。

  • 标签: 三级原种 无毒样本 微粒子病 复检
  • 简介:采伐与桑青枯发生关系密切,不同采伐形式,发病率明显不同,高温期间挫(艹远)降枝,可促进病害的发生,这已经生产和试验证明.挫(艹远)(即摘顶,以下同)是我省桑树增产主要措施之一,如何兼顾产量与防病?从八〇年开始,我们应用带叶挫(艹远)、留叶采横枝收获法,探讨对减轻桑青枯发生的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三年来试验结果综合整理如下.

  • 标签: 桑青枯病 收获法 留叶采 防病效果 产叶量 荆桑
  • 简介:2008年11月27~28日,广东省蚕学会蚕病理生理学组在罗定市召开了“广东省蚕种生产微粒子防控技术研讨会”,来自省内产学研17家单位74位代表和省蚕学会姚宏中理事长和毛铿祖秘书长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上17位代表进行了交流,会议紧紧围绕我省蚕种生产中如何有效控制家蚕微粒子的发生展开了热烈的经验交流和学术讨论。会议由蚕学会蚕病理生理学组组长廖富菽教授作了动员,

  • 标签: 家蚕微粒子病 蚕种生产 技术研讨会 广东省 防控 病理生理学
  • 简介:今年上半年省内部分县市急报在一些蚕桑主产区出现大范围的白僵,有些甚至是全村爆发。根据对部分县市村镇和蚕农的初步调查了解,这些地区的白僵确实来势凶猛、发病急、受害面积大、为害程度深,给蚕农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

  • 标签: 广西 白僵病 爆发原因 发病规律 病原
  • 简介:本试验是对无土栽培桑树的方法和悬浮桑青枯病原菌液接种方法西方面进行研究。在温室中用泡沫塑料板槽加增氧滤水器,使营养液在槽内进行间歇性循环流动的设备中试验无土栽培桑树。同时研究以无土栽培桑树,在营养液里添加桑青枯病原菌的悬浮菌液中进行接种,使桑树诱发青枯。结果表明,在温室中用泡沫塑料板槽加增氧滤水器,使营养液在梢内进行间歇性循环流动的设备,能使槽内的营养液均匀,液温较为稳定,液中氧气充足,桑树生长良好。经无土栽培的桑树不同品种,待其成活后,再在营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桑青枯病原细菌,使营养液成为悬浮菌液,经这样自然接种,能诱使桑树发生青枯,并能较准确和快速地测定各桑树品种的抗病性能。

  • 标签: 无土栽培 桑青枯病 抗青枯病 接种法 增氧 营养液配方
  • 简介:人工核酸酶介导的基因组编辑(genomeeditingwithengineerednucleases)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手段,被《NatureMethods》杂志评为2011年的年度技术。家蚕的基因组编辑在研究家蚕功能基因、培育家蚕新型素材、家蚕生物反应器开发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西南大学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团队紧跟国际上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迅速在家蚕基因组编辑研究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2012年9月,该团队在《PLoSONE》杂志上公布了其利用近期发展起来的基因组编辑工具-TALE核酸酶技术(TALEN)实现对家蚕内源靶基因的可遗传敲除的研究成果,该论文发表以后受到国内外众多媒体的转载与评论,发表之后的短短一年时间内即被包括《NatRevMolCellBiol》、《GenomeRes》等高水平杂志在内的论文引用28次。随后,研究团队又围绕着建立高效的家蚕基因组编辑技术平台开展研究工作,建立了适用于家蚕基因组编辑的TALEN高效组装技术体系和活性检测平台。通过组装平台,研究人员可以高效的对人工设计的TALEN打靶载体进行组装。通过活性检测平台,研究人员可以便利地对组装的TALEN打靶载体的打靶效率进行评估,筛选高活性的TALEN打靶载体,这对提高对家蚕功能基因敲除,尤其是可遗传敲除的成功率有着重大意义。该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家蚕基因组编辑技术平台的完善和成熟,为实现家蚕功能基因的大规模敲除打下了坚实基础。相关研究论文“High-efficiencysystemforconstructionandevaluationofcustomizedTALENsforsilkwormgenomeediting”于2013年9月28号在国家权威杂志《MolecularGeneticsandGenomics》上在线发表(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38-013-0782-4)。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王峰、马三垣为论文�

  • 标签: 家蚕生物反应器 功能基因组 编辑技术 大学 西南 SILKWORM
  • 简介:桑树新品种选797是山东省蚕业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新品种。现已经过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认定。被山东省丝绸公司定为全省推广品种。选792的主要特点之一,即对桑黄化型萎缩有较强的抗性.本文即选792及一之濑对桑黄化型萎缩抗病力鉴定研究初报。对于桑黄化型萎缩抗病力鉴定,目前一般采用大田诱发法及媒介昆虫传毒法。这两种

  • 标签: 桑黄化型萎缩病 蚕品种 新一之濑 蚕业研究所 抗性鉴定 推广品种
  • 简介:这次会议是由省农工委、农科院和省丝绸公司联合召开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杨汝岱同志对蚕种工作的指示,落实目标责任制,尽快解决微粒子的危害问题,提高蚕种质量,满足需要。“七·五”期间是我省丝绸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时期,可以说是黄金时代,主要标志是生产发展,各项生产增产幅度较大,特别是蚕茧增加到268万担,增长48.9%;蚕种增加到700多万张,增长59%;工业总产值以10%的速度增长,加工体系基本形成,结构有所变化,丝织品产量增加

  • 标签: 丝绸公司 蚕种质量 微粒子病 蚕茧生产 工业总产值 危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