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本实验考察不同目数药筛所得的九节茶干膏粉体的吸湿性变化情况。方法采用25℃,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测定三种九节茶干膏粉体(24~65目,65~80目,80~100目)的吸湿速率与吸湿百分率;并根据25℃,三种九节茶干膏粉体各在四种不同相对湿度(RH)下的吸湿百分率,整理出吸湿平衡曲线以及CRH,最后以几何计算法验证。结果65~80目,80~100目的九节茶干膏粉体的吸湿速率和吸湿百分率均高于24~65目的九节茶干膏粉体。九节茶24~65目干膏粉体的CRH为63.8%,九节茶65~80目干膏粉体的CRH为63.5%,九节茶80~100目干膏粉体的CRH为63.2%.结论不同目数药筛所得的九节茶干膏粉体,粉碎得越细,越容易引起其吸湿性改变。制备颗粒时应适当调整三种粉体的比例。

  • 标签: 九节茶干膏粉 吸湿性 临界相对湿度 吸湿曲线方程 数据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常见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6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引导下取术中水肿息肉组织行细菌培养和常用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60例送检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菌株42株,其中G+菌株25株,表皮葡萄球菌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肺炎链球菌3株,G-菌株17株,肺炎克雷伯杆菌5株,流感嗜血杆菌、恶臭假单胞菌各3株;分离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其中对G+球菌敏感的抗生素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对G-菌敏感的抗生素依次为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氨曲南、左氧氟沙星。结论对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宜先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然后根据致病菌特点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物。如未能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应首选对革兰阳性和阴性需氧菌均有较高抗菌活性的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呋辛等,而亚胺培南等抗菌活性更强更广的抗生素则可作为严重鼻窦感染或鼻窦炎并发症的治疗选择。

  • 标签: 鼻息肉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 简介:愈疡Ⅱ号系我院在明*陈实功的传统方生肌玉红膏[1,2]的基础上,经多年临床摸索总结出的经验方,对褥疮、各型四肢溃疡及损伤后脓水将尽,肉芽生长缓慢疗效显著.但多年来愈疡Ⅱ号一直采用油膏剂,使用极不方便,易污染衣物且易出现皮肤过敏.为了便于使用,提高疗效,经剂型改革,将中药有效成分分散入透皮性较好的O/W型乳化基质中,使用方便,不污染衣物.现对乳膏的制备及动物安全性实验结果介绍如下.

  • 标签: 愈疡Ⅱ号霜 制备 动物实验 安全性实验 乳膏 中药
  • 简介:依据教师有关南药黎药的科研成果,加强药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改革。编写了两个分别应用于药物分析和天然产物化学的综合性实验,按照新药研发思路进行各门课程单个实验的整合形成综合性实验。近三年在海南医学院药学院药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实施,效果较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拓展对于植物药尤其是南药黎药的研究思路。

  • 标签: 南药黎药 特色研究 综合性实验 整合 实验改革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熊胆片对CCL4引起小鼠的肝损伤的治疗和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小鼠戊比妥钠所致的睡眠时间,对CCL4引起肝损伤小鼠肝中甘油三脂含量探讨其作用:结论该制剂可缩短小鼠戊比妥钠所致的睡眠时间,对CCL4引起肝损伤小鼠肝中甘油三脂含量,显示抑制作用,肝糖元含量增加。讨论复方熊胆片对实验性肝损伤有一定的治疗及保护作用。

  • 标签: 复方熊胆片 保肝作用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探求溶出度实验数据处理的简便方法.方法:采用EXCEL软件对溶出度实验进行数据处理、参数计算及溶出曲线的绘制.结果:利用EXCEL软件能够有效、正确地处理溶出度实验数据.结论:将EXCEL软件应用于溶出度实验数据处理中,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准确性及工作效率.

  • 标签: EXCEL 溶出度 数据处理
  • 简介:目的: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体内外实验研究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结果:清热痰咳颗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洋葱假单孢杆菌等临床致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MIC为0.0125g/m1),996g/kg剂量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5),16.6g/kg、49.8g/kg和99.6g/kg剂量组时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均有显著保护作用(P<0.05,P<O.01).

  • 标签: 清热痰咳 抗菌 抗病毒 实验药理
  • 简介:用家兔法和鲎试剂法对板蓝根注射液(201-2)灭活内毒素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药液与内毒素混合孵育可拮抗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抑制内毒素所致鲎试剂凝胶化,表明其对内毒素有直接的灭活作用。

  • 标签: 抗内毒素 板蓝根注射液 灭活作用 实验研究 活性 鲎试剂法
  • 简介:目的制备氟康唑脂质体凝胶,并研究其性质。方法以薄膜分散法制备氟康唑脂质体,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形态,粒度分布仪测定粒径,透皮吸收扩散池测定脂质体凝胶的透皮吸收。结果氟康唑脂质体的包封率为47.68%。脂质体粒径均匀,平均粒径为250±8nm。氟康唑脂质体凝胶的累积透过量(25.27%)低于非脂质体凝胶(36.72%),而脂质体凝胶的药物皮内滞留量(162±15μg·cm^-2于非脂质体凝胶(48±6μg·cm^-2结论氟康唑脂质体凝胶剂可显著提高药物的皮内滞留量,有望成为氟康唑的一种外用新剂型。

  • 标签: 氟康唑 脂质体凝胶 经皮渗透 体外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珍珠膏药效学及安全性。方法:以KM小鼠为模型进行抗炎、止痒、镇痛、经皮急性毒性实验;以豚鼠为模型进行急性皮肤刺激、多次给药皮肤刺激、皮肤致敏及经皮急性毒性实验;以雌性SD大鼠为模型进行肉芽肿实验及破损皮肤瘢痕实验。结果:皮肤刺激实验、皮肤过敏实验药物观察期间未见豚鼠皮肤有红斑和焦痂形成;破损皮肤瘢痕实验药物观察期间未见大鼠皮肤出现红斑和水肿,且其皮肤在2周内恢复;豚鼠和KM小鼠1d内以最大给药量(5000mg·kg^-1)经皮给予2次复方珍珠膏后,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复方珍珠膏具有抗炎、止痒、镇痛、抗增生的作用,外用无刺激性、过敏性及毒性,且不会造成皮肤瘢痕,预期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复方珍珠膏 肉芽肿实验 刺激性 过敏性 瘢痕实验
  • 简介:结合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教学的发展现状,对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综合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践进行探讨,为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实验教学 综合实验
  • 简介:目的:研究桑黄对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诱发大鼠肝损伤,辅以高脂、低蛋白复合饲料和一定浓度乙醇饮料,复制肝纤维化模型.用桑黄进行预防,观察其对血清中生化指标和胶原成分的影响.结果:桑黄能提高肝损伤大鼠的蛋白质合成能力,显著降低血清氨基酸转移酶水平和胶原成分含量.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预防组肝细胞变性减轻,肝脏纤维增生减少.结论:桑黄能减轻肝细胞损伤,预防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桑黄 肝硬化 氨基酸转移酶 胶原 中药药理学
  • 简介:社会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基于这种需要,学院成立了实验教学中心,将基础化学实验单独设为一门课程,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从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及创新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出发,建立了一套教学内容新颖,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例合理,循序渐进、层次分明、过渡自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培养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 标签: 基础化学实验 教学内容改革 “三基” 创新能力 协作能力 实验教学内容
  • 简介:实验室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视,分类收集是合理、高效处理与处置废弃物的前提和有力保障。担负药物研发任务的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实验室废弃物种类繁多,性质、数量差异较大,如果处置不当,不仅会威胁实验室及周边环境的安全,而且也威胁到研究人员自身的安全。需要制定适宜的实验室废弃物分类收集与处理处置的规章制度,控制有害废弃物的危害,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 标签: GLP实验室 废弃物 安全管理 分类收集
  • 简介:采用自制李克特量表调查学生对药动学虚拟实验教学的评价,思考药动学虚拟实验教学的改革。学生的整体评价较为肯定,认为药动学虚拟实验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个体参与性并改进课程教学,值得探索和推广。但在药动学虚拟实验教学中必须注意以"虚"补"实",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和传统实验技能的把握。同时必须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改进虚拟教学软硬件系统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保证药动学虚拟实验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虚拟实验 药动学 教学评价 李克特量表 实验教学
  • 简介:从药学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的发展沿革、课程定位、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特色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中国药科大学药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 标签: 药学 医学基础实验 教学体系
  • 简介:在传统生药学实验基础上,优选出最基础和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部分;对可实现定量操作的实验内容,结合显微鉴定方法及紫外光谱、高效液相方法等鉴定技术进行定量的实验设计研究.从各类中药的生药学鉴定、理化鉴定、中成药中生药含量测定三个方面实现定量实验设计.这种由定性到定量的实验教学设计,在强化生药学基础实验基础上,让学生具备对生药质量“定量”控制及其品质评价的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

  • 标签: 生药学 实验教学 定量 设计改革
  • 简介: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柴胡皂苷d对小鼠灌胃给药最大给药量和腹腔给药半数致死量的急性毒性研究,均连续观察14天。结果按柴胡皂苷d重量计算,柴胡皂苷d灌胃给药的最大给药量为770.47mg·kg^-1·d^-1,腹腔给药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62.338mg·kg^-1·d^-1,95%可信限为53.703-70.966mg·kg^-1·d^-1。柴胡皂苷d对小鼠灌胃给药,小鼠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安静、伏卧不动,即而出现呼吸急促、眼睑下垂、毛发乍起现象,但未见死亡。柴胡皂苷d对小鼠腹腔注射给药,死亡小鼠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安静怠动,即而出现走路不稳、呼吸急促、眼睑下垂、毛发乍起、间歇性抽搐、神经抑制而死亡。存活小鼠在14天观察期内体重增长缓慢,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死亡小鼠解剖观察,有肝脏病变,余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腹腔注射柴胡皂苷d的小鼠急性毒性大,毒性反应强烈,证实了柴胡皂苷d是柴胡总皂苷和柴胡产生毒性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其体内蓄积毒性的"量-时-毒"关系以及在体内、外的生物转化过程,毒性作用部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柴胡皂苷D 小鼠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