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8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生招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医学研究生的年平均供需比愈发严峻。我院是以神经科学为重点的大型综合型医院,近年来,神经学专业研究生的就业人数逐年递增,目前神经学专业研究生分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培养形式,相应的培养方向分别为侧重基础研究和临床技能。大多数研究生在毕业后都从事临床相关工作,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生相对较少。如何拓宽神经学专业研究生就业途径,更好地帮助他们合理定位,实现学有所用,人尽其才,做到高质量就业,是目前我们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神经病学研究生 就业 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在治疗脑血管病人抑郁症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经多模式方法诊断(MMADD)的PCD患者25例,早期进行心理评估。康复护理并配合药物治疗的方法,12周后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12周后23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2例中度抑郁。结论及早采用心理护理能有效治疗脑血管病后抑郁症。

  • 标签: 脑血管病 抑郁症 心理护理 治疗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提高对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cerebralautosomaldominantarteriopathywithsubcorticalinfarctsand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的认识.方法对2003年4月7日收治的1例CADASIL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皮肤活检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偏头痛、记忆力下降,头部MRI检查可见皮质下梗死、脑白质变性;皮肤活检电子显微镜显示小血管内皮下出现嗜锇酸颗粒.结论对出现反复发作性偏头痛的中年人,MRI检查示皮质下白质或基底节区长T1、长T2异常信号,应高度怀疑为CADASIL,需进一步行皮肤活检及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 标签: 皮质下梗死 白质脑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MRI检查 皮肤活检 基因检测
  • 简介:帕金森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性症状为特征。事实上,帕金森的非运动性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皮脂溢和多汗是帕金森病患者两个常见的非运动性症状,然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试图总结归纳现有的研究成果,就帕金森皮脂溢和多汗的流行学,两种症状与疾病的相关性及其发病机制等内容作简要综述。

  • 标签: 帕金森病 皮炎 脂溢性 多汗症 综述文献
  • 简介:本刊是新兴的专业医学媒体形式,既有传统的纸质媒体版,又有对应的光盘版以承载更为丰富的影像资料,便于读者直观地阅读各种影像图片、病理片、动态地观摩手术过程并可以生动地展现有启发意义的病例讨论及查房过程,从而充分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习惯。

  • 标签: 脑血管病 电子版 稿件 视频 征集 杂志
  • 简介:急性颅脑损伤是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也是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伴随社会的发展。头部创伤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据McNair在1999年统计,全球颅脑损伤的发生人数占所有创伤人数的六分之一,每年车祸、坠落、袭击、运动造成颅脑损伤约七百万人。对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病率、死亡率、诊疗、治疗、护理以及预防,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学观察、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提高急性颅脑损伤的预防和救治水平。

  • 标签: 颅脑损伤 流行病学
  • 简介:由国际帕金森及相关疾病研究委员会(APRD)、KENES国际医疗会议公司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科承办的第19届国际帕金森及相关疾病大会(the19thWorldCongressonParkinson’sDiseaseandRelatedDisorders),拟定于2011年12月11—14日在上海市召开。每两年一届的国际帕金森及相关疾病大会是全球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帕金森学术盛会。

  • 标签: 帕金森病 相关疾病 国际 PARKINSON 上海交通大学 瑞金医院
  • 简介:伴随大脑皮质路易小体(LB)形成的痴呆即被定义为路易体痴呆(DLB),其临床特征为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幻视和帕金森症候群。路易体痴呆在所有痴呆类型中约占20%,而在帕金森(PD)患者中,近30%也最终发生痴呆即帕金森痴呆(PDD)。帕金森痴呆的病理改变与路易体痴呆极为相似,因此不断有争论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痴呆是否为同一种疾病?或是同种疾病的不同阶段?

  • 标签: LEWY体病 痴呆 帕金森病 综述文献
  • 简介:本刊是新兴的专业医学媒体形式,既有传统的纸质媒体版,又有对应的光盘版以承载更为丰富的影像资料,便于读者直观地阅读各种影像图片、病理片、动态地观摩手术过程并可以生动地展现有启发意义的病例讨论及查房过程,从而充分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习惯。基于以上特点,目前杂志正在广泛征集视频文件及临床案例,欢迎各位愿意交流的作者进行视频文件的投稿。采用DV录下您认为有意义的场景并写下简单的背景资料即可。您也可以成为教育片中的主角,让更多的同行认识及了解您,分享您认为成功的临床经验。欢迎大家积极来稿。

  • 标签: 视频文件 脑血管病 征集 杂志 电子版 稿件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主办,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和承办的第13届中华脑血管论坛于2005年12月17日在南京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和治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樊东升教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刘新峰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华扬教授和缪中荥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建康教授和胡锦清教授分别做了题为“颈动脉狭窄的病因、病理学和内科治疗”、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南京军区 第13届 论坛 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瑞金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病人社区康复与防治一体化对防止精神病人复发是重要措施之一。方法采取点到线的管理方法,使患者复发率降到最低限度。结果通过从点到线的管理,充分发挥医生,家庭在防治精神病人病情复发,恶化,衰退的作用。结论防治一体化是目前防治精神病人复发的重要措施,是使复发率降到最低限度的可靠办法,也是精神病防治医生,在病人出院前的工作重点。

  • 标签: 精神病 社区康复 防治措施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环境因素对帕金森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研究变量包括居住环境,工作环境及饮用水等.结果病例组44例,对照组36例.在众多的环境暴露因素中,病例组中喝井水的比例(50%)和接触过化肥的比例(18.1%)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分别是χ2=5.15,P=0.02和χ2=5.15,P=0.03,其他的环境暴露如农药的接触,种农作物,合成树脂的接触以及居住在农村等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了居住在农村和用井水的相互作用发现,居住环境和饮井水之间无交互作用,即χ2=1.48,P=0.22和χ2=1.11,P=0.29,喝井水与PD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以未曾饮用井水作为参照,饮用时间<9年是其4.1倍(OR=4.1,P<0.01),饮用时间10~20年时OR=1.13,饮用时间>20年OR=1.17,随着饮用时间的延长,这种关系有所减弱,但危险性仍高于未曾饮用井水者.结论环境因素中井水的饮用与PD的发病可能有关.

  • 标签: 居住环境 工作环境 帕金森病 PD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收治的18例发作性睡病患者资料,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8例发作性睡的患者均有日间过度思睡(100%),1例(0.6%)存在猝倒发作,1例(0.6%)存在睡眠幻觉,1例(0.6%)存在睡眠呼吸暂停。所有患者动态脑电图及头颅MRI均未见异常。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和多次小睡实验(MultipleSleepLatencyTest,MSLT)监测显示睡眠潜伏期均≦5min,均出现2次或2次以上睡眠开始于REM睡眠。结论:不可抗拒的日间过度思睡是发作性睡病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PSG和MSLT检查在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发作性睡病 多导睡眠监测 临床特征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下多靶点联合毁损脑内核团治疗难治性精神的效果。方法对82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分类实施立体定向不同靶点组合毁损治疗。结果本组82例患者经颅内多靶点联合毁损后,显效28例,有效4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2.9%(68/82),术后智力均无变化。术后并发症包括高热4例,小便失禁12例,缄默9例及摸索7例,经对症处理后2~21d恢复。结论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毁损是治疗难治性精神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立体定向 难治性精神病 多靶点联合毁损治疗
  • 简介:本刊是新兴的专业医学媒体形式,既有传统的纸质媒体版,又有对应的光盘版以承载更为丰富的影像资料,便于读者直观地阅读各种影像图片、病理片、动态地观摩手术过程并可以生动地展现个别有启发意义的病例讨论及查房过程,从而充分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习惯。

  • 标签: 脑血管病 电子版 稿件 视频 征集 杂志
  • 简介:脑梗死是脑血管与脑组织的共。近年来,国际国内大量报道主要集中在对于血管的研究上,几乎没有关于脑梗死灶内不同脑组织细胞成分损伤所产生的相关临床症状的研究。脑梗死是由于血管闭塞造成脑内胶质细胞、神经细胞以及神经纤维的坏死产生。不同区域存在细胞种类是有区别的,

  • 标签: 脑梗死 神经胶质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报告VonHippel-Lindau3家系临床特征并综述该病与神经系统相关病变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方法对中国人VonHippel-Lindau3家系进行流行学调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家系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结论VonHippel-Lindau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可累及多个器官,随着医学影像学、基因检测和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VonHippel-Lindau与神经系统相关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VonHippel-Lindau病家庭联盟的建立可能会为VonHippel-Lindau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相互支持帮助提供有益的平台。

  • 标签: Hippel—Lindau病 成血管细胞瘤 内淋巴囊 肿瘤 遗传性疾病 基因 显性
  • 简介:本刊是新兴的专业医学媒体形式,既有传统的纸质媒体版,又有对应的光盘版以承载更为丰富的影像资料,便于读者直观地阅读各种影像图片、病理片、动态地观摩手术过程并可以生动地展现个别有启发意义的病例讨论及查房过程,从而充分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习惯。

  • 标签: 脑血管病 电子版 稿件 视频 征集 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