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支持与干预护理试验效果。方法:以产后抑郁症患者展开研究,患者入院治疗时间段介于2021年4月-2023年3月,按照盲抽法随机抽取100例并划分为两组,每组各纳入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则再结合心理支持与干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展开护理干预前评分值均衡可比,P>0.05,但在展开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值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降幅更明显,即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症改善效果更佳,P<0.05;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4%(47例),显著高于对照组80%(40例),P<0.05。结论: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支持与干预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抑郁症状,促进心理健康的恢复,而且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心理支持  干预护理
  • 简介:摘要:临床试验用药品的生产特殊性决定了其生产管理不能完全照搬商业化药品GMP管理模式,必须建立起一个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兼顾临床试验用药品的生产具有特殊性和不确定因素,规范临床试验用药品生产。本文结合临床试验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特点与现状,深入分析了临床试验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问题,阐明生产质量的关注要点,并给出实践的建议措施,以期为新药研究者提供参考,旨在促进临床试验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水平,保护临床受试者的权益,保障临床试验的质量。

  • 标签: 临床试验 药品生产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药物临床试验护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出98例参与药物临床试验的受试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对半划分为A组(观察组)与B组(对照组),每组均49例。将常规药物临床试验护理干预方案运用于B组受试者,对A组受试者则加以实行风险管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中风险事故的发生以及受试者的依从性等。结果:A组中发生风险事故的情况较少,总发生几率仅为6.1%,而B组中风险事故相对较多,总发生几率为18.4%,由此可见两组间具有较大的差距(P<0.05)。结论:临床上在进行药物试验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效果较佳,能够全面预防风险事故,促使药物试验更具安全性,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风险管理 药物临床试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中实施GCP的细化管理效果。方法:收集和查阅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中实施GCP的相关资料、文献,对其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GCP的原则仍需要进一步细化。结论:药物临床试验中实施GCP的细化管理能够提高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水平,保证其科学性。

  • 标签: 医院 药物 临床试验 GCP 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冠心病诊断中联合应用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价值。方法:2020年5月起至2021年6月期间,甄选冠心病患者88例实施分析研究,均实施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以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金标准取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比较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单独诊断和联合诊断的结果。结果: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灵敏度高于单独动态心电图诊结果,且联合诊断的阴性预测值、准确率以及特异度高于单独动态心电图诊结果和单独平板运动试验结果(P<0.05)。结论:冠心病经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突出,且准确性显著高于单独诊断方法,为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平板运动试验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摘要:为了对体外诊断试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对其临床试验进行规范化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我国境内,为申请体外诊断试剂注册而实施的临床试验相关活动,应当遵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本文通过分析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中出现的一些代表性问题,从临床试验的准备、伦理审查和临床试验的实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试图找出这些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从而为临床试验的规范化提供一些对策。

  • 标签: 体外诊断试剂 临床试验 监督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在临床试验机构实行备案制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临床试验机构管理能力,增强临床试验机构竞争力,是目前新备案机构管理的重点。对于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立项管理、伦理审查、研究人员管理、受试者管理、质量控制管理、试验药品管理、试验资料管理、试验结题管理等环节进行介绍,以期进一步提升我院临床试验质量,同时为新备案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提供参考。

  • 标签: 临床试验机构 试验管理 质量提高 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试验在疗养机构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为了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数据质量,建设一套专门的临床试验项目管理系统变得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疗养机构临床试验项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疗养机构 临床试验项目管理系统 建设 应用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飞行员吸烟与不吸烟者活动平板试验结果的差异。方法在体检飞行员中筛选出长期吸烟,每日吸烟量≥10支/日,吸烟年限在15年以上的飞行员39例作为吸烟组,另选出完全不吸烟,年龄相仿的飞行员4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否认并经体检鉴定无高血压、心肌病、糖尿病,心电图检查正常,活动平板试验阴性,心脏彩超除外左心室肥厚等器质性病变。比较10年内两组飞行员活动平板试验结果阳性率及冠脉粥样硬化发生例数。结果吸烟组活动平板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比10.42%,P=0.007),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21.51%比6.25%,P=0.048)。结论在飞行员中吸烟者活动平板试验的阳性率高,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高。

  • 标签: 吸烟 活动平板 运动试验 阳性率 冠脉粥样硬化 飞行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风险管理在西药制剂质量管理应用的试验效果。 方法: 选取 2014 年 3 月 -2017 年 7 月我院西药管理科室内 40 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基于常规管理,研究组均在西药制剂质量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对比两组工作人员经管理干预后工作情况。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事故差错发生次数相比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风险管理在西药制剂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避免出现工作失误或医疗事故,显著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风险管理 西药制剂 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观察一种新型HLA衍生肽(RDP1258)的体内免疫抑制功能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人工固相合成一种衍生肽(RDP1258),用^3H-TdR法观察其在体内对大鼠脾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与HO-1酶活性激动剂HEMIN及拮抗剂ZnPP相对比,采用酶化学法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其对体内脾细胞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genase-1,HO-1)活性的影响。结果:RDP1258可显著抑制淋巴细胞转化及MLR的增殖反应:该肽能够明显提高体内HO-1活性,并增强HO-1的表达。结论:RDP1258体内应用能够显著抑制大鼠脾细胞由丝裂原或同种抗原引起的增殖反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HO-1活性而达到的。

  • 标签: HLA衍生肽 混合淋巴细胞 细胞培养 血红素氧化酶-1 动物试验
  • 简介:药品管理对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结果是否真实可靠非常重要。药品管理主要涉及到盲法设计,研究用药的准备与包装,标签制作与贴签装箱,研究用药的运送、发放、回收。利用中心随机化系统在药品管理方面的优势,可以确保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顺利实施。

  • 标签: 随机对照试验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肝病频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也成为现阶段研究的热点。但迄今为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尚未批准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药物, NAFLD 的临床治疗试验仍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肝脏组织学目前被认为是追踪 NAFLD 进展的可靠替代终点,但由于其有创性也制约了 NAFLD 治疗药物的开发。近年来,一些非侵入测量方法已被应用于当前临床试验的次要或探索性终点。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临床试验 无创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临床所送标本分离菌株的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经验”用药的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临床各科送检的1782份标本所分离出的病原菌鉴定结果与药敏实验作分析。结果1782份标本由21个科室所送标本组成,共检出阳性标本555例,检出率为31.1%。革兰氏阴性菌439株,占分离菌的79.1%;革兰氏阳性菌检出116株,占分离菌的20%。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为25.4%,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1.5%,阴沟杆菌9.1%肺炎克雷伯菌8.6%,鲍曼不动杆菌5.2%;革兰式阳性球菌以表皮葡萄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为23.8%,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球菌为44.1%,大肠埃希菌产ESBLS为66%,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为39.6%,奇异变形杆菌产ESBLS为50%,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相当严重,大部分耐药在50%以上。结论定期对临床所选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鉴定结果进行分析,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和改善医患关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 简介:要正确理解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的结果,读者必须了解其设计方案、实施过程、分析方法和结果解释.为达此目的,要求作者必须完整清晰地将这些内容表述出来.虽然经过数十年的教育,RCT的报告方法仍然需要改进.一些研究人员和编辑为此编写了CONSORT(ConsolidatedStandardsofReportingTrials,临床试验报告的统一标准)声明第一版,采用清单和流程图的方式帮助作者提高报告质量.本文根据读者对第一版的反馈对CONSORT声明进行了修改,并补充了新的证据.清单条目分为题目、摘要、引言、方法、结果和评论共6个部分.修订版清单包括了22项条目,均为经验证据证明如不报告就会导致疗效估计偏倚的信息或作以判断结果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基本信息,配以流程图来描述受试者参与RCT的过程.修订版流程图描述了试验的4个步骤(包括登记、干预的分配、随访和分析),并明确注明了原始数据分析中各干预组人数.读者可通过人数判断作者是否进行了意向性分析(ITT).总之,CONSORT声明旨在改进RCT的报告质量,方便读者了解研究实施情况并判断其结果的真实性.

  • 标签: 平行随机试验 报告质量 报告修订 临床试验报告 数据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