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房管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模式的效果。方法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3月-2020年2月,100例于药房取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实施药房品管圈管理前后为时间节点,将患者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并将在此期间在职的20名药房工作人员纳入探究。对比分析不同药房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药房工作人员在药房药品计划请领、账物相符率、药品调剂正确率及患者咨询用药满意度上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药房管理 品管圈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 80名精神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评估,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护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倦怠感、主观幸福感及情绪状态者的评估结果,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80名精神科护理人员中重度工作压力者 15名,占 18.75%,不同性别护理人员的重度工作压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护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倦怠感、主观幸福感及情绪状态护理人员的重度工作压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护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倦怠感、主观幸福感及情绪状态均是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 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重,且影响因素较多,应重视对影响因素的干预与调控。

  • 标签: 精神科护理人员 工作压力现状 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精神患者的思维、行为较为反常,更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优化护理工作模式有利于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治疗心态,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为患者与患者家属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基于此,笔者将分析与探讨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 标签: 优化护理工作模式 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应用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在 2019年 5月 -2020年 2月份期间选出 76例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程序组使用程序化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对比各组护理效果。 结果 程序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且程序组患者宣教知识掌握的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应用程序化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程序化健康教育 护理工作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我科开展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有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制定预见预案,为临床护理实践及护理安全工作提供前瞻性金标准① 。方法 :选取 2018年 9月 16日至 2019年 9月 16日共计 64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运用整体护理程序方法对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预见预案。结果 :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有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预见预案金标准指导下,本科室 2018年 9月 16日至 2019年 9月 16日冠状动脉造影及 PCI术共完成 644例,术后发生穿刺侧肢体血肿 5例,占 0.7%,穿刺部位因压迫时间过长导致皮肤水泡 10例,占 1.55%,穿刺侧皮下轻度淤血 52例,占 8.07%,均通过加压包扎、冰袋冷敷护理后痊愈出院。有一例严重皮下出血伴有肢体疼痛、活动受限患者,院外指导肢体活动、皮下出血的处理,随诊两周痊愈。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预见预案金标准在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得到医护人员及患者肯定。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 并发症预见预案 护理实践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精神科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种类以及导致其发生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安全管理措施积极防范诱因,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方法:从本院精神科选择涉及不良事件的患者 180例,发生时间在 2019年 7月至 2020年 7月,对不良事件的种类、发生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不安全因素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结果:精神科的不良事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暴力事件,发生率为 44.44%(80/180),一方面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55.56%(100/180)。导致不良事件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管理等。结论:由于精神科患者精神状态异常,因此对常见事物的认知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对自身行为缺乏自控能力,其护理工作面临较多的风险。因此,精神科护理工作要更加谨慎、专业、细心,从护理技能、制度规范等方面加强管理,以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暴力事件,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疗养环境,促使患者康复。

  • 标签: 精神科 不安全因素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接受门诊预防接种的儿童开展 PDCA循环管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 1月 -2019年 6月,将来我院接受门诊预防接种的儿童 40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 200例, 为参照组行常规管理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行为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临床行为依从性高于参照组( P< 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P< 0.05)。结论:为接受门诊预防接种的儿童实施 PDCA循环管理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常规管理干预 PDCA循环管理干预 预防接种门诊 安全接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临床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分析其具体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由我院医务人员对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选择其中17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将患者组名记录为实验组,同时记录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我院中妇产科收入的17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记录组间差异。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方案 不安全因素 对策分析 护理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门诊体检采血室护理工作中使用细节护理干预的价值和效果。方法:对本院门诊体检采血室2022年10月-2023年5月收集的体检者155例实施电脑随机分组处理,其中77例参照组体检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78例体检者开展细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体检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门诊体检者护理后对比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依从性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体检采血室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干预能取得显著的效果,能减少护理意外的发生,提高门诊体检采血室的护理质量水平,保证采血室医护人员的安全。

  • 标签: 门诊 体检采血室 细节护理 护理质量评分 意外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家庭访视联合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常规组66例(实施常规护理)和实验组66例(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家庭访视联合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身体、角色、情绪、社会功能四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同时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家庭访视联合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护理工作中干预效果显著,可在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强化其预后生活质量,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家庭访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产后访视服务管理新模式对产妇和新生儿家庭访视工作的影响。方法:对60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孕产妇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数量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以奇偶法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30常规随访)、观察组(n=30产后访视服务管理新模式),统计及对比组间服务前后知识水平、不良事件情况。结果:(1)孕产妇服务前知识水平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孕产妇对比对照组服务后产后保健、新生儿照护知识水平统计指标较高,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产后访视 服务管理 家庭访视
  • 简介:摘要:现阶段,人们对军队干休所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越来越关注,主要是因为军队干休所占有很高的位置,其在维护老干部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使军队干休所的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需根据干休所的实际情况加强管理,使老干部获得更加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本文从军队干休所开展“三高期”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两方面进行阐述,目的是为了给有关军队干休所做好“三高期”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军队干休所 三高期 医疗保健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男护士在院前和院内急救护理工作中所起到的优势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院前和院内急救护理工作人员15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其中包含男护士50例,将其纳入到研究组,100例女护士纳入到对照组,对比两组护士院前内院内急救护理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研究组接诊到急救完成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院前和院内急救护理工作中男护士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临床中提高对男护士的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院前和院内急救护理 男护士 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男护士在院前和院内急救护理工作中所起到的优势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院前和院内急救护理工作人员15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其中包含男护士50例,将其纳入到研究组,100例女护士纳入到对照组,对比两组护士院前内院内急救护理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研究组接诊到急救完成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院前和院内急救护理工作中男护士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临床中提高对男护士的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院前和院内急救护理 男护士 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量 应用价值
  • 简介:1[摘要 ] 目的:全球化影响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对国际卫生合作与交流产生深远的影响,卫生与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科技等领域紧密相关,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已刻不容缓。方法:运用文献研究对国际卫生合作与交流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切入点,探究其对国际卫生合作交流的影响和分析。结论:卫生外事工作要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医疗卫生的重点工作,只有在全球化友好体系下,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全球合作,规范卫生应急建设。

  • 标签: [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卫生合作与交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系统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6月至今在本院登记入院治疗呼吸系统重症患者 74例,随机分为两组, 研究组(37例)和参照组( 37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护理风险管理进行干预,参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然后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疾病并发症发生几率等结果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系统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命质量,在临床上具备大力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风险管理 呼吸系统 重症患者 护理工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时存在的潜在不安全因素,总结这些不安全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防范。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收治在新生儿监护室的新生儿患者共计 20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新生儿监护室内常见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对这 200例患儿的住院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新生儿监护室出现的不安全护理事件总共有 5例,具体来说,包括 2例针刺伤、 1例院内感染、 2例蓝光烫伤,不良事件的整体发生率 2.5%。对于住院的新生儿来说,造成其出现不安全事件的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人为因素、外界环境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等。结论:由于新生儿的免疫能力较差,自我防范意识还不成熟,因此出现不安全事件后无法及时的对护理人员进行提醒,这对于新生儿来说是十分致命的。因此,在对新生患儿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要提起精神,十分耐心、细致的对患儿进行护理,注重医护之间的配合,显著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最大程度的避免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护理工作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内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8月— 2018年 7月该院心内科收治患者 7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 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操作素质、应急能力、健康宣教等工作能力及尿潴留、感染、腹胀等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护理人员护理态度、操作素质、应急能力、健康宣教等工作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尿潴留、感染、腹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10.53%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 36.84%( P<0.05)。结论 心内科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减少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心内科整体护理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管理 心内科 效果研究 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实施日间手术集中管理措施的实际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限定为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84例日间手术患者,其中2020年7月之前未实施日间手术集中管理前接受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20年7月以后实施日间手术集中管理的42例患者纳入干预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工作质量。结果:治疗情况分析,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再住院发生率数据较之对照组同项数据,干预组占据数据优势(P<0.05);工作质量对比,干预组工作质量较之对照组,同项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日间手术集中管理用于手术室护理中,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临床手术质量,活动更高的手术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日间手术集中管理 手术室护理 工作质量
  • 简介:全国民航机场救护研讨会于1993年10月12~16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管理局、省(区、市)局、部分航站、航空公司、机场、医院、飞行学院的卫生行政领导和业务人员以及总局飞行标准安监司的代表共100余人。

  • 标签: 救护 护工 召开 医院 适应 卫生行政