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音乐治疗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随机分为医教结合干预的对照组以及加用音乐治疗的观察组。对比两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心理状态评估(参考心理教育评估量表第三版——PEP-3)、发育状态评估(参考Gesell发育量表)。结果治疗前两组儿童PEP-3、Gesell评分结果对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对比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儿童指标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教结合联合音乐治疗可以综合提高患儿的社交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推行价值。

  • 标签: 音乐治疗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康复训练 社会适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思考与探索用儿童药物利用指数评价儿科用药剂量合理性的方法;方法以韩璐等人根据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提出的儿童药物利用指数为依据,总结了儿童药物利用指数公式形成中的五点因素,如年龄、体重、病种、病情、联合用药等,就儿童用药剂量的评价标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果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及不同因素在不同阶段的权重,形成了完善的评价体系;结论当前儿童药物利用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因素,尤其是在药剂量的使用中更是如此。利用儿童药物利用指数可以规范儿童药物的使用。

  • 标签: 儿童药物利用指数 儿科药剂量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epneumonia)的方法。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省儿童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74例患有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的儿童,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术,并且在常规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观察组采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8.23±1.01、体温下降时间5.54±2.01、咳嗽停止时间3.24±1.25、肺部特征消失4.77±1.02,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0.14±1.23、体温下降时间10.14±1.23、咳速停止时间5.77±1.56、肺部特征消失时间6.22±1.78;观察组治愈总效率34(37/90.2%)较对照组治愈总效率29(37/81.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方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都有疗效,但采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疗效更佳,可有效率的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儿童肺炎支原体 肺炎 红霉素 阿奇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到本院进行诊治的所有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当中随机选取其中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的12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120例患儿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60例对照组和60例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的60例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的60例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昼夜咳嗽评分和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儿的昼夜咳嗽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昼夜咳嗽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进行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有效的减轻患儿昼夜咳嗽的频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株洲市门诊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铅中毒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对株洲地区儿科门诊的1000例1月至14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其静脉血铅水平和血清铁、钙、铜、镁、锌含量。结果(1)门诊儿童血铅水平平均为95.8±48.4μg/L,≥100.0μg/L者检出率达25.9%。(2)逐步回归分析血铅水平与全血钙、镁、锌、铜、铁含量呈负相关。(3)logistic回归分析母亲年龄较大、常补充钙/铁/锌制剂、常食用乳类和乳制品、散居是儿童血铅含量≥100μg/L的保护因素。母亲文化程度低、父亲吸烟、男童、常在交通繁忙地带散步/玩耍、进食前几乎不洗手、常咬文具/玩具、常食爆米花、常吸吮手指/啃手指甲、常玩橡皮泥、常服中草药、经常饮用罐装饮料、住所距离主干道较近、居室有墙皮脱落、住所楼层较低、大年龄儿童儿童血铅含量≥100μg/L的危险因素。结论株洲市门诊儿童血铅水平≥100.0μg/L检出率仍较高,当地政府和社会应以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营养干预、普及健康教育、落实行为指导为切入点,减轻儿童铅暴露及其危害。

  • 标签: 儿童 血铅水平 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2月1日至2018年2月1日本中心接种麻疹疫苗的500例儿童,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6.5%,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67%,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实施针对性护理,临床效果优越,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接种麻疹疫苗 儿童 针对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与肺炎支原体(MP)联合检测在儿童呼吸道疾病间的应用价值和相关性,及为预防和控制高发季节呼吸道合胞病毒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儿童感染患者,联合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与肺炎支原体,并对检测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20例患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与肺炎支原体联合检测总感染率为35.45%;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的总感染率分别为16.36%与17.27%;双重感染率为1.82%;在五种常见呼吸道疾病中,支气管肺炎和急性支气管炎感染率最高;在五组不同年龄段患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与肺炎支原体以1~5岁感染率最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与肺炎支原体主要引起支气管肺炎,其次是急性支气管炎;但是两者的高发流行趋势相反;呼吸道合胞病毒容易感染5岁以下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易感染1~10岁的儿童;两者的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检出率,弥补了双重感染检查中容易出现的漏检。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支原体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儿童病毒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98例儿童病毒性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49例,联合组4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治疗,联合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汤剂清肺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P<0.05);联合组咳喘咳痰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能够改善临床疗效,及时缓解患者相关症状,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儿童病毒性肺炎 治疗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特点,研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符合DSMⅣ-TR诊断标准的神经内科门诊84例多发性抽动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应用静灵口服治疗,对照组42例应用口服泰比利片治疗,2组均接受4个月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灵口服液对比泰比利片可明显改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预后效果好

  • 标签: 多发性抽动 静灵口服液 泰比利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0.5%左氧氟沙星与0.3%氧氟沙星治疗儿童细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0.3%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则实施0.5%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细菌性角膜炎患儿的疗效情况。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对比0.5%左氧氟沙星与0.3%氧氟沙星治疗儿童细菌性角膜炎的效果,0.5%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效果较为优异,能有效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改善,还能大幅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 细菌性角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与二线抗结核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耐药结核病患儿35例临床资料,选取时间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探究分析二线抗结核在儿童耐药结核病中的临床疗效及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我院收治的240例结核病患儿中耐药结核病病例仅占14.58%(35/240),35例患儿中结核接触史明确者占62.85%(22/35),耐药结核治疗有效率为85.71%(30/35),服药不良反应发生率11.42%(4/35)。儿童耐药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例数与以往2013~2016年同期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儿童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效果良好,接受二线抗结核治疗的患儿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儿童耐药结核病 临床特点 二线抗结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顺尔宁)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及对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治疗效果、肺功能变化、症状改善情况及患儿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哮喘的治疗过程当中,联合孟鲁司特钠的治疗效果理想,能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顺尔宁 儿童哮喘 疗效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3-6岁)静脉血血常规参考区间,为儿童体检健康评估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迈瑞BC5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对1965例体检正常的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静脉血血常规检测,对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红细胞比容(Hct)等8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性别、年龄分8组进行检验,得出各项参数的参考区间。结果经Z检验,除了不同性别组平均红细胞容积和不同年龄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外,其他各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性别组平均红细胞容积和不同年龄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组间均数与总体区间均数间相差<25%,不建议分组,上述各组各项参数合并后白细胞为4.8~9.8×109/L,红细胞为4.1~5.3×1012/L,血红蛋白为111~141g/L,平均红细胞容积为80~91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为26-30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为309~338g/L,血小板为181~392×109/L,红细胞比容为0.35~0.43L/L。本次调查分析的结果与WS/T405-2012中的参考区间差异明显,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参考区间高于WS/T405-2012,其余项目参考区间均低于WS/T405-2012。结论学龄前儿童(3~6岁)与成人血常规参考区间有明显差异,不同地区应建立独立的儿童血常规参考区间,为儿童体检提供准确评估依据,建立时应考虑到性别、年龄、仪器、试剂、质量控制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参考区间 血常规 学龄前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针对儿童牙病患儿分别以樟脑酚、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牙科门诊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接收的患儿童牙病的80例患儿,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对本组患儿开展随机分组,共两组参考组共40例,确诊后以樟脑酚用药治疗;治疗组共40例,确诊后以氢氧化钙糊剂用药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及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且观察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参考组患儿开展对照分析发现,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儿童牙病患儿以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较樟脑酚更为优秀,值得借鉴。

  • 标签: 儿童 牙病 氢氧化钙糊剂 樟脑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和方法。方法丙种球蛋白不敏感24例为研究组,在抽选24例对丙种球蛋白不敏感患者为参照组。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不存在明显差距(P>0.05),但两组患者的白蛋白存在一定差距(P<0.05)。治疗前、后相比较,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指标不存在明显差距(P>0.05);而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存在一定差距(P<0.05)。结论男性发生率以及冠状动脉发生率是儿童注射丙种球蛋白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对不敏感川崎病患者开展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治疗 儿童静脉注射 不敏感川崎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在预防儿童龋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共选取于2017年3月份至2018年2月份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共11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儿童各55例,对照组采用窝沟封闭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治疗方法。结果窝沟封闭脱落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龋齿复发及领面龋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龋均值对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治疗方法,降低了儿童窝沟封闭脱落发生概率,龋齿复发及领面龋发生率大大下降,龋均值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应在儿童龋齿治疗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窝沟封闭术 氟保护漆 儿童龋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性,为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116例(急性发作组)资料,以性别、年龄配对,选择同期116例哮喘缓解期患儿作为对照,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及相关指标,记录喘憋缓解时间,采用Pearson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急性发作组MP感染率为50.86%,缓解组为23.28%(P<0.05)。哮喘急性发作患儿MP阳性组喘憋缓解时间长于阴性组,FEV1%低于阴性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IgE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MP与哮喘急性发作高度相关(r=0.817),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IgE和症状缓解中度相关(r=0.769、0.714、0.797),与FEV1%呈负相关(r=-0.324)。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MP感染密切相关,可加重病情,影响预后。因此建议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MP检测,阳性患儿给予针对性治疗以提高预后。

  • 标签: 儿童 肺炎支原体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1)和峰值呼吸流速(PE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 儿童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接受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时的体位固定技术。方法此文分析资料是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本医院收入行全脑全脊髓放疗的11例患儿,全部患儿的体位固定技术均采取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垫,分析患儿放疗之前及之后各方向体位移动范围和体位误差。结果患儿行全脑全脊髓放疗之前及之后的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纵向方向体位移动范围分别是0.1mm-0.5mm、0.1mm-1.0mm、0.1mm-1.0mm,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纵向方向体位误差分别是(0.3±0.1)mm、(0.3±0.1)mm、(0.3±0.1)mm。结论对全脑全脊髓放疗的儿童采用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垫的体位固定技术呈现较优临床效果,能够明显减少体位误差,提升体位固定准确性。

  • 标签: 儿童 全脑 全脊髓 放疗 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垫体位固定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用人性化护理探讨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观察组患儿进行包括人性化护理在内的常规临床护理,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记录患儿干预后护理效果和健康教育效果,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康复情况,分析人性化护理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结果护理过程结束后,两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干预后护理效果和健康教育效果各项指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入选患儿的护理效果和健康教育效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取人性化护理,能提高患儿抵抗力和治愈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儿童 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