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1 个结果
  • 简介: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重要病原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敏感革兰阳性菌有效,且对非典型病原体也有较好疗效,被广泛用于治疗CAP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经验治疗。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问题也随之成为全球性问题,近10年来逐年加重,以亚洲国家(地区)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最为严重。本文就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现状、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耐药
  • 简介:随着细菌耐药性日益加剧,传统四环素类药物,诸如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临床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omadacycline是一种新型9-氨甲基环素类药物(PTK0796),为米诺环素基础上进行化学基团修饰后得到半合成化合物,目前正处于三期临床试验准备阶段。

  • 标签: 四环素类药物 药效学 体内外 米诺环素 细菌耐药性
  • 简介:目的了解大连2所医院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中介导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流行情况,并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耐阿米卡星革兰阴性杆菌134株。PCR法筛选2种甲基化酶基因armA及rmtB;PCR产物进行测序。质粒提取、接合试验及转化试验确定armA及rmtB基因定位。琼脂稀释法测定阳性菌株、结合子和转化产物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3种氨基糖苷抗生素MIC值。结果134株耐药菌株中,21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armA基因,5株大肠埃希菌和5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rmtB基因。质粒抽提试验及接合试验rmtB阳性菌获得成功。接合子及转化产物DH5a(pMDarmA)均获得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特性。结论大连2所医院检测到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和rmtB阳性菌株。armA基因存在于鲍曼不动杆菌中;rmtB基因位于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质粒上。armA和rmtB可以导致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水平耐药。

  • 标签: 革兰阴性菌 氨基糖苷类 16S rRNA甲基化酶 ARMA rmtB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MBL)携带情况及型别特点,并探讨进行金属酶筛选简便方法。方法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2-巯基乙醇纸片与EDTA纸片协同试验筛选产MBL菌株,并对MBL基因进行PCR和序列分析。结果45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用2-巯基乙醇纸片协同试验阳性3株,EDTA纸片协同试验阳性4株,经PCR验证均为阳性,除此之外,还有1株PCR阳性而2种纸片协同法都没有筛选出来。其中2-巯基乙醇纸片协同试验筛选灵敏度为60%,特异度为95%,准确率为95%,EDTA纸片协同试验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97%,准确率为97%。引物IMP扩增阳性4株,VIM扩增阳性1株,PCR产物纯化测序后发现IMP均为IMP-1型而VIM为VIM-2型。结论用EDTA协同试验法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MBL筛选简单有效,可用来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作为产MBL铜绿假单胞菌初筛试验。分型研究表明我院流行铜绿假单胞菌以产IMP-1型为主。

  • 标签: 碳青霉烯类 金属酶 铜绿假单胞菌
  • 简介:目的了解本院分离肺炎链球菌对泰利霉素等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对本院2005--2007年从各种临床标本收集97株肺炎链球菌,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测定这些菌株对泰利霉素等3种新近上市和其他7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结果97株肺炎链球菌对泰利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率均为100%,对喹奴普丁-达福普汀也未发现耐药菌株,只是有18.8%菌株表现为中介。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如下:对红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氯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60.8%、58.8%、0%、2.1%、12.8%和64.5%,对青霉素敏感率为85.6%。结论本院尚未用于临床3种新近上市抗菌药物泰利霉素、利奈唑胺和喹奴普丁-达福普汀,对本院分离肺炎链球菌有良好体外抗菌活性。而上述细菌对红霉素、林可霉素以及四环素有较高耐药性。

  • 标签: 泰利霉素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4-2015年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350株流感嗜血杆菌分布、产β内酰胺酶情况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按照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4年标准进行药敏检测和结果判断。使用WHONET5.6和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常见合并其他病原感染。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53.1%,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耐药率最高,为76.9%,对环丙沙星、头孢唑肟、氯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阿奇霉素、头孢克洛、氨苄西林敏感率分别为99.1%、98.9%、95.4%、88.3%、87.7%、74.9%、65.4%、56.6%、46.0%,未检出对头孢曲松、美罗培南不敏感流感嗜血杆菌。结论儿童分离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阳性率很高,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主要机制,其高产酶特点使氨苄西林不能作为临床一线用药。流感嗜血杆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耐药率最高,对β内酰胺类以外抗菌药物,最敏感是环丙沙星,其次为氯霉素。

  • 标签: 儿童 流感嗜血杆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临床特点,以期为早期预防和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4月收治住院7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相关资料,对患者肺部感染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病原菌分布、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以表现为正常,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高,影像学提示以双肺感染较常见,常见病原菌是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发生肺部感染易感因素主要是:粒细胞缺乏、Ⅲ期多发性骨髓瘤、合并症。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临床症状多样;其易感因素主要是机体免疫力低下;常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在病原菌未检出前,经验使用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或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进展。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肺部感染 粒细胞缺乏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儿科临床分离A族β溶血性链球菌对抗生素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05—2008年5所不同地区儿童医院临床分离A族β溶血性链球菌371株,对上述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PCR方法检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四环素耐药基因。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高达94.0%以上,MIC50与MIC90均大于512mg/L;克林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6.9%、90.6%和3.5%;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头孢他啶敏感率则为100%。在371株分离菌中观察到6种耐药谱,其中以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联合耐药为主,占85.7%(316/378),其次为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克林霉素耐药,占6.5%(24/371)。2007—2008年191株红霉素耐药株中,ermB阳性菌株占分离株总数95.8%(183/191),ermTR4.2%(8/191),无mefA阳性株。tetM阳性株占91.1%(174/191),tetO阳性占0.5%(1/191)。结论我国儿科临床分离A族β溶血性链球菌以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为主,ermB和tetM耐药基因常同时存在。

  • 标签: A族Β溶血性链球菌 耐药谱 药敏试验
  • 作者: 徐兴亮
  • 学科: 医药卫生 > 治疗学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 第3期
  • 机构:屏山县中医医院急诊科,四川 屏山 645350
  • 简介:目的:探究微创痔疮手术治疗痔疮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3月严重痔疮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中实施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试验组则实施微创痔疮手术治疗,分析2组痔疮患者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差异性。结果:试验组严重痔疮患者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痔疮患者接受微创痔疮手术治疗,可降低患者手术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且可缩短患者手术用时和康复时间,意义重大。

  • 标签: 微创痔疮手术;痔疮;并发症
  • 简介:目的了解淮北3所医院临床分离36株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钝化酶(AME)基因存在情况。方法采用MIC法测定临床分离菌株对3种氨基糖苷类及其他11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所测菌株中9种AME基因。结果36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2.2%、70.3%和81.1%;27株(75.0%)检出AME基因,ant(3″)-Ⅰ、aac(6′)-Ⅱ、aac(6′)-Ⅰ、aac(3)-Ⅱ和ant(2″)-1检出率分别为63.9%、58.3%、50.0%、38.9%和36.1%,未检出aac(3)-Ⅰ、aac(3)-Ⅲ、aac(3)-Ⅳ、aph(3′)Ⅳ基因。结论淮北3所医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严重,AME携带率高且基因型分布有明显地区

  • 标签: 多重耐药 氨基糖苷类 基因
  • 简介:目的评价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肠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多重耐药细菌对米诺环素、替加环素敏感性。结果多重耐药155株鲍曼不动杆菌,99株(63.9%)对米诺环素敏感,39株(25.2%)对米诺环素耐药,17株(11.0%)对米诺环素中介。75株多重耐药MRSA,50株(66.7%)对米诺环素敏感,20株(26.7%)对米诺环素中介,5株(6.7%)为耐药株。93株多重耐药屎肠球菌中36株(38.7%)对米诺环素敏感,57株(61.3%)对米诺环素耐药。39株粪肠球菌中25株(64.1%)对米诺环素敏感。75株MRSA对替加环素100%敏感,132株肠球菌100%敏感。5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和4株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不动杆菌全部对替加环素敏感,MRSA和肠球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为100%。结论替加环素对米诺环素耐药肠球菌和MRSA有很好体外抗菌活性,替加环素对米诺环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抗菌活性也不理想。

  • 标签: 米诺环素 替加环素 多重耐药菌
  • 简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MALDI-TOFMS)是近年发展起来一种新型软电离质谱技术,目前不但应用于肿瘤、风湿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诊断,还可用于微生物鉴定,为微生物鉴定带来了革命变化。

  • 标签: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诊断新技术 病原菌诊断
  • 简介:目的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防突变浓度(MPC),并探讨其与药动学参数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4种抗菌药物对25株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MIC值,计算MIC50和MIC90值;采用新鲜制备1010CFU/mL菌液测定MPC值,计算MPC50、MPC90和MPC/MIC比值,并探讨MPC值与药动学参数关系。结果2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中,莫西沙星MPC值较低,MPC范围在0.5~2mg/L,MPC50和MPC90值分别为1mg/L和2mg/L,以400mg每日1次药动学参数计算莫西沙星Cmax/MPC90、AUC/MPC90分别为2.2和19.7;左氧氟沙星MPC范围在2~4mg/L,MPC50和MPC90值分别为2mg/L和4mg/L,在左氧氟沙星3个剂量组中500mg组Cmax/MPC90、AUC/MPC90明显高于200mg与300mg组,分别为1.9和9.6。结论莫西沙星400mg每日1次、左氧氟沙星500mg每日1次给药方案有望防止肺炎链球菌突变发生。

  • 标签: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肺炎链球菌 防突变浓度
  • 简介:替加环素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时氨酰环素类约物。本研究用补充组氨酸蛋白2培养基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检测盂加拉国66株镰状疟原虫临床分离株对替加环素敏感性。替加环素50%和90%抑虫浓度分别是699nmol/L(95%可信区间为496~986)和5905nmol/L(95%可信区间为4344~8028)。结果表明替加环素自身具有高度抗疟活性,且其抗疟活性与传统抗疟药物无明显关系,提示替加环素有不同作用机制.与其他抗疟药不存在交叉耐药。

  • 标签: 替加环素 甘氨酰环素 抗疟活性 抗菌药物 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广谱抗菌活性
  • 简介:长期以来,万古霉素是治疗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感染金标准。但近年来已出现对万古霉素不敏感和耐药MRSA菌株,万古霉素在治疗上述感染中地位需要重新评估。无论门诊患者还是住院患者中,MRSA所致感染迅速增加,已成为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之一。重症MRSA感染患者病死率显著增高,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 治疗 选用药 MRSA菌株 万古霉素
  • 简介:目的检测血液分离肺炎克雷伯菌高黏液(HM)表型、荚膜血清型及主要毒力基因,并测定其生物膜形成情况。方法收集血源性肺炎克雷伯菌82株,黏液丝试验检测HM表型。PCR筛查6种常见高毒力荚膜血清型(K1、K2、K5、K20、K54、K57)和7种常见毒力基因(rmpA、rmpA2、aerobactin、mrkD、iroN、magA、wcaG),利用微孔板法检测生物膜形成。毒力分数(毒力基因个数)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率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82株血源性肺炎克雷伯菌中,黏液丝试验阳性占31.7%(26/82),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菌株阳性率为40.2%(33/82),二者均阳性24株,阳性率为29.3%(24/82),毒力分数第50百分位数P50为2。HM表型与非HM表型菌株中高毒力荚膜血清型检出率分别为92.3%(24/26)和16.1%(9/56),毒力分数P50分别为5和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菌株毒力分数P50为5.5,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菌株中,K1/K2/K57型毒力分数与K5/K20/K54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M表型菌株和非HM菌株形成生物膜阳性率分别为50.0%(13/26)和73.2%(41/5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菌株形成生物膜阳性率为60.6%(20/33),不同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中,K54菌株形成生物膜能力最强,阳性率为6/8。结论致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存在多种强毒力和(或)生物膜阳性菌株,必须高度重视,避免广泛流行。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高黏液表型 荚膜血清型 毒力 生物膜
  • 简介:目的通过在体外复制烟曲霉生物膜模型,研究绿原酸(chlorogenicacid,CRA)、异绿原酸(isochlorogenicacid,IRC)对生物膜影响。方法选取临床分离烟曲霉构建体外生物膜模型,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将菌株分为空白对照组、CRA实验组(1024mg/L、512mg/L、256mg/L),IRC实验组(1000mg/L、500mg/L、250mg/L),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SEM)、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1aserconfocalscanningmicroscope,CLSM)定性观察生物膜;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生物膜量。结果37℃培养24h烟曲霉形成早期生物膜,48h形成成熟期生物膜。SEM及CLSM观察到实验组烟曲霉生物膜均较其相应空白对照组空洞、稀疏,但菌丝未见明显减少,死活菌数也无明显差别。CRA、IRC实验组早期结晶紫半定量结果为1.05±0.19、1.14±0.26、0.99±0.14、1.39±0.06、1.41±0.06、1.60±0.04,均少于空白对照组1.91±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CRA、IRC实验组晚期结晶紫半定量结果为2.25±0.05、2.27±0.05、2.31±0.03、2.26±0.02、2.27±0.02、2.29±0.04,少于空白对照组2.36±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A、IRC对体外烟曲霉生物膜形成有抑制作用。

  • 标签: 烟曲霉 生物膜 绿原酸 异绿原酸
  • 简介:目的了解淮北地区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羧苄西林酶(CARB)基因携带情况及其基因检测。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并作药敏试验;采用PCR法筛检出铜绿假单胞菌CARB基因,用DNA测序法对阳性扩增产物测序分型。结果通过药敏试验筛检出36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其中9株携带CARB基因,检出率为25.0%。经DNA测序并进行BLAST比对,确定基因型为CARB-8型。结论淮北地区临床样本中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携带CARB-8型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率为25.0%,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 CARB-8基因
  • 简介:目的分析1株临床分离携有多重耐药基因盒整合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性。方法应用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对整合子进行检测及分型,用长片段PCR(Long—PCR)扩增整合子可变区并进行DNA测序,分析整合子可变区含有的耐药基因。同时应用PCR扩增金属酶基因和oprD2基因。结果该株铜绿假单胞菌PA27携带Ⅰ类整合子,其可变区大小为3.0kb,含有编码对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经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分析(BLAST),确定为一种新型基因盒组合形式:aac(6’)-Ⅱ-cm1A8-OXA-10,GenBank登录号为EU708817。oprD2基因检测阳性,未检出IMP-1、VIM-2和IMP-2型金属酶基因。结论该地区首次报道携带新型基因盒组合形式Ⅰ类整合子铜绿假单胞菌,并携有多重耐药基因,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整合子 基因盒 多重耐药
  • 简介:目的了解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分离株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生物检验报告系统统计分析金葡菌分离株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比率,并分析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对主要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结果共分离到647株金葡菌,其中MRSA194株,占29.98%。MRSA和MSSA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和呋喃妥因均100%敏感,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阿米卡星、青霉素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SA对大多β内酰胺类药物及其含酶抑制剂、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MSSA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葡菌儿童临床感染形势严峻,MRSA和MSSA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明显,儿童金葡菌相关性感染可根据病情及参考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